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全文内容摘要:

后期污染。 施工准备 透层施工前的技术、机械、试验检测仪器、料场与材料及作业面等各项准备分别按本指南第 、 、 、 和 节执行。 透层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相关缺陷。 材料要求 透层油宜采用渗水性好的乳化沥青,质量应符合 JTG F4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透层油的粘度可通过乳化沥青的浓度适当调节。 施工要点 在基层 碾压成型、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 透层每次施工段落长度根据洒布车装油的数量决定,确保每车油喷洒完毕。 透层油采用智能洒布车喷洒,喷洒数量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 透层油喷洒后,基层表面不得有漏洒及浮油现象,在后期施工车辆作用下不得粘起油皮。 沥青洒布车喷嘴的轴线应与路面垂直,并保证所有喷嘴的角度一致,同时保证洒布管的高度,尽量使同一地点能够接受到两个或三个喷洒嘴喷洒的沥 青。 透层油宜用沥 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注意起步、终止以及纵向搭接处的洒布量。 透层油洒布后,如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撒布石屑或米砂,必要时作适当碾压。 洒布完成后应及时封闭交通,不得有车辆通行等损害透层的现象发生。 水分蒸发后应尽早施工下封层。 质量控制 透层油的质量应符合 JTG F4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透层油洒布均匀,数量符合规定。 采用钻孔或 挖掘检查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 5mm,对于级配碎石基层透层深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下封层 一般规定 在使用无机结合料铺筑的基层上应铺筑下封层。 下封层宜采用单层式层铺法表面处治施工。 下封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6mm,且做到完全密水。 下封层在正式施工前应按要求做试铺路段,质量检查合格并进行试铺总结后,方可正式施工。 下封层宜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天气施工。 气温低于 100C 或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进行下封层施工。 下封层 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封闭管理,防止后期污染。 施工准备 下封层施工前的技术、机械、试验检测仪器、料场与材料及作业面等各项准备分别按本指南第 、 、 、 和 节执行。 下封层施工前,需对下卧层进行全面检查,缺陷路段需及时处理。 材料要求 下封层常用的沥青材料有: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橡胶沥青等,质量要求应符合 JTG F4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下封层所用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的碎石。 宜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石灰岩碎石,公称粒径 、或 、或 ,不得采用料场的下脚料。 质量要求应符合 JTG F4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下封层材料宜采用乳化沥青 +碎石、改性乳化沥青 +碎石、道路石油沥青 +碎石、改性沥青 +碎石、橡胶沥青 +碎石等。 试铺段施工 正式开工之前,应进行试铺段施工。 试铺段应选择在 经验收合格的主线下卧层上进行,长度为 100m200m。 试铺段的沥青洒布、集料撒布、碾压等各道工序按 JTG F4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通过试铺确定沥青洒布方式和洒布量、集料撒布方式和撒布量、碾压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试铺段的质量检测频率应是正常路段的 2倍。 当使用的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符合要求,试铺段各项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后,编写试铺总结,经审批后作为申报正常路段开工的依据。 试铺段经检验合格,作为正常路段 的一部分,若不符合要求,经采取补救措施后仍无法满足使用功能的路段应铲除重铺。 施工要点 下封层施工前,应将下卧层表面清扫干净,再用 2 台 3 台森林灭火鼓风机将浮灰吹净,使表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必要时用水冲洗,雨后或用水清洗的表面,水分必须蒸发干净、晒干。 沥青喷洒、集料撒布应均匀,多洒的沥青应铲除,多撒的集料应在铺筑沥青路面下面层前清扫完毕,漏洒的部分应该补洒。 