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要求,构建“项目为导线、能力为主线、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实行项目化、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的 教学组织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项目导向、多段式 ”工学 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 31 所示。 ( 1)实现三年全程工学结合 学习过程中,学生交替在课堂、社会、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进行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三年 全程工学结合 ,有利于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 ( 2)实现 “双证融合 ” 在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岗位综合能力训练中,根据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完成 “机 修钳工 ”、 “维修电工 ” 、“ 高级电工 ” 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融合。 ( 3)全过程职业素质培养 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技术知识 、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的全面养成,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同时,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表 32 “项目导向、多段式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经费预算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目标 完成时间 (年 ) 建设经费(万元) 责任人 20202020 20202020 小计 学校 企业 1 市场调研 专业规划 专业调研报告与 建设方案等 2020 2 2 4 徐明 灿 长安跨越 远风 机械 2 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完善人才培 养方案 2020 3 3 6 徐明 灿 长安跨越 远风 机械 合 计 5 5 10 3.建立以 项目导向、 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如图 32 所示。 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 根据能力目标,形成三个课程模块:文化素质课程模块、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模块。 文化素质课程模块的教学,以校园文化、素质培养社团为依托,主要在课堂与社会实践岗位完成;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模块,按照 “工学交替 ”方式,在专业基 本能力训练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工厂和校外实习合作企业完成课程模块的教学,根据机电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10 图 3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图 32 以项目导向、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设计教学内容,以机电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展开教学,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 岗位能力 项目训练 课程 训练场地 基本 素质 和 能 力 岗位基本 能力 岗位综合能力 机电一体化 技术专业岗位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 实习合作企业 机电专业各实训 中心 校中厂 钳工 PLC控制系统设计师 数控机床调试安装与 维修 工 课堂 社会实践 岗位 素质培养社团 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证书 维修电工证 自动化生产线 操作、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自动化生产线 安装 与 维修 高等数学 计算机基础及语言 数学计算能力 身体素质 职业道德和人 生观 外文技术资料阅读、翻译能力 创新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体育 “两课” “两课” 英语 创新教育 文 化 素 质 课 程 机电一体化 设备 (数控机床) 操作、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机电设备 技术 管理 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 机械识图与制图 能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 机械 零件 设计能力 电 动 机 拆装、控制 及 维修 能力 电子线路焊接与调试能力 机电 一体化 系统及设备电气控制 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维修 能力 传感器识别、选用、安装能力 电气控制系 统 设计、 安装 与调试 工业信号检测与 控制技术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 试 电机控制与维修 机械 零件 设计 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安装及调试 机械 识图与 制图 岗 位 基 本 能 力 训 练 课 程 焊工 电工操作 维修 基本 能力 低压线路安装与维修 机械 零件 加工 和测绘 能力 机械 零件 加工 数控机床 安装 调试与 维修 机电设备 技术 管理 能力 机械加工项目 电气装调项目 简单设备设计项目 控制技术应用项目 毕业设计项目 技能 认证 11 在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学习结束后,完成 数控机床调试安装与维修工、机电一体化证 、维修电工证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融合。 4.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对核心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重构和对优质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与开发,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与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重庆宜化集团、重庆机床集团公司、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企业常用的机电设备为研究对象,对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分析,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电子、机械、电气、计控、数控、模具等相关行业和企业从事的主要岗位是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需要的核心技能是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 线系统的调试、维护和管理能力。 通过对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有: 《 PLC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3 门。 核心课程的建设架构见图 33。 图 33 核心课程的建设架构 ( 1)课程建设思路为: ①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职业标准; ┆ ┆ 优质核心课程 师资建设 学生小组自评、教师评、企业人员参与测评 考核标准建设 项目任务开发 企业参与 能力训练模块 1 能力考核标准 项目任务 能力训练模块 2 能力考核标准 项目任务 能力训练模块 N 课程综合能力测评 能力考核标准 项目任务 实训基地建设 学习领域 课程 模块化的项目 导向 学习 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12 图 34 基于工作任务的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维修 》课程教学设计 ② 按 照职业标准,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个 能力要求 ; ③ 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机械、电气安装图纸识、读; 机械结构安装规范、工艺;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方法及布线工艺; 变频器、伺服控制驱动器、步 进控制驱动的安装与调试; 液压气压元件及管路的安装与调试; 传感器安装与调试方法; 工业现场总线布线工艺及组态网调试方法; 安装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应用; 整机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 技术资料(中文、英文)应用 ;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机电设备维修方法; 机电设备拆装方法; 拆装工具使用方法; 零部件测绘、加工(冷热加工)方法; 液压气压回路故障分析与处理; 机械零部件间隙调整方法; 机电设备检测仪表、维修仪器工具使用方法;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 自动化生产线维修 自动生产线故障诊断 机械机 构故障诊断维修 生产线控制程序调试 电气系统故障诊断维修 组态网故障诊断维修 维修零部件加工 仪器工具故障诊断维修 自动化生产线改进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 与调试 料仓仓库单元安装与调试 传输分拣单元 安装与调试 加工单元 安装与调试 机械手工作单元 安装与调试 成品分装单元 安装与调试 肌肉缸冲压单元 安装与调试 气操作手单元 安装与调试 真空取放单元 安装与调试 组态网安装与调试 灌装单元 安装与调试 13 ④ 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 ⑤ 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其中,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课程教学设计见图 34。 