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历程内容摘要:
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 低价收购农产品;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对粮食 征购、征借。 新中国时期: 农村的 土地改革 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 为工业化提供了条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促使农产品的商品化。 结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英国 圈地运动推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英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法国 农业的分散经营,制约法国工业化进程,也造成了 19世纪末法国经济发展缓慢。 美国 的宅地法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原料。 说明农业的现代化会推动或制约工业化。 相关链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晚清时期: 政府严厉控制近代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时期的工业化是由政府主导的 19世纪末为扩大税源才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戊戌变法期间在经济在采取了保护农工商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了奖励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南。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历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湘教版
铁业上 周学熙 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栾州矿务公司等,筹办劝工陈列所,劝导绅商投资工业 荣宗敬 荣德生 以面粉业起家,大战期间创办申新几个纱厂,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家 周氏故居在英租界 32号路 (今南京路 )及 38号路(今澳门路 )。 该处系周氏于1912~ 1921年先后购买三块地皮约 12市亩,修建成三组住宅 (今南京路三多里及澳门路 1357号 ),人称“周公馆”。 中国民
中国的河流[上学期]湘教版
什么变化规律。 我国大多数河流只有一个汛期(夏汛), 为什么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 夏汛)。 我国大部份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高温多雨 造成的,东北地区的河流因冬末春初积雪融化, 还会形成一次春汛 我国东部河流(除东北河流)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 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 分布地区: • 主要特征: 西北内陆 ( 3)流程: ( 1)水源补给: ( 2)多为季节性河流:
中国的好山水图片绘总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中国的四大高原 一,青藏高原 二,内蒙古高原 三,黄土高原 四,云贵高原 中国的四大盆地 一,准噶尔盆地 二,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