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集料撒布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 沥青喷洒 ( 1) 道路石油沥青宜在温度 1550C1650C、改性沥青宜在温度 1650C1750C、橡胶沥青宜在温度 1800C1900C 条件下,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均匀喷洒在经过处理且干燥的下卧层上。 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在常温下喷洒。 ( 2) 沥青洒布车喷嘴的轴线应与路面垂直,并保证所有喷嘴的角度一致,同时调整洒布管的高度,尽量使同一地点能够接受到两个或三个喷嘴喷洒的沥青。 ( 3) 在下卧层上放置固定面积的搪瓷盘,沥青喷洒后测定盘中洒入沥青数量,测定沥青洒布量。 集料撒布 ( 1)沥青洒布后应立即用集料撒布机按 规定撒布集料。 集料应撒布均匀,搭接处不应漏撒,也不应多撒。 ( 2)一个施工段施工完成后,根据撒布总量检查集料的平均撒布量。 ( 3)下封层施工也可采用一体化联合撒布车进行。 碾压 集料撒布后立即用轻型轮胎压路机均匀碾压 3遍,每次碾压重叠 1/3 轮宽,碾压应做到两侧到边,确保有效压实宽度。 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材料洒(撒)布均匀,数量符合规定。 发现不满足要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再恢复施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应及时地处理。 粘层 一般规定 沥青面层之间如不是连续施工则必须喷洒粘层油,如连续施工且无污 染建议可不喷洒粘层油。 粘层应在上覆层施工前 1d2d进行,不宜过早施工。 结构层与沥青层接触部位,必须均匀涂刷粘层油,同时还应注意保护桥头、涵顶及路面两侧的结构物不受污染。 粘层宜选择干燥和较热的天气施工。 气温低于 100C 或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进行粘层施工。 粘层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封闭管理,避免后期污染。 施工准备 粘层施工前的技术、机械、试验检测仪器、料场与材料及作业面等各项准备分别按本指南第 、 、 、 和 节执行。 下卧层表面污染物应清除干净,必要时可用水冲刷洗净,待表面干燥后施工粘层。 宜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一次均匀洒布。 材料要求 粘层材料应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质量应符合 JTG F4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施工 要点 粘层油喷洒 ( 1) 洒布数量宜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宜为。 喷洒应均匀,注意起步或终止和接缝处的洒布量。 ( 2) 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 对于局部喷量过多的段落应刮除,对于漏洒的应人工补洒。 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位置采用人工涂刷。 ( 3) 沥青洒布车喷嘴的轴线应与路面垂直,并保证所有喷嘴的角度一致,同时保证洒布管的高度,尽量使同一地点能够接受到两个或三个喷嘴喷洒的沥青。 喷洒粘层油后 ,应封闭交通、养护管理。 质量控制 粘层油的质量应符合 JTG F40202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粘层油洒布均匀。 聚酯玻纤布铺设 设备要求 施工前应配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和器具,并做好检查、调试和日常保养工作,以保证设备和器具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施工设备主要有:热沥青洒布车(有加热装置,喷头经专业加工,喷洒时必须保证雾状,且喷洒量可以控制)、聚酯玻纤布铺设设备 (采用聚酯玻纤布铺设设备施工,保证铺设后聚酯玻纤布平直、无褶皱)。 施工器具主要有:鼓风机、铁碾子、涂刷等(用以清除浮土、碎渣,将聚酯玻纤布压实粘覆在粘结料上)。 施工工艺及方法 聚酯玻纤布施工工序为:底层表面清扫 — 洒布粘层油 — 测量划线 —喷洒粘结料 — 铺设聚酯玻纤布 — 胶轮碾压 — 保养维护 — 铺筑新路面。 ( 1) 底层表面清扫 ○ 1 在喷洒粘结料钱,应将底层表面清扫干净。 ○ 2 保持工作面无水分,雨后必须待路面干燥后方可施 工。 ( 2)测量、划线 ○ 1 在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面上,对照拼接缝或裂缝标识确定拼接缝或裂缝位置。 ○ 2 按拟铺设的聚酯玻纤布宽度在拼接缝或裂缝两侧定好基准线,并用石灰或粉笔划线作为铺设聚酯玻纤布的依据。 对于横向裂缝和路面接缝,保证裂缝两侧的布宽≥ ,接缝或裂缝居中。 ( 3) 喷洒粘结料 工序及要求应遵循本章 节内容。 ( 4) 聚酯玻纤布的铺设 ○ 1 粘结料洒布结束,并修整均匀后,立即进行聚酯玻纤布铺设施工, 不得使沥青喷洒车与聚酯玻纤布铺设设备距离过远。 ○ 2 人工铺设聚酯玻纤布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员必须及时发现可能褶皱的情况,指挥工人揭起聚酯玻纤布,在确保不褶皱时在放下,并采用竹扫把初碾一遍。 ○ 3 聚酯玻纤布贴上后,要人工检查,通过脚踩和铁碾子碾压等措施确保聚酯玻纤布的下结构层的服帖,特别要重视四周的服帖。 ○ 4 若铺设时发生褶皱或打折现象,应当及时用工具刀切开褶皱部位,然后在铺设方向上在搭接起来,用粘 结料胶结并压实,以保证聚酯玻纤布与粘结料的良好粘结。 ○ 5 由于施工的需要,聚酯玻纤布不能连续铺设时,聚酯玻纤布接缝处采用不搭 接原则,接缝处离路面裂缝间距宜≥。 ○ 6 在进行聚酯玻纤布的施工时,现场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手套,以避免被聚酯玻纤布刺伤手指。 ( 5)胶轮碾压 玻纤布施工结束后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前,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玻纤布的碾压,如发生粘轮现象,胶轮的轮胎上涂抹隔离剂等隔离措施。 ( 6) 保养维护 ○ 1 聚酯玻纤布铺设施工完成后,在热粘结料未冷却至常温前用胶轮压路机或自卸车(对车轮进行清洁)进行适当碾压,并禁止行人或其他车辆进入,以防止由于车轮粘油将聚酯玻纤布带起或破坏。 ○ 2 禁止任何车辆在聚酯玻纤布上行驶时突然刹车或急转弯,以免对聚酯玻纤布造成极大破坏。 质量检查与验收 聚酯玻纤布铺设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详见下表。 聚酯玻纤布铺设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规定 备注 要求值或允许偏差 质量要求 检 查频率 检查方法 沥青洒布 规定范围内 随时 目测 玻纤布宽度( m) ≥规定值 符合规定要求 抽查 10% 皮尺测量 外观要求 不允许空鼓、褶皱和污染 目测 摊铺沥青混凝土前,必须对铺设聚酯玻纤布后的路面进行检查,发现路面上或聚酯玻纤布上有成团的沥青时,并及时清理。 工前应配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和器具,并做好检查、调试和日常保养工作,以保证设备和器具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施工设备主要有:热沥青喷洒车(有加热装置,喷头经专业加工,喷洒时必须保证雾状, 且喷洒量可以控制)、聚酯玻纤布铺设设备(采用聚酯玻纤布铺设设备施工,保证铺设后聚酯玻纤布平直、无褶皱)。 施工器具主要有:鼓风机、铁碾子、涂刷等(用以清除浮土、碎碴,将聚酯玻纤布压实粘覆在粘结料上)。 6 沥青混合料 一般规定 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与层厚相适应,各层的压实厚度宜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 3 倍。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前,应对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 个阶段。 在养护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 对同一拌和场两台拌和机,如果使用相同品种的矿料和沥青,可使用同一目标配合比,但每台拌和机必须独立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如果矿料和沥青产地、品种等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设计。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养护施工,应采用集中厂拌混合料、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的施工工艺。 在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铺段,对试铺段进行总结。 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便于施工,减少离析。 各沥青层之间应设置粘层,施工间隔应尽量缩短,做到连续施工并粘结成为整体。 沥青面层应在不低于 10℃气温下进行施工,同时严禁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施工期间,应注意天气变化,已摊铺的沥青层因遇雨未进行压实的应予以铲除。 雨天过后,等下卧层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沥青面层的施工。 施工准备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前的技术、机械、试验检测仪器、料场与材料及作业面等各项准备分别按 、 、 、 和 节执行。 应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摊铺机 、压路机等各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