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大道隧道工程三标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些认为有问题的桩点,在复测合格前均暂停使用。 ( 4)水准点校测 由于本标段是由车站、隧道以及将来与后期工程连接在一起,地下铁道车辆运营对线路的坡度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标高的控制与导线控制同样重要。 为确保标高的准确,水准控制点应从城市较高级别的水准点测量闭合。 若高程平均值与己知高程值误差 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即可确认其准确性,批准使用,否则及时与相关单位交涉,妥善解决。 施工单位进场后,对明挖的始入段应按竖向规划,测设场地方格网,进行场地整平工作,并以此作为土方平衡的原始依据。 场地平整控制网应均匀并覆盖整个场区,间距适宜,包括定位起始点、起始边轴、轮廓线等皆应满足整个场地建筑物测设的需要,并且控制点通视条件要好,易测量和保存。 大连泛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细则 14 场地内水准点应闭合,以便校验检查,各控制水准点应设在开挖及沉降范围以外,以便应用于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保留。 桩点埋设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可临时凑合。 从地面到地下高程传递是 地下工程测量的一项难度较大、要求很高的技术,一定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担任。 所用仪器必须选用精密水准仪,并要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 所有桩点都要认真妥善保护,定期检测。 ( 5)施工定位测量监理:桩位及车站结构的边坡线(开挖线)等都应按规划给定的红线或线路坐标控制点,测设出主轴线,以主轴线为基础,进行各部施工的定位放线,定位放线后须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再进行施工。 导线控制网和水准控制点测设之后,即可据此进行施工定位测量放线工作,程序如下: 1)施工单位向总监办提报测量放样方案,内容包括:测设部位、测设方 法、测设计算书及校核方法。 2)由总监办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放样方案。 3)仪器精度满足要求,并经检验标定。 4)测量放线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 5)原始数据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启用。 6)所有资料妥善保存,按时归档,并在竣工时一并列入竣工资料。 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 1)隧道工程平面和高程贯通测量误差如下 横向贯通中误差: 地面控制测量≤177。 25mm;联系测量≤177。 25mm ;地下控制测量≤177。 35mm;贯通中误差≤177。 50mm ; 竖向贯通中误差: 地面控制测量≤177。 16mm;联系测量≤177。 12mm;地下控 制测量≤177。 15mm;贯通中误差≤177。 25mm。 ( 2)地面平面控制测量误差 1) GPS 控制网最弱点位中误差不大于 12mm,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不大于 1/8 万,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 10mm。 2)精密导线精度要求:导线全长 4km 左右,平均边长为 350m,测角中误差≤177。 〃,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177。 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177。 8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4万。 ( 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误差 大连泛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细则 15 1)地面高程控制网分为主网及加密网,等级为二等。 2)加密水准网布设成附合线路或闭合环线,闭合差≤ 177。 8L mm( L 为往返测段、附合及环线的路线长度)。 ( 4)联系测量误差 陀螺经纬仪定向:半测回间互差≤177。 15〃,全测回互差≤177。 8〃 竣工测量误差 ( 1)结构横断面测点误差应在177。 10mm 之内,实测值与设计值较差不应大于 50mm; ( 2)区间隔断门结构净空测量误差为177。 10mm,实测值不侵入限界; 地下隧道监控量测监理要点 除了各监测点的测量外,由于地下工程采用暗挖法施工,为了全面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及围岩、工作面、地面的变形稳定程度,以确定施工工序的料学合理性,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实 施现场监控量测是非常重要的。 量测计划 量测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标段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地形、地物的条件、支护类型、参数、施工方法、步骤和其它相关因素。 量测计划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各类测点的布置,量测仪器,量测人员组织机构,数据处理、研判工作状态、反馈等。 量测项目的选择 施工地点位于城区内,均属城市的敏感区,对施工量测必须严格要求,严密组织、认真落实。 特别是对于在城区明挖的地下工程处于第四纪冲洪积地层,岩土松散,自稳能力很弱,周边各类建筑物密集,地上、地下管网纵横交错,因此量测更应认 真落实。 本工程量测项目必选以下几项: 地质(含水文地质)及状况观察 每步开挖面暴露后,都要及时对围岩的特性、结构面产状、支护受力情况及有无裂纹、渗漏水等进行认真观察,并详细记录、描述,并应特别重视超前地质预报,以检验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可靠性。 这对判断围岩、隧道结构的隐定性及支护参数的合理性十分重要。 地质扫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应每 5~ 10m 做一次。