优质 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见表 33。 《 PLC 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表 33 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表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合作企业 建设内容 《 PLC 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郑峰 腾伟机 械、小康工业 ① 分解职业能力,开发课程项目任务; ② 建设课程标准; ③ 编写电子教案和教学讲义; ④ 建设课程能力考核标准; ⑤ 完成课程 课件, 建立课程网站 ; ⑥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⑦ 建立教学素材库。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刘小平 远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谭燕 长安跨越专用车 有限公司 ( 2)具体建设内容: ①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团队:与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重庆雷士照明有限公司、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重庆江东机械厂、 重庆机床集团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引进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开发 全过程,建设一批以技术引领、任务驱动、优质项目化为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互融合,教学做合一。 ②按照岗位能力制定课程标准:与相关企业合作,将机电一体化典型行业技术标准及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建设以能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③核心课程建设实施:通过到企业调研,收集相关典型任务,组建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制定课程建设计划,进行课程的典型任务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转化为相应的 学习任务与项目,建立课程标准。 围绕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情境,编制教学教案,并据此编写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任务单、引导文、检查单、评价单、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相应的教材和配套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以体系建设衔接职教培养通道,建立职业教学的终身学习理念。 推进中高职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 14 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探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以体系建设衔接职教培养通道,建立职业教学的终身学习理念。 中高职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 “ 三峡库区职教集团 ”,建立“机电人才系统培养研究委员会”,研制人才系统培养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发挥我院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三峡库区高职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共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组织和倡议发起 ,成立了 三峡库区职教集团。 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为主要服务面向,联合重庆三峡库区同类专业的市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和相关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组建以支撑库区产业的区域职教集团,带动三峡库区职业教育跨地域、跨部门、跨学校、跨层次的合作。 通过职教集团,构建机电人才系统培养研究委员会,共同研制人才系统培养方案。 系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经费预算见表 34。 表 34 系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经费预算一览表(万元) ,打通中高职衔接系统化培 养通道,建立职业教学的终身学习理念 为了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本专业从 2020 年起开始单独招生,生源来自于重庆市单招统一考试中优秀并录取的“三校生”,。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把铜排跟云母间隔着的排列成一个圆;这步其实也很繁琐,因为设计的加工工艺是这样的,所以只能按步就班的做下去,其实这步可以改进的;从原材料着手,省去这 步将会大大提高产率。 ( 5)、压塑 根据零件的种类,用不同的模具把排列好的铜排跟电木粉经过高压高温压塑在一起,压塑后换向器基本形状就是这样。 ( 6)、推角 下页篇三:王程军机电一体化专业顶岗实习报告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JIUJIANG
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 30分) 系统精度 稳定性 响应特性 工作频率 静态设计 动态设计 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通常有取代法 整体设计法 组合法 数据格式转换、通信联络 导向精度高 耐磨性好 足够的刚度 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 7. 阻尼合理 刚度大 抗振性好 间隙小 控制器、执行环节、比较环节 一点接地 多点接地 模块化设计
...................................................................................................................24 3. 地 上 、 井 下 联 系 测量 .............................................................
下的授权安全。 ⑷ 设计 ADRBAC 模型的技术框架和概念模型,描述 ASP 系统访问控制管理流程,开发 ASP 系统访问控制模块。 结合实例,说明ADRBAC 模型的应用方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ASP 模式的网络化制造系统为产业集聚区域内的企业合作和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协作平台。 ASP 系统能以较低成本快速构建,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考核方 式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08100160 高等数学 A(上 ) 考试 6 96 1 08100250 高等数学 A(下 ) 考试 5 80 2 08100320 线性代数 考查 2 32 3 081004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查 3 48 5 08100620 复变函数 考查 2 32 4 08204730 大学物理 (上 ) 考试 3 48 2 08204840 大学物理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