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下学期摩擦力专题--第二轮复习内容摘要:
向上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 Fmgsina=ma,方向沿斜面向上; 向下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a— F= ma(设 F沿斜面向上 ) 所以 F=mgsinama 当 agsina时, F0.与所设方向相同 —— 沿斜面向上. 当 a= gsina时, F=0.即货物与传送带间无摩擦力作用. 当 agsina时, F0.与所设方向相反 —— 沿斜面向下. 小结:当物体加速运动而摩擦力 方向不明确时 ,可 先假设 摩擦力向某一方向,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导出表达式,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例 5 如图 5所示,质量 M=10Kg的木楔 ABC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 μ= 0. 02,在木楔的倾角 θ为 30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 m= 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 S= 1. 4m时,其速度 v= 1. 4m/ s,在此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g取 10 m/ s’) θ M m A 图 15 B C 解析: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但不一定为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不能由 Fμ= μFΝ,来计算求得,只能根据物体匀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来确定. 物块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由 可求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 可知物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此条件下,物块与木楔受力情况分别如图 所示. 物块沿斜面以加速度 Q下滑,对它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一 Fμ1= ma mgcosθ— FN1= 0 . FN1 mg 图 6 Fμ1 B Fˊ μ1 Fμ2 mg FN2 F ́N1 图 7 A C 木楔静止,对它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并注意 Fμ1ˊ与 Fμ1, FN1 ́与 FN1,等值反向,有 Fμ2+ Fμ1cosθ— FN1sinθ= 0 由上面各式解得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 此力方向与所设方向相同,由 C指向 B。 另外由以上几式联立还可以求出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 显然,这是由于物块和木楔系统有向下的加速度而产生了失重现象。 对此题也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在水平方向,木楔静止,加速度为零,物块加速度水平分量为。 对系统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答案: 0. 61 N 方向由 C一 B 小结: (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个变量,它的大小常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摩擦力与物体所受其他力的关系来确定. (2)由此题可看出,研究对象的选取对解题步骤的简繁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练习 如图 8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 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高三物理下学期摩擦力专题--第二轮复习
相关推荐
)/t=( 1018 1019+ 1018 1019)/2 A= A。 【 答案 】 A指向 B A 图 713 1 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半径为 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角速度 ω=______;电子绕核的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 I=_______。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静电力恒量用 k表示 ) ekr mr22ekr mr【 例 2】 [
测量范围不要超过 3V和。 否则,要选用 15V、 3A,将会带来较大的读数误差。 ( 4)应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由小。
U1= V时 ,电动机不转 ,此时电动机为纯电 阻 ,故电动机线圈内阻 r= Ω= Ω U2= V时 ,电动机正常工作 ,此时电动机为非纯电阻 ,则由电功率与热功率各自的定义式 ,得 IUIU11 IUP电 =U2I2=2 1 W=2 W P热 =I22r=12 W= W 所以由能量守恒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出 =P电 P热 =2 W= W 此时若电动机突然被卡住 ,则电动机又为纯电阻 ,其
在光屏上形成 稳定的 干涉条纹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 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 , 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 , 该点出现暗条纹 . 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如图所示的双缝实验中,屏离开挡板越远,条纹间的距离越大,另一方面,实验所用光波的波长越大,条纹间的距离也越大,这是为什么。 思考 分析:运用几何知识,相邻两个两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表示
合场中运动问题,涉及到力学、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但问题的本质还是物体的运动,因此处理的 根本思路和力学是一样的。 三、应用与提高 例 如图所示,长为 L的丝线一端栓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的小球,另一端连在水平轴 O上,丝线拉着小球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整个装置处在竖 E O A B ⑴ 、小球通过最低点 B时的速度大小。 ⑵ 、小球通过最低点 B时丝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