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是指隧道开挖过程可能引起的地表沉陷、构筑物下沉、倾斜,应通过设计的监测网络,按规定的监测方法、频率进 行地面监控;地下是指隧道本身收敛值的量测。 监理的任务有两项,第一要按量测的规范要求检查其点大连泛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细则 16 位数量、检测频率及量测资料是否齐全;第二是从量测的数据中发现问题的征兆,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 拱顶下沉量测 隧道拱顶下沉是量测的重点,拱顶下沉是检查围岩及结构稳定最直观、最重要的项目,断面的安排应在计划中明确,并根据开挖面的实际动态变化及时予以调整。 仪器为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 隧道开挖后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初始读数应在开挖后 3h 内读取,最迟不得超过 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取。 量测 频率:当开挖面距量测面< 2B时( B 为开挖面宽度), 1 次/ d;开挖面距量测面< 5B 时, 1 次/ 2d;当开挖面距量测面>5B 时, 1 次/周。 在拆除临时支撑时,应加强监控量测,频率为 1 次/ h。 地表下沉量测 在城区用暗挖法施工的地下工程,地表下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标,因此也是一项必测的重点内容。 地表下沉量不仅直接关系隧道施工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地面交通及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安全。 仪器为精密水准仪或全站仪。 地表下沉应根据隧道断面的大小,埋设深度,周边建筑物情况及地面交通要求等,设置量测断面和测点,测点网图应报监理工 程师审阅,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开挖断面和永久衬砌以 45176。 角向地表放射,其可涵盖的范围应是大致的高危区域,其量测频率应每天一次。 量测频率还应根据地表下沉动态情况调整,当沉降较大,且收敛较缓时,应增加量测次数,发现曲线突变或较长时间不能收敛时,就暂停开挖,分析原因,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后,再恢复施工。 在整个施工期间内,测点应认真保护。 其它量测项目 由于标段位于城区,因此地表测点的位移、围岩压力、钢格栅内应力、支护、衬砌的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等也都应进行相应的量测,并一并列入量测计划。 量测工作的实施管理计划 施 工量测应由承包方的技术主管主持成立量测组,负责量测计划,测点设置,日常量测实施和数据处理,根据量测项目,分别绘制位移时间曲线及应力变化曲线。 当曲线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上报总监及时处理。 监理对全部施工中的量测工作,设专人负责。 施工期间量测控制标准: 地表下沉、管道下沉一般不得超过 30mm;个别敏感点,如下穿编组站、大断面污水大连泛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细则 17 管、主要立交桥基下面或附近时,应严格控制在 5mm 之内,洞体的水平收剑不得大于隧道宽度的 5‰。 周边房屋建筑物的倾斜度应严格控制。 当 24m< H≤ 60m 时,不得大于 3‰ H;当 60m< H≤ 100m 时,不得大于 2‰ H;当 H> 100m 时,不得大于 ‰。 地下管道下沉≯ 30mm,洞内收敛不大于开挖宽度的 5‰。 依据量测的数据围岩和初期支护情况,判断围岩基本稳定须具备下列条件 隧道周边收敛速度,有明显减缓的趋势,收敛数值已达总收敛量的 80%以上;周边收敛速度已小于 ,或拱顶位移速度己小于。 当下列情况出现,即为危险状况: 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发生塌方,滑坡及缝裂;量测数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或出现明显裂缝,且不断扩展;时态曲线长时间无变缓趋势。 危险状态 产生,即应停止开挖,采取封堵措施,然后查明原因,进行地表或内部注浆加固,再拆除封堵,继续施工 竣工后沉降观测 工程竣工交付运营后,应根据与业主合同的精神或协议,安排运营后的沉降观测。 监测监理工作的一般要求 监控量测 — 监测、分析、反馈、控制,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是信息化施工的重要保证,是保证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监测项目分位移监测和应力变化监测,变形监测采用大地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 GPS 接收机、近景摄影仪等)和物理仪器(位移计、收敛计、测斜仪、沉降仪等)进行监 测,应力变化监测采用物理仪器仪表(轴力计、应力应变计、土压力计、水压力计、钢筋应变计等)进行监测。 熟悉设计图纸和文件,了解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情况,调查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 审查承包商的现场调查资料。 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监测方案。 检查承包商的监测人员配备和资质情况,检查承包商监测仪器、监测仪表的精度指标、型号、数量,仪器检测合格证,检测仪表标定情况。 按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查监测项目、内容和监测频率。 检查承包商的监测点位布设、检查观测记录。 检测项目应设置预警值,预警值 包括变形值、内力值及变化速率,检测数据接近预警值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分析研究,采取措施,控制变形进一步发展。 大连泛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细则 18 建立监测数据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及时反馈信息,分析研究,采取措施,指导设计和施工。 监测范围与内容 监测项目的控制值 监测项目的变形控制值应根据工程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支护结构形式等综合考虑,目的是保证工程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一般由设计单位给定,也可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提出,报监理业主审查批准。 