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探讨内容摘要:
径以及其他技术标准,保证勘察设计质量;设计审查部门要按照正式工程进行审查。 施工、监理单位要按照正式工程组织过渡工程施工和实施工程监理。 施工单位要对既有设备布置进行现场核对,根据设计文件和审查后的指导性施工过渡方案编制施工过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批准的施工过渡方案进行施工。 监理单位应督促施 — 16 — 工单位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过渡方案进 行施工,并实施旁站监理,参与竣工验收。 行车组织和设备管理部门要参加指导性施工过渡方案和施工过渡方案的审查工作,做好现场配合工作,全过程对换边拨接地段施工进行指导监督。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强对过渡工程的监督,检查施工过渡方案,对实施过程和竣工验收工作实施监督。 过渡工程的竣工验收要按照正式工程组织。 过渡工程除拢口拨接地段外,其他应提前进行验收。 对不能预先轧道的过渡工程,由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检查并确认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通。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运营单位,也 不得开通运营。 过渡工程的开通速度和运行速度由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和施工资料提出申请,经运营单位审查后确定。 验收合格的过渡工程,由运营单位(维管单位)维护,开通后 24 小时内,施工单位协助运营单位进行维护。 施工单位对过渡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运营单位对过渡工程的设备维护负责。 有关费用按规定办理。 事故案例: “ 4 28”济南局胶济线旅客列车事故 4 月 28日 4 时 38分,由北京开往青岛的 T195 次客车运行至济南局管内胶济下行线王村至周村东间 K290+ 940m 施工便线处,机后 9 至 17 位车辆脱轨,侵入上行线, 4 时 41 分,被 烟台开往徐州的 5034 次客车碰撞, — 17 — 造成 5034 次机车及机后 1 至 5 位车辆脱轨,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十三、施工设备质量 营业线基建、更新改造项目的施工必须遵照“建成一段,投产一段”的原则,及时验收交接、拨接开通。 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不得拨接开通使用。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对于线路拨接地段应达到如下要求:零配件齐全,扭力矩达标,道床断面符合设计标准,钢轨、轨枕、联接零件无伤损,轨道几何状态符合线路养护标准技术条件。 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安排人员、机具、材料 ,与运营单位共同进行处理。 事故案例 “ ”陇海线客车脱轨大事故 2020 年 4 月 23日 8: 54,郑州开往乌鲁木齐的 T197 次旅客列车以 37km/ h的速度运行至兰州铁路局管内陇海线李家坪站 9号道岔处,机后第 8 位 YW25x71917 前台车脱轨,继续走行 520m停车,该车辆在李家坪站甩下。 事故造成客车中破 1辆,混凝土轨枕报废 776 根,中断行车 2 小时 46 分,构成行车大事故。 事故原因为:事故发生地段为宝兰二线李家坪车站站改工程未验交地段,施工单位为乌鲁木齐铁路局工程集团公司。 该工程 — 18 — 自 2020 年 3 月 14 日开工, 3 月 29日开通。 4 月 19日,兰州铁路局建管中心组织检查初验,设备管理单位定西工务段提出部分道岔缺少零配件,部分股道、道岔几何尺寸超限,工程质量未达到验收标准。 交、验双方同意由施工单位配齐道岔零配件,对线路、道岔继续整修,于 4月 23 日 18: 00 复验合格后移交运营单位接管。 事故发生在复验前的 8: 54。 由于施工单位未对线路设备及时整修,滑床板空吊,爬轨点前后的高低方向、水平方向及道岔查照间隔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超限和病害,造成 T197 次旅客列车脱轨。 十 四 、 施工安全管理责任 确保施工安全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行车 组织、设备管理等单位和部门的共同责任。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正确处理施工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服从行车安全的需要。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管理到位。 建设单位负责按照国家及铁道部有关规定审核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等。 在设计、工程招投标、审批施工方案、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法制教育、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 环节上,要做好 — 19 — 确保行车安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建设单位或负责大修、中修、维修施工项目的管理单位每半年一次组织行车组织、设备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部门对营业线施工安全进行联合检查。 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必须明确定出施工期间营业线的行车安全条件,施工影响范围内各种行车设备的状况,对所涉及的行车设备的防护措施, 以及为确保行车安全必须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指导性施工安全方案等。 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理合同,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标准和有关规范、规定施工,及时防范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因施工质量不良给行车 安全留下的隐患。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施工安全管理和日常检查的职责;负责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制;要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对 Ⅰ、Ⅱ级施工 还要 制定施工方案示意图、施工作业流程计划图、安全关键卡控表,并严格按审定的方案、范围和批准的封锁慢行计划组织施工。 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施工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因施工原因发生的铁路交通事故,首先要追究施工负责人的责任。 施工负责人应具备必需的施工安全素质。 施工项目经理、副 — 20 — 经理,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必须经铁道部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不允许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 未经铁道部培训合格的,由路局项目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培训,经培训并培训合格后方可担任上述工作。 