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ame=51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内容摘要:

②风机出口风压∶ 600~ 700mmH2O ③加酸后进脱氯塔淡盐水 pH 值∶ ~ ;温度∶ (80177。 5)℃ ④出脱氯塔淡盐水游离氯∶ 10~ 20mg/L ⑤加碱后淡盐水 pH 值∶ 10177。 1 ⑥加亚硫酸钠后淡盐水 ORP:<- 50mV 或游离氯:无 ⑦亚硫酸钠溶液配制浓度: 8%~ 9% (质量分数 ) 工艺流程简述 (参见图 91)∶来自电解工序的淡盐水 (温度约 85℃, pH 值约 3,游离氯一般为 600~ 800mg/L)进入淡盐水受槽 (或直接进入真空脱氯塔 )后,由淡盐水泵加压输送;在进入真空脱氯塔前,定量加入盐 酸,将其 pH 值调至 ~ ;然后进入已处于真空状态 (真空度 65~ 75kPa)的脱氯塔顶部,由上而下地流至塔内填料表面,析出的高温湿氯气经氯气冷却器冷却至 40℃以下后,由钛真空泵抽至其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湿氯气由其顶部排出,并入电解氯气总管;淡盐水在此完成物理脱氯过程。 17 脱氯后的淡盐水含游离氯约 (30~ 50) 10- 6 自流到真空脱氯塔釜,其中的淡盐水由脱氯淡盐水泵加压输送,在泵进口处先加入 NaOH溶液调节淡盐水的 pH 值至 10~ 11(用pH 计检测 ),然后在泵出口处加入浓度约为 8%~ 9% (质量分数 )亚 硫酸钠溶液进一步除去其中残余的游离氯 (要求无游离氯 ),并用氧化还原电位计检测 (ORP<- 50mV)其中的游离氯含量。 淡盐水在此完成化学除氯过程,然后用脱氯淡盐水泵送至一次盐水工序回收循环使用。 在亚硫酸钠配制槽内配制浓度约 8%~ 9% (质量分数 )的亚硫酸钠溶液,并用亚硫酸钠泵将该溶液加入到脱氯淡盐水泵的出口管中;为达到充分混合,在管路中设有静态混合器或其他形式的混合器。 脱氯塔内真空 (真空度约为 65~ 75kPa)由钛真空泵 (蒸汽喷射器或氯水喷射器 )产生。 为确保钛真空泵温度≤ 40℃,减少氯水的排放量,需用氯水循 环冷却器对冷凝的氯水进行冷却后循环使用,多余的氯水经过气液分离器的液封管排出去氯水收集装置。 298. 真空法脱氯生产工艺的特点 真空法脱氯生产工艺主要特点是淡盐水中的大部分游离氯可以被脱出并回收至氯气总管中,提高氯气产量;工艺较复杂、控制要求较高;设备投资较大;相对空气吹脱法而言脱氯后淡盐水中的游离氯含量稍高,亚硫酸钠消耗稍大些 (~ ),并使返回淡盐水中的硫酸根含量增加,加大一次盐水系统去除硫酸根负荷。 299. 真空法脱氯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控制指标 ①加酸后进脱氯塔淡盐水 pH 值∶ ~ ;温度∶ (80177。 5)℃ ②脱氯塔真空度∶ 65~ 75kPa ③出脱氯塔淡盐水游离氯∶ 30~ 50mg/L ④加碱后淡盐水 pH 值∶ 10~ 11 ⑤加亚硫酸钠后淡,盐水 ORP:<- 50mV 或游离氯:无 ⑥亚硫酸钠溶液配制浓度∶ 8%~ 9% (质量分数 ) ⑦钛真空泵循环氯水温度∶≤ 40℃ 第四毫 氯氢处理单元 离子膜电解装置中的氯气处理生产工艺由三部分组成∶冷却、干燥、压缩。 这三部分工艺流程一般根据生产规模和下游氯产品对氯气含水量以及压力的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选择。 18 离子膜电解装置中电解工序产生的湿氯气温度高、 压力低,并含有大量水分。 含有较多水分的湿氯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盐酸是强酸,次氯酸是酸性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因而湿氯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便于输送和使用。 当氯气中的水分含量降至% (质量分数 )以下时,其腐蚀性大大降低。 所以离子膜电解装置中要设置氯气处理工序,其目的就是要将电解工序产生的湿氯气进行冷却、干燥、加压,然后输送给下游工序满足生产氯产品的要求,并为电解系统氯气总管的压力稳定提供条件。 (一 )氯气的冷却 从电解工序来的湿氯气温度较 高,几乎被水蒸气所饱和,其含有约 20%的水分。 湿氯气中的水分含量与其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水分含量越大;温度越低,则含水量就越少。 不同温度下湿氯气含水量详见下表。 19 从表中数据可知∶被水蒸气饱和的湿氯气① 80℃以下时,其温度相差 10℃,含水量几乎相差一倍;② 80℃以上时,其温度相差 10℃,含水量相差两倍多;③ 20℃以下时,其温度相差 10℃,含水量相差不到一倍。 如被水蒸 气饱和的湿氯气温度为 90℃时, 1kg 氯气中含有 571g 水;当将其冷却到80℃时,则 1kg 氯气中还含有 219g 水;前者是后者约 倍。 如被水蒸气饱和的湿氯气温度为 80℃时, 1kg 氯气中含有 219g 水;当将其冷却到70℃时,则 1kg 氯气中还含有 112g 水;前者是后者约 倍。 如被水蒸气饱和的湿氯气温度为 20℃时, 1kg 氯气中含有 水;当将其冷却到10℃时,则 1kg 氯气中还含有 水;前者是后者约 倍。 可见,降低被水蒸气饱和的湿氯气温度可使氯气中含水量大幅度降低,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幅度 趋缓。 ? 在生产规模较大的离子膜电解装置中为回收利用电解工序高温湿氯气中的热量,一般在进入氯气处理工序前,在电解工序设置盐水 氯气热交换器 (设备材质为钛材,价格较昂贵 ),加热精盐水 (可使其温度提高约 10℃ ),同时降低氯气处理工序湿氯气的冷却负荷。 氯气处理工序湿氯气的冷却工艺流程一般有两种∶一是采用两级间接冷却,将湿氯气冷却至 12~ 14℃;二是采用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相结合,将湿氯气冷却至 12~ 14℃。 氯气两级间接冷却工艺通常适用于规模≤ 5 万吨 /年烧碱装 置。 氯气直接冷却加间接冷却工艺通常适用于规模 5 万吨 /年烧碱装置。 氯气直接冷却加间接冷却工艺工艺流程简述 (参见图 98)∶ 来自电解工序的高温湿氯气 (约 80℃ )由氯水洗涤塔底部进入,在塔内由下而上地与由塔顶进入的氯水充分接触,洗涤盐雾、交换热量,湿氯气被氯水洗涤冷却至约 (40177。 5)℃后,从塔顶流出。 氯水用氯水泵加压,并用氯水冷却器冷却循环使用,以确保循环使用的氯水进入氯水洗涤塔的温度在约 30℃;多余的氯水由泵送至界外。 从氯水洗涤塔顶流出的湿氯气由钛列管冷却器的上部封头进入其管程,被走壳程的约 8℃冷水冷却至 12~ 14℃,然后由其下部封头流出至水雾捕集器,除去水雾后,进入干燥系统。 其间冷凝下来的氯水经水封流出至氯水贮槽。 当生产规模较大,氯气压缩机采用大型离心式氯气压缩机,同时离子膜电解产生的 20 氯气压力不足够高时,为满足大型进口氯气压力为正压的要求,在氯水洗涤塔出口处设置氯气鼓风机,将湿氯气加压为正压操作后,再进入钛管冷却器冷却和干燥系统。 如果离子膜电解产生的氯气压力足以克服整个氯处理系统的阻力降时,就不需要设置氯气鼓风机。 12~ 14℃ ? 怎样做到氯气处理冷 却单元和干燥单元的合理搭配,达到既减少设备投资,又节省操作费用的目的,优选湿氯气冷却后的温度指标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湿氯气中的含水量与其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含水量越大;温度越低,则含水量就越小。 通过降低被水蒸气饱和的湿氯气温度可使氯气中含水量大幅度降低,但随着温度的下降,其降低幅度趋缓。 虽然,较低温度的湿氯气可使干燥单元负荷减小,达到同样含水指标时,硫酸消耗少;但为此需加大冷却单元设备投入,增加冷量的消耗;更为重要的是 湿氯气在 ℃时会生成 Cl2 8H2O 结晶,阻塞设备和管道,并造成氯气的损失;可 见,湿氯气冷却后的温度不能过低。 21 实际生产中,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考虑到安全系数,一般将湿氯气冷却温度控制在12~ 14℃。 (二 )氯气的干燥 ? 氯气干燥工艺一般有三种∶一是“填料 + 筛板”二合一塔工艺;二是“一级填料塔”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