地表及道路沉降应控制在 30mm 以内,重要管线沉降应控制在 10mm 以内,隧道水平收敛不大于 30mm,拱顶下沉不大于 30mm。 监测技术要求 变形监测控制网的等级、精度要求及观测主要技术要求、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等应符合《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1999)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20)、《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20)的规定。 变形监测基准点应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并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查。 变形观测工作基点应选在靠近观测点并便于观测的位置。 变形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 变形观测点的初值应提高一个观测精度等级,并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应力应变传感器应进行标定,并有完整记录。 观测使用的测量仪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校,观测中固定仪器、观测人员、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 原始记录清晰整洁,不允许涂改。 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监测点平面(剖面、断面)布置图。 原始观测记录。 变形、应力观测成果表。 位移(变化量) —— 时间(位置)曲线图、变形等值线图。 变形分析、评价、预报。 建议采取的措施。 技术总结。 大连泛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细则 19 爆破工程 隧道施工中,矿山法是一种成熟的施工技术,主要缺点在于:安全性相对较低;爆破工程影响面广;掘 进速度较慢;使用劳动力多等。 尽管有盾构法等新的施工技术出现,但在一些地质复杂及一些特殊施工阶段,矿山法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爆破工程在矿山法施工中是重要的工序,是关系到施工是否能安全作业的关键因素。 在城市里进行地铁工程施工不同于山野之中的山岭隧道,矿山法施工钻爆作业,必然带来广泛的影响 — 包括社会影响和各种建构筑物的影响。 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隧道爆破工程的难点 爆破施工,影响广泛; 当隧道在岩石地层中穿越时,矿山法施工爆破作业是不可避免的。 城区中进行人工钻爆作业,而且隧道又多是浅埋,其影响面广,后果严重。 主要表现在: 一个单导洞,一日之内,至少应有 23 个循环进尺,因此有 23 次爆破,当临近建筑物(住宅)时,尤其深夜,振动及隆隆声周而复始的出现,其骚扰程度足以对人构成威胁。 尤其对隧道上。滨海大道隧道工程三标监理细则
相关推荐
9月期间在该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相关人员需提供施工企业安全人员相关登记信息(若为电子与智能化 工程专业承包企业:二级或以上施工企业的人员,应在省级建设主管部门网站进行查询并打印;若为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公路机电工程分项)企业:一级施工企业的人员,应在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信息公共查询平台进行查询并截屏打印该网页。
umamp。 gTXRm 6X4NGpP$vSTTamp。 ksv*3tnGK8! z89Am YWv*3t nGK8!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 zn% Mz849Gx^Gjqv^$U*3t 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
物,充分压实,但不损害土球。 栽植时 树穴底部应放基肥并填入适量种植土,使中部略微突起,注意树木朝向,创造最佳观赏面。 树木栽植后要整姿,在保留自然树形的前提下,去除死亡病枝、数椿等,改善树形。 地被植物、花卉成片栽植以整体覆盖地面为原则,枝条互相相搭接,修剪整齐,密度合理,保证景观效果。 树木扶架: 常绿乔木采用直径 6 厘米的 3 角木桩;枝高 以下的亚乔木选用直径 5 厘米的独脚木桩 .
670t/h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g)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流量 581t/h 再热蒸汽进口 /出口压力 (g) 再热蒸汽进口 /出口温度 319/540℃ 给水温度 249℃ 汽包压力 MPa(g) 热风温度 (一次风 ) ℃ 热风温度 (二次风 ) ℃ 空预器进口一次风温 ℃ 空预器进口二次风温 ℃ 排烟温度 (修正后 ) ℃ 锅炉保证效率 % 炉膛容积热负荷 W/m3
一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每 5000 万元施工合同额配备一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足 5000 万元的至少配备一名。 ” 项目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 ( 1)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 2)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 3)组织或参与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编制及演练
紧处,水平杆应顶紧,立杆距柱、梁不小于 15 ㎝。 ( 8)四周为砼框架结构,只有砼柱和框架梁,故在周边平台上搭设时,在 122\21 轴处脚手架与框架柱梁应用钢管抱箍连接,作为脚手架与框架的连墙件,连墙件按一步一跨设,连接节 点见附图。 ( 9)脚手架水平剪刀撑按纵横向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 ( 10)脚手架顶面按平面布置要求, 在离 吊顶完成面 1300mm 处搭设操作层连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