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组成内容摘要:
性 质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有丁达尔效应 2.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种胶体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例 2 下 列 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亮的光路,前者则没有 解析 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它们都是电中性的,胶体中的胶粒由于比表面积大,能吸附阴或阳离子而带电;溶液中含有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胶体中的带电胶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也会移向某个电极,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微粒移向另一个电极;溶液和胶体中的微粒都在做无规则运动,都有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用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 答案 D 规律方法 ( 1) 胶粒带电,而不是胶体带电,胶体是电中性的。 ( 2) 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 1 n m ,对光有衍射作用,因而在垂直于光线入射的方向观察,无丁达尔效应;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介于 1 ~ 100 n m 之间,对光有散射作用,因而有丁达尔效应。 即时巩固 3 F e Cl 3 溶液、 F e ( O H) 3 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 A .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 .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 .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 .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 F e Cl 3 溶液一般呈黄色到棕色, F e ( OH) 3 胶体呈红褐色,二者颜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C 学科思想 胶体知识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是化学的实践性特点。 学习化学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例题 下 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 胶体的性质包括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胶体的聚沉。 A 选项土壤中的胶体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 B 中的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长时间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 ( 电解质溶液 ) ,会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2F e ( OH )3+ 3H2SO4== =F e2( S O4)3+6H2O ,沉淀消失。 答案 B 即时巩固 1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 ① 用盐卤点豆腐 ② 用明矾净水 ③ 医学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④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 .只有 ①②③ B .只有 ①②④ C .只有 ②③ D .全部 解析 ① 盐卤的主要成分是 M gCl2等电解质,豆浆的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形成的液溶胶。 用盐卤点豆腐是利用电解质使液溶胶发生凝聚; ② 明矾的水溶液中含 Al3 +, Al3 +与水作用产生 Al(OH)3, Al(OH)3以胶体形式存在。 Al(OH)3胶粒吸附作用很强,能吸。高一化学物质的组成
相关推荐
硫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 一种办法是事先从煤中除去硫,但这样的煤以脱硫平均只能除去原含硫量的约 40%。 另一种办法是处理生成的二氧化硫。 高浓度的 SO2(如某些有色金属治炼厂排放的) 可直接 用于生产硫酸。 低浓度的 SO2多用碱吸收法处理。 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完全满意的治理 SO2污染大气的办法。 *“赤潮 ” 与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 ” 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
业上可用作 粘合剂 等。 木材浸过水玻璃后 ,具有 防腐性能 且不易着火。 水玻璃还可用作 耐火材料。 Na2SiO3+CO2+H2O == Na2CO3+H2SiO3↓ “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硅酸钠要密封保存且不能用玻璃塞试剂瓶 结论:硅酸是弱酸,酸性比碳酸弱 传统的硅酸盐产品 水 泥 原料 设备 主要性质 反应条件 水泥成分 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 3CaOSiO
盐酸与 MnO2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变小。 下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干燥 、 纯净氯气的装置;由于装置和使用药品有错误而未能在D瓶中收集到 Cl2;请指出装置中的错误 ① 长颈漏斗应改成分液漏斗 . ② 烧杯下应填石棉网 . ③ 应用酒精灯加热 . ④ 稀盐酸应改为浓盐酸 . ⑤ 多余 Cl2应通入 NaOH溶液中 实验室还可用 KMnO4或
均为直线型 类型 实例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XY型 HF NO 极性键 极性分子 均为直线型 类型 实例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X2Y型 CO2 SO2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极性键 极性分子 直线型 角形 类型 实例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X2Y型 H2O H2S 极性键 极性分子 均为角形 类型 实例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XY3型 BF3 NH3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极性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