高三历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内容摘要:

机以不同形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特别是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③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科技革命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国家大力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占据国家基础经济部门或开发新兴高科技产业,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管理,推行国有化政策,拓展世界市场,进行一些社会改革,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等。 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是西欧、日本和美国。 西欧 —— 二战后,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计划的援助,到 50年代初,工业生产大体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其后,便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了。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60年代初跃居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 创造了“经济奇迹”。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这是一个区域集团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联邦德国起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它在国际市场上和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能与美、苏抗衡的力量。 日本 —— 飞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且发展势头不衰。 美国 —— 二战的“暴发户”,二战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但 7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 资本主义经济滞胀 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可以相对缓和,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如前所说 70年代中期那次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结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 “滞”是经济发展缓慢,甚至生产停滞;“胀”是通货膨胀。 两者并存,互相交织。 这就是“滞胀”的主要特征。 这两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政策摆来摆去,动摇不定,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的减弱。 70、 80年代,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在同时加强。 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高新科学技术及其产业。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影响力量最大的是美国,日本和西欧。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特点 英国: ① 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② 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 ③ 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④ 从 17世纪中期至 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 ⑤ 从 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法国: ① 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② 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 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③ 高利货对国家影响很大。 ④ 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 ⑤ 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 美国: ① 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 ② 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③ 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世界经济霸权。 ④ 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契机。 日本: ① 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② 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 ③ 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 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周边国家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德国: ① 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② 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 ③ 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 如巧妙地利用一战后战胜国在赔款问题上的矛盾,恢复经济。 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 俄国: ① 封建残余在经济发展中严重存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 军事因素对经济影响大。 ③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相称。 意大利: ① 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②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转移,影响了经济发展。 ③ 是较为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化 ( 1)战后初期,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恢复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削弱了除美国之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战后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起主要作用。 二战结束到 50年代初,西方各国依靠美国资本的援助(马歇尔计划),迅速恢复了生产。 ( 2) 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3) 70年代以后,是经济“滞胀”和低速发展时期。 1973年,由于中东“石油战”,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19731975)。 此后,西方经济在 19751979年陷入“滞胀”(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并存)状态。 1979年,又爆发了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适应“滞胀”经济的变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实行了重大调整,其一般特点是,交替实行强化国家干预和放松国家干预,鼓励自由竞争或两者兼顾。 直至 1983年以后才出现了 80年代经济恢复和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 4) 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平衡性加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