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跳频技术专题手册内容摘要:

12 发生掉话,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小区的瘫痪。 同时,由于可用跳频频点变少,系统对干扰的控制作用降低。 这些都是限制 BH 使用的因素。 射频 跳频 射频 跳频( SH)不采用窄带的 RTC 耦合器,而是采用宽带的混合耦合器( Hybrid Combiner)。 因为每个 TRX 上发出的频率是要 在每个时隙快速跳变的, RTC 的调谐速度无法满足此要求。 在 SH 系统中,每个呼叫的发送和接收处理始终在特定 TRX 的特定时隙上, MA的大小最多可以容纳 64个频点。 就是说, SH 系统中 MA 的大小可大大超过 TRX数量,而 BH 系统中 MA 的大小与 TRX 数量是相同的。 当 BCCH 频率不包含在 MA 中时,是比较容易处理的情形。 除 TS0 外, BCCH 载频的其他时隙也可以建立业务信道(始终按最大功率发送)。 当 BCCH 频率包含在 MA 中时, BCCH TRX 上的所有时隙都发送固定的频率。 在 0 时隙,除了 BCCH所在 TRX 能发出 fb 之外, 其他 TRX 都不能发出 fb。 另外,对于时隙 1~7, 由于非 BCCH 的 TRX 上也能发出 fb 频率,因此 BCCH TRX 上的时隙 1~7 必须保留,以避免与 TCH TRX 上的频率冲突。 当 TCH TRX 的某个时隙上出现 fb 时,BCCH 载频的对应时隙应该关闭。 当 TCH TRX 的某个时隙上出现非 fb 时, BCCH载频的对应时隙也发送 fb 频率,但是只能发送空闲突发( Dummy Burst, DB)。 这样, BCCH 的 TS1~7 都无法建立呼叫,因而这种方式是不经济的。 举例所下。 13 假设小区有 2 个 TRX, 5 个频率, fb 用于 BCCH, f1, f2, f3 f4 用于跳频,其中 fb是最小频率。 在 TRX 2 上使用循环跳频。 假设一个呼叫被分配在 TRX 2 的 TS5上,则呼叫过程中的突发如图所示。 这里比较了两种情形,一种是 BCCH 参与跳频,一种是 BCCH 不参与跳频。 SFH through BCCH SFH (BCCH frequency not included in the hopping sequence) BURST BCCH TRX Frequency TCH TRX Frequency BCCH TRX Frequency TCH TRX Frequency 1 fb (BCCH Pow) fb f1 2 fb (DB) f1 fb f2 3 fb (DB) f2 fb f3 4 fb (DB) f3 fb f4 5 fb (DB) f4 fb f1 6 fb (BCCH Pow) fb f2 7 fb (DB) f1 fb f3 ... ... ... ... ...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 BCCH 不参与跳频的方案。 对于 TRX 数量有限的情形,只能使用 射频跳频。 在 射频跳频 中,小区可以分配连续的频点,没有特殊 的频点隔离的要求。 仿基带跳频 仿基带跳频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基带跳频,其数据配置和开通方式和射频跳频一样,且在整个通话过程中不是在各载频之间相同时隙跳来跳去,而是和射频跳频一样占用固定载频固定时隙。 之所以称之为仿基带跳频,是因为在频率规划上与基带跳频类似。 基带跳频时,每个载频调谐到一个固定的频点, Burst的发送是在不同载频相同时隙发送,其 MA为所有 TCH载频的频点( BCCH载频可包含在 MA之中,也可不包括)。 而仿基带跳频也是如此,所有载频(包括 BCCH和 TCH载频)先按照普通频率方式如 4*3或 5*3的方式 进行规划,然后将所有的 TCH频点作为 MA(仿基带跳频中,MA中不能包含 BCCH频点,其实现方式是射频跳频,如果包含 BCCH频点,干扰会增加)。 14 如果设备不能支持基带跳频,则可以通过仿基带跳频来间接实现基带跳频的频率分集和干扰分集;但相对于基带跳频来说,由于采用的还是宽带耦合器,所以损耗比基带跳频大;相对于射频跳频,由于频率规划方式同基带跳频,不能实现更紧密频率复用,因此在增加网络容量方面还是非常有限的。 