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学楼建筑设计计算书内容摘要:

74 地基土承载力验算 .......................................................................................... 75 基础内力计算 .................................................................................................. 76 基础配筋计算 .................................................................................................. 78 第 三 篇 招标文件 招标公告 .................................................................................................................... 84 资格预审文件 ............................................................................................................ 86 第一章 申请人须知 ............................................................................................... 87 第二章 资格审查办法(合格制) ....................................................................... 90 第三章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格式 ........................................................................... 93 招标文件 .................................................................................................................... 94 第一章 投标人须知 ............................................................................................... 95 第二章 合同条款及格式 ....................................................................................... 98 第三章 工程量清单 ............................................................................................... 99 第 iii 页 附 工程量计算表 ................................................................................................. 115 参考文献 .................................................................................................................. 131 致谢 .......................................................................................................................... 132 第一篇 建筑设计 第 2 页 建筑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某师范大学 4 号综合实验楼 建设场地: 本工程建设场地为 某师范大学拟新校区 ,周围均为学校新建的行政办公楼或教学楼,无特殊树木及文物古迹等, 场地周围道路 均为新建或待建校内道路。 建设规模: 该 4 号实验楼建筑面积约 8108m2,使用人数为 240 人左右,层数 6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要求工期为 12 个月,自 2020 年 7 月开始建设。 本项目房间组成及规划使用面积如表 1 所示。 表 1 房间组成及面积 序号 房间名称 房间个数 每间建筑使用面积 (m2) 备注 1 教室 16 2 各种专业实验室等 16 3 化学实验室 7 4 综合实验室 5 5 资料室 6 6 办公 12 7 值班 1 注:表 1中每种房间数量可根据面积做适当调整 ,“ 各种专业实验室等 ” 包括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光学仪器室、视频室、 全息照相室、分拆天平室、植物实验室、地质实验室、标本及模型室、水文试验室、地理演示室、土壤试验室。 第 3 页 2 设计依据 设计原始资料 ( 1) 工程所在地的气象资料: 最热月平均温度 ℃ (绝对最高气温 ℃ )最冷月平均温度 ℃ (绝对最低气温 ℃ ),空气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 72%,最冷月平均 70%。 主导风向:冬夏季为东北风 基本风压值: / m2 基本雪压值: / m2 ( 1)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位于 河 II 级阶地上,地形较平坦,勘探表明,场地地层从上到下由 素填土和黄土状土构成,其中素填土层厚 ~ ,以下为黄土状土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150kPa,场地为 II 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下水位标高为。 在多雨季无显著变化。 水无侵蚀性,土壤冻结深度为 ,冻冰期 35d,室内外计算温度 8 C 32 Ct  ~。 相关规范及标准: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 2020)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 2020)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GBJ 101- 87)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 JGJ 50- 202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 2020) 《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 2020) 3 建筑总平面 布置 基于教学实验楼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形式的要求,整个规划设计力求色彩简洁,外型大方,形成具有简洁明快时代特征的建筑风格。 首先根据给定的房间的面积、个数、用途初步定出功能分区,分别处理好主用功能与次要功能 第 4 页 分区,静与闹的关系,建筑功能的对内对外的关系,同时注意人流分析,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人流交叉。 考虑到拟建建筑与道路和原 有建筑的对位关系,人流疏散的问题和所给场地局限性,综合实验楼的入口方向朝北,与原有建筑对立。 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房屋间距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且建筑周围绿化面积也满足绿化率要求。 消防车道还可以利用建筑周边道路,消防车可以到达建筑每个位置。 另外,建筑的日照,通风,卫生等要求均能满足。 总平面设计图见 3 号建筑 施工 图。 4 建筑平面 设计 柱网布置: 该建筑主要用于普通教室与实验室,还有部分办公室,房间使用面积相差过大,所以取开间为 ,进深 ,采用柱距为 的大柱网,大柱网建筑布置 灵活,使用方便,技术经济指标也比较高。 在建筑中间部位因为门厅和楼梯布置的要求采用了 的柱距,柱网布置如图 1 所示。 图 柱网布置图 平面布局 首先,为能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把采光要求较高的教室和办公室等房间置于朝向较好的位置即南面,而实验室等不宜受到阳光直射的房间则正好布置在建筑的北面。 而对于资料室,因其建筑荷载较大且数量不多,所以集中将其布置于底层南面。 第 5 页 该建筑预计使用人数为 240 人左右,人员相对较少,故所需卫生间数量也较少,每层只需男女各一个卫生间,分别布置在建筑东西两侧约二 分之一处的阴面(北面),卫生间都带有前室,且通风良好以减少异味,各层卫生间都上下对齐布置,方便 给排水管道 穿管。 图 标准层建筑平面图 交通联系的布置 , 走廊考虑了柱子对于轴线的突出,取轴线尺寸为 3000mm,以满足走廊净宽和舒适的要求。 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 2020) 第 条 ,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楼均应设置电梯,本工程在建筑中部设置两部电梯。 并且除在电梯附近设有一部主要楼梯外,还在建筑两端各设有一部疏散楼梯,满足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安全疏散的要求。 本 工程建筑设计的标准层平面图如图 所示。 5 建 筑剖面设计 房屋高度尺寸的确定 该建筑为 6 层,因为框架梁跨度较大,故而楼盖梁高相应地增大,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各层层高均取。 在门厅部位,因为门厅面积较大,如果只有 层高会使人感到有压抑感,故在门厅部位采用了部分一二层通高的方案。 室内外高差的确定 第 6 页 外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防止建筑物因为不均匀沉降使地面降低,为了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取室内外高差为 450mm。 建筑 剖面图如图 所示。 图 建筑剖面图 第 7 页 6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图见 1 号建筑施工图, 本工程立面设计没有外加装饰,窗采用 的推拉窗,局部窗型变化且呈对称布置,房间窗地比均大于 1/7, 满足采光要求。 出入口大门均采用玻璃门,主出入口采用悬索型玻璃雨篷,雨篷以上为整片隐框玻璃幕墙,其余墙面则采用不颜色面砖贴出均称线条做饰面。 另外,在主(南)立面的幕墙两侧及卫生间部位,因不影响内部房间使用而向内凹进一定距离,使框架梁独立在外面而形成立体的错位组合,整体风格简洁明快,朴实大方,体现出了科研建筑的性格特征。 图 建筑立面图 第 二 篇 结构 设计 第 9 页 1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某师范大学 4 号综合实验楼 建设地点: 某师范大学新校区 建筑面积: 8108m2 建筑高度: 层 高: 层 数: 6 层 周 围建筑:本建筑北边有一四层建筑,距本建筑 40m 设计依据 国家标准 ( 1) 国家标准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20) 2020 ( 2) 国家标准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2020) ( 3) 国家标准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 GB 50223- 2020) ( 4) 国家标准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20) ( 6)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 1) ( 8) 国家标准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20) ( 10) 国家标准 .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 2020) 地质勘察报告 建筑场地位于 河 II 级阶地上,地形较平坦,勘探表明,场地地层从上到下由素填土和黄土状土构成,其中素填土层厚 ~ ,以下为黄土状土层,地基土承 载力特征值, fak=150kPa,场地为 II 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下水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