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常分为左箕型、右箕型、斗型 、拱型和尖拱型,如图 2 6 ( 1) 左箕型 ( 2)右箕型 ( 3)斗型 ( 4)拱型 ( 5)尖拱型 图 2 各种类型的指纹 ( ii)模式区: 模式区是指纹图像上包含了总体特征的区域,从模式区上 能够辨出指纹属于那种类型。 ( iii)核心点: 核心点位于指纹纹路的渐近中心,它常用作读取指纹和比对指纹时的参考点。 ( iv)三角点: 三角点是指纹图像中三角形纹路区域的中心点,离该点最近的三条指纹纹线构成一个近似等边三角形,三角点提供了指纹纹路计数和跟踪的起始位置。 核心点和三角 点统称为奇异点。 ( v)纹数: 作为全局特征,纹数一般是指模式区内指纹纹路的数量。 也有些算法用某两个点之间的纹路数作为指纹特征,比如两个节点之间的纹路数。 局部特征包括: (i)端点:一条纹路在此终结。 (ii)分叉点:一条纹路在此分成两条或多条纹路。 (iii)分歧点:两条平行的纹路在此分开。 (iv)孤立点:一条特别短的纹路,以至于成为一点。 (v)短纹:一条较短但不至于成为一点的纹路。 (vi)环点:一条纹路分成两条后又立即合成一条,这样形成的一个小环称为环点。 (vii)桥:两条并行的纹路在此被 搭接起来。 (viii)曲率:纹路方向改变的速度。 如图 3 7 图 3 基本纹路图案 自动指纹识别原理 指纹是手指末端皮肤上的凹凸不平的纹路,这些纹路的存在不仅增加皮肤表面的摩擦力,使我们能够拿起物品,而且指纹本身蕴含大量信息。 指纹在图案、端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的,也就是“特征”,这些特征每个人每个手指都不相同,根据指纹的唯一性和可靠性,我们就把一个人和他的指纹一一对应起来,通过比对指纹特征和预先保存的指纹特征,就可以验证他的身份。 自动指纹识别是通过取 像 设备采集指纹图像,然后利用 计算机技术提取指纹的特征数据,最后通过匹配算法进行比对识别。 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涉及指纹图像采集、指纹图像预处理 [8]、特征提取 [7]、数据保存、指纹特征值的比对等过程。 首先通过指纹采集设备采集到人的指纹图像,并对原始的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是指纹图像的特征信息更清晰明显。 然后,指纹特征提取算法建立指纹的特征数据,这是不可逆的转换,可以从指纹图像转换到特征数据,但不可以从特征数据转换到指纹图像,两枚不同的指纹产生不同的特征数据。 特征文件存储从指纹上找到“细节点”,也就是指纹脊线的分叉点或末梢点。 有的算法把 特征 点 和方向信息组合产生更多的数据,这些信息反映了特征点之间的关系,也有的算法处理整个指纹图像。 这些数据通常称为模板。 不管他们是怎么组成的,至今仍然没有一种模板的标准,也没有公布一种抽象的算法。 最后通过计算机模糊比较的方法,把两个指纹模板进行比较,计算他们的相似度,最终得到这两个指纹的匹配结果。 8 指纹识别系统 一个完整的指纹识别过程可分为:指纹采集、指纹图像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指纹匹配几部分 [6],如图 4: 图 4指纹识别过程 指纹采集 指纹由图像输入设备转化成数字信息,并将其保存在机器内部 的过程。 图像输入设备是指纹识别系统的先导硬件,它具有图像输入和数字化双重功能。 目前市场常见的指纹采集可以分为光学式取 像设备、电容式取像 设备和超声扫描。 光学式取 像 设备是根据指纹纹理和全反射原理( FTIR)设计的。 指纹纹路有凹凸部分即谷、脊。 当光线照在玻璃表面时,由于玻璃表面压有指纹,射到纹路 凹 的 部分 光线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由 CCD获得;而射到纹路凸的光线不发生全反射,由于脊和玻璃表面接触就吸收或者散射到其他地方,这样在 CCD上就形成了指纹图像。 而另外一种光学取 像 设备则是利用微型三棱镜,把他安装在弹性的平面 上,当手指按在上面由于脊谷压力不同,而改变微型棱镜的表面。 最后通过棱镜反射出来。 电容式取 像 设备则是由在半导体金属上集合了上万甚至十万个电容传感器。 当手指放在它上面时构成了电容传感器的另一面,由于指纹凹凸距离半导体不同而造成电容值不同,把电容值转化为电压值并记录下来就能得到指纹的灰度图像。 由于传感器容易受到静电干扰,易损坏,不如光学式的经用耐磨。 超声波扫描原理是发射超声波到指纹表面即扫描,然后再有接收设备获取反射回来的信号,由于指纹的谷脊的阻抗不同造成接收回来的能量不同,测量后就可得到指纹的灰度图像。 超声 波扫描得到的指纹图像是指纹的真实图像, 9 应用起来 方面,不受指纹上的油脂和赃物的影响,但是设备价格非常昂贵。 下表是各种取 像 设备的性能比较: 取 像 设备比较表 比较项目 光学取像设备 电容时传感器 超声波扫描 体积 大 小 中 耐用性 非常耐用 容易损坏 一般 成像能力 干手指差,但汗多的和稍胀的手指成像模糊 干手指好,但汗多的和稍胀的手指不能成像 较好 耗电 较多 较少 较多 成本 低 低 很高 表 1 各种指纹采集设备比较 图像处理 在指纹采集的过程中,不可能避免噪声的影响,图像中的断点, 叉连 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指纹特征信息的提取。 图像处理的目的就是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剔 除图像中得各种噪声,把它转化为图像清晰的二值化 图像,以便提取正确的特征信息。 一般的图像处理过程是:增强滤波、二值化和细化 [10]。 增强滤波:通过滤波的方法消除指纹图像中的干扰噪声。 普通的滤波方法如低通滤波、边缘增强等对噪声的滤除效果不是很好。 因为指纹纹线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频率,在频域看来就是纹线频谱处于某一 特定的位置和方向上。 因此可以选用带通滤波器。 目前主流的图像增强滤波算法都是基于这一原理。 