频率规划方案对比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对比固定系统、 BH 系统、 SH 系统在进行频率规划时所能达到的系统容 量。 假设一个新的运营商从头建设自己的网络,需要满足 202000 用户的容量需求,能使用的频谱为 MHz,对应 48 个频点。 规划时考虑如下通用参数:  2% 阻塞率  25 mErlangs/用户  每载频 7 个业务信道 下面对比四种方案下的不同频率规划方案(针对 TCH 层规划):  传统的固定频率系统  BH 系统(推荐采用 3x3)  SH 系统( 1x3)  SH 系统( 1x1) 比较项 FIXED BH SH1x3 SH1x1 BCCH 重用模式 4x3 4x3 4x3 4x3 BCCH 所需频点 12 12 12 12 TCH 重用模式 4x3 3x3 1x3 (50%负载 ) 1x1 (20%负载 ) TCH 所需频点 36 36 36 36 小区 TCH TRX 数 3 4 6 7 最大站型 4/4/4 5/5/5 7/7/7 8/8/8 15 需要 3 扇站数目 77 57 39 28 相对投资 100 75 50 36 表格中的跳频负载在下文述及。 由表可见,采用跳频方案比固定频率方案能节省大量投资。 尤其是采用 SH 方式跳频时,效果最为显著。 BH 与 SH 对比小结 下面从各个方面对两种跳频方式进行比较。 (1) 质量:由于频率分集 的作用对 BH 和 SH 是一样的,因此在相同外部条件下,二者对系统改善的作用是差不多的。 但是对容量小、负荷轻的小区, SH 方式能带来更好的增益,因为可用于跳频的频点更多。 (2) 容量:容量提升是来自于更紧密的频率复用。 以下将会看到, 3x3 方式的BH 跳频、 1x3 方式的 SH 跳频和 1x1 方式的 SH 跳频,将会使系统的最大配置逐渐变大,从而带来更高的系统容量。 (3) 频率规划:采用 BH 跳频时,仍然需要进行频率规划,因为频率仍然被固定分配到每个 TRX 上。 但采用 SH 方式跳频时,频率规划大大简化。 1x1 方式下的频率规划尤其如此。 当增加新的站点时,不需要重新进行规划,节省了大量工作。 因此 SH 方式更具灵活性。 (4) 优化: BH 方式相对固定系统而言,优化工作是针对每小区开展的,而不是针对每个载频开展的。 当采用 SH 方式时,由于 TRX 不再与频率进行一一绑定,因此其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SH 方式下的优化就是寻找各小区之间的跳频频点的正交关系,挑出不满足邻频控制的频点即可完成优化任务。 这样相对 BH 方 式的优化更节省时间。 (5) 与其他技术的兼容:当开启下行 DTX 和 PC(功率控制)时, BH 方式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某些手机掉话,而对 SH 方式则相反,能带来性能提升。 因此当采用 DTX 和 PC 时, SH 方式是唯一的选择。 (6) 对设备的影响: BH 方式下的腔体耦合器不能用于 SH 方式,但反过来, SH方式下的混合耦合器也可用于实现 BH 跳频。 另外,腔体耦合器是机械设备,其平均无故障时间要小于混合耦合器。 (7) 容灾能力: BH 方式下,某个 TRX 出了故障会影响小区的通信质量,但 SH方式下,某个 TRX 失效仅仅使系统容量下降,剩余 TRX 上的通信不 受影响。 同时由于减少了一个干扰源,此时话音质量反而有所提高。 16 (8) BCCH 跳频: BH 方式下, BCCH 频点可参与跳频,而 SH 方式下,通常不这么做。 (9) 成本:由于 SH 方式能更快速地进行网络规划与优化,节省开销,而且在预算一定的前提下,能用更少的站点满足覆盖和容量要求,因而是首选的技术。 下面是对比较项的小结。 可见, SH 方式更有优势,是工程上首选方案。 ASPECTS OF COMPARISON BETTER OPTION TO IMPLEMENT QUALITY IMPROVEMENT BBH amp。 SFH CAPACITY INCREASE SFH SIMPLICITY IN FREQUENCY PLA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