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变化规律浙教版内容摘要:
金属 锌表面得到了电子变成了金属铜,上述 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电子转移的过程。 Zn + CuSO4 == ZnSO4 + Cu 2e 电子转移 拓展延伸说明:金属锌失电子的能力比铜强,金属锌 活动性比铜强。 或者说铜离子得电子 得能力比锌离子强,反应就发生了。 失电子的能力 活动性 强 强 H2 + CuO == Cu + H2O 2e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如氢气得到 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如氧化铜失 去氧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 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六、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拓展延伸氧化剂:失去氧的物质,如 CuO。 还原剂:得到氧的物质,如 H2。 故 : 在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又 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看成是元素化合价有。金属的变化规律浙教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针对近年中考试题谈中考复习课[下学期]浙教版
、分析问题能力。 如何从文字情境中提炼数量关系,再解决问题。 (6)越乎重视开放性探究题的考察 ( 7) 寓新课程理念于试题中 ,复习教学中对新课程内容的交叉部分注重渗透。 ( 2020年 18题 ) 已知矩形 ABCD的长 AB =4, 宽AD =3, 按如图放置在直线 AP 上 , 然后不滑动地 转动 , 当它转动一周时 ( A— A′) 顶点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 A
金属活动顺序复习课件
X、 Y、 Z是三种金属,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Y+ XSO4= YSO4 + X, X + H2SO4-不反应, Z+ YSO4 = Z SO4 + Y。 由此判断,金属活动顺序是( ) A 、 X Y Z B 、 Y Z X C、 Z X Y D 、 Z Y X D 二、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的写出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H2SO4+ Ba(OH)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专题复习
Al Fe Cu FeSO4溶液 Al Cu Al2(SO4)3 溶液 Fe Fe CuSO4溶液 较慢 无 较快 现象 铝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 无明显现象 铁块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无明显现象 “快慢有无定顺序,能与不能定强弱 ” ◆ 餐厅里的调味品盐、油、酱、醋(假设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 HR),用小铝杯盛放着,你们认为这种做法合理吗。 为什么。 四、生活好帮手,巧用妙处多 如果醋酸的化学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