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商业计划书内容摘要:

在总产量中的比重提高到 20%~ 25%,即 320 万~ 400 万吨;随着轿车产量的增 加,有色铸造件产量超过 200 万吨以上。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经济规模仍然得到了快速提升, 2020 年机械工业企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其中各小行业基本保持 30%的以上的增长幅度。 特别是重型汽车,轻型汽车,内燃机,机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石化等特别突出。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20〕 8 号)指出:“ 到 2020 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 ” 国务 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为装备制 11 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对装备制造业有着巨大的需求。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国际铸件市场需求也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球对中国铸件的年需求量约为 4000 万吨左右,其中球墨铸铁和有色合金铸件需求量增长迅速,铸造件产值将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兴起 A、 国外消失模铸造的发展简史 1956 年美国人 开始了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用于铸造的试验,并获得成功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1958年以专利的形 式公布于众,当时称之为“无型腔铸造”。 起初,该法只是用来制造金属雕像等艺术品铸件,以后经过许多实践和探索, 1962 年西德从美国引进专利,消失模铸造法才开始被开发,并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1964年美国的 生产消失模铸件的专利。 到了 1967 年 ,采用普通粘土砂和自硬砂的消失模铸造法获得了成功 ,并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应用 ,生产了成千上万吨铸件 ,但无粘结剂干砂实型铸造却没得到发展 ,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整个六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 ,消失模铸造法仅限于单件小批生产 ,典型产品是汽车模具、机器底座、艺术品等。 1968 年,德国人 在砂箱内抽成负压进行浇注 ,取得了专利,即现在的消失模铸造。 八十年代以前,由于专利的制约,生产中使用无粘结剂干砂消失模铸造受到限制,铸造界与其他产业部门也协调不够。 由于工艺不当、型砂和涂料不合适以及模型质量不高所导致的实型铸件外观及内在质量不够好,造成了一部分人的等待、观望甚至怀疑的态度,使得消失模铸造法发展缓慢。 1981 年以后由于相应专利技术失效,再加上经过几年努力,发泡聚苯乙烯原料珠粒有了很大进步、模型组合粘结剂质量改善、高质量涂料被研制成功等 工艺技术的进步,消失模铸造法得以迅速发展,并很快在生产上得到应用。 1982 年 12 美国首先公开了世界上第一条生产复杂铝铸件的消失模铸造生产线。 至此,消失模铸造作为一种全新的铸造工艺方法被应用于生产。 B、消失模铸造在中国的发展简史 1979 年,由中国科学院精密机械研究所,在中国最早开始了消失模铸造的原理性试验。 同年,在全国铸造工艺学会上发表了“ 消失模铸造基本特性的研究”论文报告,在国内首次系统阐述了这一方法的特点和规律性。 1982 年,在大量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在光机所工厂建成了一条消失模铸造实验生产线。 “消失模铸造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于 1997年、 1998 年分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我国铸造工业界科技成果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1998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99010202A)。 九十年代开始以来,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大、山东金阳集团等也纷纷加入了消失模铸造的研 究。 消失模铸造行业基本特征 符合国家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 消失模铸造技术自九十年代开始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应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消失模铸造工业具有了一定规模,成为铸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 年,国家科技部把消失模铸造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高新技术,被国内外铸造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铸造技术”“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 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这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后,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但总体上来看,粗放形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13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命周期为导入期,增长速度惊人 ,同时,行业集中度不高 美国学者 教授等发表《全球消失模生产技术和市场发展》的论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 模样制作、涂料、砂子紧实、浇注、充型和模样热解各个环节的成就和发展趋势,许多北美的企业、高校和行业组织联合起来,组成消失模铸造联盟,对该工艺进行进行开发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该工艺得到不断的改善,工艺过程得到更好的控制,也逐渐被更多的铸造界人士所认同,铸造企业和铸件的使用者都从中受益。 1999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项市场市场调查表明,在未来的 6 到 10 年中,消失模工艺的前景一片光明。 市场调查表明:在 1990 年,有 6%的铝合金铸件是使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的。 预计到 2020 年,将会有 29%的铝合金铸件使用该工 艺。 从 1997 年起,灰铸铁和球铁方面也有较大增长,目前约有 2%的灰铸铁件是由消失模工艺生产的,预计到 2020年将达到 15%。 增长速度 消失模工艺不断为人们所认识,也为新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足够的信心。 通用(美国)、 TEKSID(美国)、 CASTI(意大利)、 INTERMET(美国)、 CITATION FORM(美国)、宝马(德国)都已经引进了消失模铸造工艺。 著名企业使用案例 产品销售受企业体制影响甚深 同国外的差距 1)我国消失模铸件产量偏低,据铸造协会实型铸造委员会 统计,目前我国消失模铸造总产量达到为 2万多吨。 而 1997 14 年全北美消失模铸件的总产量就达到 14 万吨。 可见我国消失模铸造生产线远未发挥应用的效益;主要问题是大多企业或因 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或因产品废品率居高不下,使年产量长期徘徊在千吨以下。 2)在中国,用消失模铸造生产铝合金铸件,还有许多技术上难关没有攻克。 在展览会上意大利 FATA 公司展示了最新的铝合金缸体和缸盖铸件、表明发达国家长期致力于消失模铝合金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技术积累期,开始进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