二值化:就是把原始的灰度图像转化成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图像,目前二值化的方法有两种:固定门限和动态门限。 前者整个图像采用一个门限,对输入图像要求高,要求图像灰度均衡;后者则是根据不同区域选用不同门限,对输入图像要求不高。 细化 [10]:就是把经过前面处理的指纹图像的脊的宽度降到最小,去除纹线上的毛刺,从而减少因为毛刺生成的伪交叉点和断点。 特征提取 指纹的特征包括了全局特征和局部细节特征 [9]。 全局特征表述了指 纹纹线的走向,主要表现在奇异点,就是纹线方向变化较大的点,就是三角点和核心点,他们比起细节特征更加稳定可靠,是指纹特征匹配和指纹分类的重要依据。 局部细节特征主要包括了端点和分叉点,目前主要的提取方法分三类: 从细化图像上提取:把指纹图像二值化、细化后,分析指纹纹线‘骨架’上 8个相邻的像素点取值来判断细节 点 的类型和位置,再通过该点和纹线的连线 10 来计算其方向。 从灰度图像上提取 [13]:在经过增强滤波的灰度图像上,选取起始点,根据指纹方向却定追踪步长。 每前进一段距离,在追踪发向的垂直线段上的灰度投影确定纹线位置, 当遇到端点和分叉点时停止并记录。 从二值图像上提取:在二值图像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逆时针检测像素变化以追踪脊线位置,当像素之间的角度变化大于阀值时则认为遇到了端点或者分叉点。 指纹匹配 目前匹配的方法有:图像相关匹配、纹理特征匹配、纹线匹配和细节点匹配 [12]。 前二者匹配速度快,对图像要求不高,但是忽略了细节点特征,因此正确性不高。 纹线匹配需要大量的特征信息,因此匹配速度慢,模板容量大。 细节特征匹配充分利用了指纹在细节点上的差异,因此简单准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细节点匹配通常把匹配模板和待匹配的细 节点集对齐,设定匹配规则,统计二者对应的细节点相同的个数来衡量他们的相似度。 但是这种方法对细节的位移,旋转,形变较为敏感。 细节点匹配的难点有: ①细节点提取过程中会产生虚假细节点、丢失真细节点,并且细节点的位置,方向可能有偏差。 ②指纹图像存在平移和旋转,需要寻找参考依据以便特征对齐。 ③指纹采集过程中由于压力不均,造成图像的扭转,拉伸和形变。 ④指纹之间的重合区域小 , 相同指纹的细节点对应关系难以确定。 第 3 章 指纹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相关器件介绍 STC12C5A60S2 的结构与特点 STC12C5A60S2 单片机是 STC 生产的单时钟 /机器周期的单片机,是高速 /低功耗 /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 8051 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但速度快 812 倍。 内部集成 MAX810 专用复位电路, 2 路 PWM, 8路高速 10位 A/D 转换,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 8051 CPU, 1T,单时钟 /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 : STC12C5A60S2 系列工作电压: ( 5V单片机) : 0 35MHz,相当于普通 8051 的 0~ 420MHz; 8K /16K / 20K / 32K / 40K / 48K / 52K / 60K / 62K字节; 11 1280 字节 RAM; I/O 口( 36/40/44 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 /弱上拉(普通 8051传统 I/O 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 /弱上拉,推挽 /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 I/O 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 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55 mA; 7. ISP(在系统可编程) /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 可通过串口( )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EEPROM 功能 (STC12C5A62S2/AD/PWM 无内部 EEPROM); 9. 看门狗; MAX810 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体 12M 以下时,复位脚可直接 1K电阻到地); :在 口有一个低压门槛比较器, 5V 单片机为,误差为 +/5%, 单片机为 ,误差为 +/3%; 源:外部高精度晶体 /时钟,内部 R/C 振荡器 (温漂为 +/5%到 +/10%以内 ) 1 用户在下载用户程序时,可选择是使用内部 R/C 振荡器还是外部晶体 /时钟,常温下 内部 R/C 振荡器频率为: 单片机为: 11MHz~ , 单片机为: 8MHz~ 12MHz,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选择使用内部时钟,但因为有制造误差和温漂,以实际测试为准; 4个 16 位定时器 两个与传统 8051 兼容的定时器 /计数器 ,16 位定时器 T0 和 T1,没有定时器 2,但有独立波特率发生器 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 再加上 2路 PCA模块可再实现 2个 16位定时器; 14. 