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 15 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 19 的工艺 分析 该设计是轴承零件的加工工艺和 Φ 4x12 孔的工艺装备 要求:Φ 4x12 在轴承零件底座的左右 2边,每边孔心距 40 mm, 2边孔心距 180 mm。 分析如表: 项目 公差等级 尺寸及偏差 mm 粗糙度 um 圆顶台面 IT11 Φ 12 Φ 125 的前端面 IT11 125 Φ 125 的后端面 IT11 125 底座底端面 IT11 215 Φ 的内端面 IT11 85 Φ 16 的孔 IT11 16 加工工艺设计 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 ,采用铸造。 由于年产量为 4000 件,属于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铸造成型。 铸件需经时效处理。 毛坯工艺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铸造类型(砂型) 基本尺 寸 尺寸公差等 级 加工余量等 级 公差 CT 加工余量 底座底面 215 CT9 MAG 5 圆顶台面 12 CT9 MAG 孔内面 85 CT9 MAG 5 大圆前后面 125 CT9 MAG 5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的设计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的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面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 该工件选择φ 125 圆后面和Φ 的内面。 采用 φ 125 圆面定位加工其前面,用Φ 的内面加工轴承零件底座底面。 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精基面的选择 选 加工后的Φ 125 后面为精基准面来加工其前面。 选轴承零件底座底面为精基准面来加工Φ 的内面和圆顶台面。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它包括原材料的准备、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毛坯经过加工、热处理而成为零件,零件、部件经装配成为产品,机械的质量检查及其运行试验、调试,机械的油漆与包装等。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机械产品的工艺过程 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涂装等工艺过程。 其中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 而与原材料变为产品间接有关的过程,如生产准备、运输、保管、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维修等,称为辅助生 由于零件加工表面的多样性、生产设备和加工手段的加工范围的局限性、零件精度要求及产量的不同,通常零件的加工过程是由若干个顺次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工序是加工过程的基本组成单元。 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或走刀。 毛坯依次通过这些工序而变成零件。 1. 工序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相同的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生产计划、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需要包括哪些工序,由被加工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精度要求及其产量等因素决定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 ,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 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查《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 10页表 1 1 19,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轴承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案 加工项目 尺寸公差等级 粗糙度 加工方案 备注 Φ 125前 端面 IT11 6 .3 粗铣 半精铣 表 18 Φ 125后 端面 IT11 粗铣 半精铣 表 18 Φ 62 .5内端面 IT11 钻 扩 表 17 圆顶台面 IT11 粗铣 表 18 底座底面 IT11 粗铣 半精铣 表 18 Φ 16孔 IT7 锪 表 17 Φ 12孔 IT8 钻 铰 表 110 机械加工工序 (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基准 —— 曲柄左端面和右端面。 ( 2) 遵 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 3)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 (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曲柄端面,再加工孔,确定工艺路 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列出了曲柄的工艺路线。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机床装备 刀具 量具 1 Φ 125 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