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teus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设计内容摘要:
单片机与 PC机接口部分 单片机数据传输部分 驱动与显示部分 5 图 2 AT89C2051 的引脚 MAX232 产品是由德州仪器公司( TI)推出的一款兼容 RS232 标准的芯片。 该器件包含 2 驱动器、 2 接收器和一 个电压发生器电路提供 TIA/EIA232F 电平。 该器件符合 TIA/EIA232F 标准,每一个接收器将 TIA/EIA232F 电平转换成 5V TTL/CMOS 电平。 每一个发送器将 TTL/CMOS 电平转换成 TIA/EIA232F 电平 [12],引脚如 图 3 所示。 图 3 MAX232 引脚 图 MAX232 串行通信的接法如图 4 所示。 6 R110 kC11uFC21uFC31uFC41uFE R R O RT X D3R X D2C T S8R T S7D S R6D T R4D C D1RI9P1C O M P I MT 1I N11R 1O U T12T 2I N10R 2O U T9T 1O U T14R 1I N13T 2O U T7R 2I N8C 2 +4C 25C 1 +1C 13VS+2V S 6U2M A X 2 3 2 图 4 MAX232与模拟接口的连接电路图 七段译码器 7447 的原理图如图 5 所示。 图 5 7447 原理图 七段共阳数码管原理图 如图 6 所示。 7 图 6 七段共阳数码管原理图 7SEGBCDGRN 数码管与单片机接法如图 7 所示。 图 7 显示部分的电路图 单片机主控电路 晶振电路 AT89C2051 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是内部时钟方式 ,另外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是在单片机的 ATTAXL1 和 ATTAXL2 引脚外接石英晶体 ,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并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 [1]。 外部时钟方式是把外步。 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可以不受设备条件影响。 电路如图 8 所示。 8 图 8 晶振电路 复位和复位电路 时钟电路正常工作以后,在 REST 输入端出现两个机器周期(大于 10ms)以上的高电平, 单片机 被复位初始化。 只要 REST 输入端保持高电平, 单片机 将循环复位,在复位有效期间, ALE、 PSEN 也输出高电平, REST 输入端返回低电平以后 CPU 从 0地址开始执行程序。 单片机 的复位方式通常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上电复位原理图如图 所示,而图 为兼有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电路。 在本系统设计中采用图 上电与按钮复位电路 [5]。 图 上电自动复位电路 图 上电与按钮复位 电路 图 9 复位电路 上电复位工作原理是:通电瞬间, RC 电路充电 , REST 端出现正脉冲,只要 REST端保持 10ms 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复位。 当振荡频率选用 6MHz 、 C 取22uF、 R 取 1k。 在需要人工复位的情况下,按动按钮 REST 端出现高电平,便能可靠的复位,此时 Rs 取 200 、 Rk 取 1k [5]。 总体硬件电路图 总体硬件电路图如图 10 所示。 9 图 10 总体硬件电路图 总体方 案 本设计以 AT89C2051 作为核心元件,以 MAX232 和数码管作为辅助元件,对AT89C2051 进行编程,利用软件控制硬件,在做硬件之前先利用 Proteus 仿真,待仿真无误后再做实物电路。 源程序的设计 见附录 1 虚拟终端属性设置 PCS 代表计算机发送数据, PCR 用来监视 PC 接收到的数。基于proteus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设计
相关推荐
Proteus 软件进行虚拟单片机实验,涉及到的实验实习内容全面、硬件投入少、实验过程中损耗小,并且学生可以在课 外自行的进行实验,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通过本次设计能 增强学生 的 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及 信息 的 获取 、 文字 的 表达 等 能力。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XV 二
操作单元的地址。 位 0是读 /写操作位,进行读操作时,该位为 1;该位为 0则表示进行的是写操作。 控制字节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入 /输出的。 表 6为 DS1302的日历、时间寄 存器内容: “CH”是时钟暂停标志位,当该位为 1时,时钟振荡器停止, DS1302处于低功耗状态;当该位为 0时,时钟开始运行。 “WP”是写保护位,在任何的对时钟和 RAM 的写操作之前, WP 必须为 0。 当
前,实验、科研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波形发生器大多采用此方法来实现 [711]。 相比之下,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可以设计出性能最优、功能扩展灵活、控制智能化的波形发生器,可以满足教学、科研、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对波形发生器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综合以上几种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软硬件结合设计法。 该方案能够产生很好的波形,也易于实现。 3 硬件设计 波形的产生是通过 AT89C51
WDLCM)。 //写数据到 LCM子函数 void DisplayOneChar(uchar X,uchar Y,uchar DData)。 //显示指定坐标的一个字符子函数 void DisplayListChar(uchar X,uchar Y,uchar code *DData)。 //显示指定坐标的一串字符子函数 void weishu(uint m)。 void
“按钮,在视图下侧出现的”旋转“界面上选择“实体”按钮,以指定生成拉伸实体,单击“放置”按钮,打开上滑面板中的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选取 FRONT 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接受系统默认的生成方向,单击对话框 12 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界面。 ( 2)单击草绘工具栏中“中心线”按钮,绘制一条竖直中心线,然后按照图 41 所示的草绘剖面绘制草图。 单击“ 草绘器”工具栏按钮
基于特征 Pro/ENGINEER 使用用户 熟悉的特征作为产品几何模型的构造要素。 这些特征是一些普通的机械对象,并且可以按预先设置很容易的进行修改。 例如 : 设计特征有弧、圆角、倒角等等,它们对工程人员来说是很熟悉的,因而易于使用,并以这些简单特征为基础来进行更为复杂的几何形体的构造。 装配、加工、制造以及其他学科都使用这些领域独特的特征。 通过给这些特征设置参数 (不但包括几何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