2 个时钟输出口,可由 T0 的溢出在 ,可由 T1 的溢出在 ; I/O口 7路 ,传统的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 ,并新增支持上升沿中断的 PCA 模块, Power Down 模 式可 由 外 部中 断 唤 醒 ,INT0/,INT1/,T0/, T1/, RxD/,CCP0/(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 CCP1/ (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 16. PWM(2 路) /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2 路): —— 也可用来当 2 路 D/A 使用 —— 也可用来再实现 2 个定时器 —— 也可用来再实现 2 个外部中断 (上升沿中断 /下降沿中断均可分别或同时支持 ); , 10 位精度 ADC,共 8路,转换速度可达 250K/S(每秒钟 25 万次 ) (UART),由于 STC12 系列是高速的 8051,可再用 12 定时器或 PCA 软件实现多串口; 19. STC12C5A60S2 系列有双串口,后缀有 S2 标志的才有双串口,RxD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 TxD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 40 +85℃ (工业级 ) / 0 75℃ (商业级 ):PDIP40,LQFP44,LQFP48 I/O 口不够时,可用 2 到 3 根普通 I/O 口线外接 74HC164/165/595(均可级联)来扩展 I/O 口 , 还可用 A/D 做按键扫描来节省I/O 口,或用双 CPU,三线通信,还多了串口。 图 5 STC12C5A60S2管脚图 STC12C5A60S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 6 所示。 STC12C5A60S2 单片机中 包含中央处理器( CPU)、程序存储器( Flash)、数据存储器( SRAM)、定时 /计数器、 UART 串口、串口 I/O 接口、高速 A/D 转换、 SPI 接口、 PCA、看门狗 电路 及片内 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电路等模块。 STC12C5A60S2 单片机包含了数据采集和控制中所需要的所有单元模块,可称得上一个片上系统。 13 图 6 STC12C5A60S2内部结构。毕业论文-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相关推荐
的电源电压范围为 4V~ 30V。 电源电压可在 4V~6V 范围变化,电流 变化 1mA,相当于温度变化 1K。 AD590 可以承受 44V 正向电压和 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被损坏。 (4) 输出电阻为 710MW。 (5) 精度高。 AD590 共有 I、 J、 K、 L、 M 五档,其中 M 档精度最高,在 55176。 C~ +150176。 C 范围内
次设计参考工业量产的自动门标准,并且考虑到资金的缘故,我采用单片机作为 系统的核心控制器。 AT89C51 单片机具备一个完整的计算器所需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指令系统功能强大,执行快。 本设计采用升级的 AT89C52 单片机作为 CPU,相对于 AT89C51 增加的了数据存储器和程序数据存储器大小,多了一个计时器,在本设计中引脚、功能使用与51保持一致,而且与单片机开发板配套节约了成本。
4月 20日 — 4月 22日查资料,画出设计原理图 4月 23日 — 4月 24日编写设计程序 4月 25日 — 4月 26日仿真 4月 27— 4月 30日按照原理图焊接电路、烧程序, 4 月 30日 — 写课程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 2020 年 4 月 20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20 年 4 月 30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14 您好
{ display[5]=0x0a。 flag2=0。 } }//最高位为 0 时都不显示 } // // /**************主函数 ****************/ main() { double templ。 ser_init()。 Disdata=0xff。 //初始化端口 discan=0xff。 for(h=0。 h4。 h++){display[h]=0。
EPROM 的存储内容如表 所示。 哈尔滨广厦毕业设计 12 表 四相步进电机八拍工作方式存储状态表 地址 内容 D C B A 励磁状态 00H 01H 0001 A 01H 03H 0011 AB 02H 02H 0010 B 03H 06H 0110 BC 04H 04H 0100 C 05H 0CH 1100 CD 06H 08H 1000 D 07H 09H 1001 DA 08H
机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的应用:单片机广泛应用于打印机、绘图机等多种计算机的外围设备,特别是用于智能终端,可大大减轻主机负担,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⑥ 单片机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单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等特点,所以家电产品中配上微电脑后,使其身价百倍,功能更强,使用方便,灵活,深得用户欢迎。 ⑦ 单片机在通信中的应用:单片机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使移动电话的功能更强大,操作更方便。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