事故案例: “ ” 津浦线列车碰撞竹制车梯事故 2020 年元月 6 日 21 时 47 分,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担当的Z41 次旅客列车运行至津浦线姚官屯~沧州间下行线 K113+720处,与中铁电化局在上行线施工突然倒向下行线的竹制车梯相撞,造成 Z41 次停车 5 分,本 务机车部分破损,车梯上电化局作业人员被摔伤,扶梯人员被撞死,构成旅客列车险性事故。 主要原因是中铁电化局现场负责人失职,施工安全措施、岗位责任不落实,现场防护失控,作业人员邻线来车没有停止作业并下车梯避让,使用车梯不牢靠,缺少扶梯人员,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在作业中车梯失稳,导致车梯倾倒侵限造成的。 十五、关键岗位人员上岗资质 施工单位的安全员、防护员、爆破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由业务处或项目管理机构向路局职教处提出培训需求,由路局职教处会同相关业务处或项目管理机构组织任职资格培训,经过路局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要追究施工单位领导的责任;培训合格的上述人员担 — 21 — 任上述工作时,因业务素质不达标发生事故的,追究培训部门的责任。 实行上岗证验证制度,考试不合格或已离开原岗位者,收回上岗证。 十六、自轮运转设备上线运行 各施工单位的运用轨道车的管理和机车、车辆、轨道吊机的设备质量状态,必须符合铁道部《轨道车管理规则》的规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行车规章,服从调度指挥。 严禁在未封锁邻线条件下,在两线间使用长臂吊机吊装卸作业。 凡无轨道车、车辆合格证,无轨道车司机、副司 机驾驶证,无机车信号、无线列调和机车监控装置的不得上线运行。 因违章使用轨道车造成的事故由轨道车运用单位负全部责任,租用的轨道车由轨道车管理单位负责。 重型轨道车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按列车运行时,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通讯应作用良好,运行状态下应满足机车车辆限界的规定,必须遵守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事故案例: “ ”轨道车追尾事故 10月 24日 2时 17分,中铁电化局轨道车 56603次 (3170086 — 22 — 号 )运行至太原局大秦线重 车线延庆 下庄间 K278+960 处 (军都山隧道内 ),与前行的 77007 次 2 万吨列车发生追尾,造成第一位作业车、第二位轨道车脱轨,随车运输的电杆侵入空车线,中断重车线行车 11 小时 31 分,中断空车线行车 7 小时 27 分,并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构成铁路交通较大事故。 十七、 使用大型机械 施工单位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土石方作业或者行走时,机械任何部位不得侵入营业线限界。 机械伸长部位和被吊起物件、横向转动物件端部必须与营业线外侧钢轨保持 2 米以上距离。 在施工现场距营业线外侧钢轨 2m 处,设置警戒防护绳,并按一机一人设置专职防 护。 当列车接近施工地点时,大型机械必须停止作业,摆放平稳。 如因工程确需在距营业线钢轨外侧不足 2 米处进行土石方作业时,必须提报施工方案,办理封锁手续,在规定时间内封锁营业线施工。 机械未撤入安全距离以内,不得开通线路。 大型机械在营业线路堑边坡上推、挖土作业时,在靠营业线一侧应留出不少于 2m 厚的隔墙,以防止大型机械向营业线滑落。 自卸汽车不得将翻斗升起在营业线旁运行,汽车不得在靠近营业线的新线路基上掉头。 事故案例: “ 2 2”上海局阜淮线撞施工机械一般 B 类事故 2020 年 2 月 2 日 14 时 8 分 ,L7432 次 (合肥 机务段 DF43035 — 23 — 号 )运行至上海局阜淮线潘集站 ~ 潘集西站间 K98 + 317 处,因碰撞侵入限界的一挖掘机臂杆停车,造成机车前方左侧玻璃损坏,经司机检查机车走行部、制动及电传动系统基本正常后,维持运行至潘集西站,更换机车, 14 时 56 分恢复行车,影响本次客车 1。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探讨
相关推荐
、中程、近程不同探测方法相互验证,判断断层破碎、岩溶区,含水结构等的规模及位置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不同地质灾害的预报方式: A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 5 孔 +加深炮眼)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B 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辅以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 3 孔 +加深炮眼)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
运输及安装 专项 施工方案 云南建投大戛高速公路工程二工段 13 浆体初 凝时间≥ 5 小时;终凝时间≤ 24小时。 浆体 24 小时自由膨胀率小于 3%。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浆体 7 天抗压强度≥ 40MPa, 28 天抗压强度≥ 40MPa。 其初始流动度应大于 10~17s,30min 后的流动度应不大于 20s。 工艺流程 40mT 梁架梁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施工方法 梁起吊 T
C. 24h D. 48h 10.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 ( )。 A.分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B.总承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C.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D.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11.事故调查组应当自 ( )起 60d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做好线路沿线临时便道的交通警示设置,并指派专人协同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各个平交道口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交通事故。 1施工时,指派专人负责各种机械设备安全作业范围监督检查,杜绝伤人事故的发生。 1吊车由专人指挥操作,各锚点牢固,吊车周围严禁站人,防止发生碰撞、坠落、倾翻等事故。 1生产、生活设施的现场布置要结合防汛考虑,并在汛期到来前,购置满足安全生产的设备和设施,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5 测井仪器与电缆掉井 连接不牢; 井内遇阻卡或上提速度过快; 井口操作失误(电缆打扭)。 测井前,井筒畅通,井壁稳定,钻井液性能良好; 井口与仪器操作保持密切配合,按章操作。 测井仪器带电缆时,采用钻杆穿心打捞工具捞获; 仅掉仪器时,可用长捞筒捞获。 表24下套管作业中的复杂与事故 序号 类型 性质 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 主要处理方法 1 卡 套 管 粘卡 井身质量差,井斜角大,井径变化大,缩径
机,在地面沉降达到中等程度 (盾构在砖砌建筑物下穿越时允许发生结构裂缝 )的软土地区隧道施工。 三、盾构及车架安装是指现场吊装及试运行,适用于Ф 7000mm 以内的隧道施工,拆除是指拆卸装车。 Ф 7000mm 以上盾构及车架安拆按实计算。 盾构及车架场外运输费 按实另计。 四、盾构掘进机选型,应根据地质报告,隧道复土层厚度、地表沉降量要求及掘进机技术性能等条件,由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