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232c的单片机双机通讯系统设计(二内容摘要:

0 .1 /A D 138P 0 .2 /A D 237P 0 .3 /A D 336P 0 .4 /A D 435P 0 .5 /A D 534P 0 .6 /A D 633P 0 .7 /A D 732P 1 .01P 1 .12P 1 .23P 1 .34P 1 .45P 1 .56P 1 .67P 1 .78P 3 .0 /R X D10P 3 .1 /T X D11P 3 .2 /I NT 012P 3 .3 /I NT 113P 3 .4 /T 014P 3 .7 /R D17P 3 .6 /W R16P 3 .5 /T 115P 2 .7 /A 1 528P 2 .0 /A 821P 2 .1 /A 922P 2 .2 /A 1 023P 2 .3 /A 1 124P 2 .4 /A 1 225P 2 .5 /A 1 326P 2 .6 /A 1 427U1A T 8 9 C5 1+ 5 VX T A L 218X T A L 119A L E30EA31P S E N29RS T9P 0 .0 /A D 039P 0 .1 /A D 138P 0 .2 /A D 237P 0 .3 /A D 336P 0 .4 /A D 435P 0 .5 /A D 534P 0 .6 /A D 633P 0 .7 /A D 732P 1 .01P 1 .12P 1 .23P 1 .34P 1 .45P 1 .56P 1 .67P 1 .78P 3 .0 /R X D10P 3 .1 /T X D11P 3 .2 /I NT 012P 3 .3 /I NT 113P 3 .4 /T 014P 3 .7 /R D17P 3 .6 /W R16P 3 .5 /T 115P 2 .7 /A 1 528P 2 .0 /A 821P 2 .1 /A 922P 2 .2 /A 1 023P 2 .3 /A 1 124P 2 .4 /A 1 225P 2 .5 /A 1 326P 2 .6 /A 1 427U2A T 8 9 C5 1R15 1 RT 1 IN11R1O UT12T 2 IN10R2O UT9T 1 O UT14R1I N13T 2 O UT7R2I N8C2 +4C25C1 +1C13VS+2V S 6U3M A X 2 3 2T 1 IN11R1O UT12T 2 IN10R2O UT9T 1 O UT14R1I N13T 2 O UT7R2I N8C2 +4C25C1 +1C13VS+2V S 6U4M A X 2 3 2C11uC21uC31uC41uC51uC61uC71uC81u+ 5 V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 RS232C 的单片机双机通讯系统设计(二) 第 7 页 ( 2) 功能 :将本机 ROM 中 数码表 TAB[16]中的 16 个数发送到从机 ,并保存在从机内部ROM 中 ,从机收到这 16 个数据后送到一个数码管循环显示。 ( 3) 通信协议 :主机首先发送连络信号 (AAH),从机接收到之后返回一个连络信号 (BBH)表示从 机已准备好接收。 ( 4) 通信过程使用第九位发送奇偶校验位。 ( 5) 从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后,立即进行奇偶校验,若数据没有错误,则返回 00H,否则返回 FFH。 ( 6) 主机发送一个数据后,等待从机返回数据;若为 00H,则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若为 FFH,则重新发送数据。 程序流程图 ( 1) 发送端程序流程图,如图 5所示: 图 5 发送端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开始 从机是否回答BBH。 程序初始化 主机发送 AAH N 主机发送数据, 检验和 输出完成。 N 清除标志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 RS232C 的单片机双机通讯系统设计(二) 第 8 页 ( 2) 接收端程序流程图,如图 6所示: 图 6 接收端程序流程图 在 protues 上进行仿真实验。 首先使用 Keil uVsion 2 将编写完成的程序编译生成 HEX 文件,将 HEX 文件烧录到两片单片机中,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如图 7所示,可以看到,接收端已将接收到的数据完整的显示出来。 主程序开始 检验和相等。 程序初始化 接收数据,计算检验和 N 发送 00H 至主机 接收完成。 N 清除标志位 发送 FFH, 重新接收 显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 RS232C 的单片机双机通讯系统设计(二) 第 9 页 图 7 仿真图 5. 课设小结及进一步设想 通过这次紧张的课程设计,我收获颇多,每天面对着电脑,翻阅各种相关资料,体会颇深。 短暂的单片机学习,有种意犹未尽之感,在这次课设中,加深了单片机相关知识的理解,之前的模棱两可已经不存在,这种感觉很好。 在课设开始的前期,也遇到了麻烦,比如说,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通信协议没有做好,导致数据不能正确的传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通信协议的协议有了深刻的认知。 很感谢徐涛老师的耐心教导,他的幽默让我们觉得亲切,他的认真负责让我们折服。 在繁忙的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之时,我的思想成熟了,这次的课设让我找到了方向,让我懂得了很多,有知识方面的,但大部分还是人格方面的。 我相信,只要不放弃,只要努力,就 一定可以。 由于时间 紧促 , 自身 水平有限 , 本论文还有许多部分未能详细分析,在此仅作简单了解和认识。 本文采用 的 RS232 标准实现单片机与 单片机之间 的 串行 通信。 RS232 是目前最常用X T A L 218X T A L 119A L E30EA31P S E N29RS T9P 0 .0 /A D 039P 0 .1 /A D 138P 0 .2 /A D 237P 0 .3 /A D 336P 0 .4 /A D 435P 0 .5 /A D 534P 0 .6 /A D 633P 0 .7 /A D 732P 1 .01P 1 .12P 1 .23P 1 .34P 1 .45P 1 .56P 1 .67P 1 .78P 3 .0 /R X D10P 3 .1 /T X D11P 3 .2 /I NT 012P 3 .3 /I NT 113P 3 .4 /T 014P 3 .7 /R D17P 3 .6 /W R16P 3 .5 /T 115P 2 .7 /A 1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