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遥控音乐门铃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相器 1 的 1 脚开始为低电平, 2 脚就是高电平, 4脚也为高电平。 2 脚的高电平经 R2 对晶体 X1 充电,充电电流经 R2X1反相器 2 的 4 脚到负极。 充电时间由 X1 决定,等效电容为 200P。 由于 X1 的充电, X1 上的电压逐渐上升,当升至反相器 1 的翻转电平时, 2 脚就由原来的高电平转为低电平, 4 脚也同时 转为低电平。 X1 开始放电,放电通路为 R2反相器 1 的 2 脚 负极。 放电后 X1 上的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1 脚降为低电平了,输出端又翻转成高电平,再次对 X1 充电,至此已完成一个充放电过程,即一个振荡周期, 4 脚输出一次低高变化的电平。 之后振荡一直持续下去,反相器 2 的 4 脚就会一直输出高低不断变化的电平信号。 这个信号的频率由晶体决定,为。 这个 过程在电路实际工作时完成得极快。 反相器 1 和反相器 2 用于产生振荡信号,反相器 36 并联使用,构成输出控制,能提供 2030mA 的灌入电流。 反相器 36 的输出端接在发 射管 Q1 的发射极对 Q1 进行调幅,向外发射电磁波。 7 脚输出一串数字编码信号,经 Q1 放大后由 L1 向外发射。 D1 为 LED 信号发射指示。 毕业论 文 5 图 331 发射板原理图 图 332 9018 毕业论 文 6 Q L C3 和 C1 电容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由印刷电感 L 和 C3 及三极管的集电结电容 C2 决定。 一般为 200270MHz。 Q1 的发射极如果直接接在负极时就能产生等幅高频波,再接在反相器的输出端就使输出受 振荡信号调制,通过 印刷电感 L发射信号。 按键每按一次就发射一次。 接收板 原理 图 341 接收板电路图 Q L C C16 为超再生振荡接收器, L2 为绕制线圈,在直径 5mm 的骨架上绕制,用 漆包线绕 3 圈,骨架中间用铜芯调节。 当 L2 的振荡频率与发射端相同时, 产生谐振, Q3 的超再生信号就受发射端的调幅信号控制, L1 为 色环电感 ,阻止高频信号通过。 超再生振荡电路具有自检波功能,检波后的调制信号在 R14 上产生压降,经 R C7毕业论 文 7 送入 TC4069 进行放大,整形再放大,这由三个反相器 13 和 1 11 和 1 和 2(三级高增益放大器 )完成, C8 滤波滤除检波后的高频杂波,使用检波后的有用信号信噪比最大。 经三极放大后的调制信号与发射端(低频 )同频, X1 在电路中起选频作用,同频率的信号能顺利通过,免除了许多不需要的各种外界信号的干扰,选频后的信号送入 Q2 放大整形,该信号的幅度还较低,经最后两级开路反相放大后输出等幅方波信号。 R21 限流, C11 滤波,对方波进行平滑滤波,并有数十毫秒的延时,也能消除外界尖脉冲对触发电路的干扰,本电路采用 TQ33G 系列三种声音可选择,双音叮咚,西敏寺,爱丽斯。 K1 是乐曲选择开关,音乐信号经 Q1 放大推动喇叭发出优美的门铃音乐声。 图 342 音 乐芯片 TQ33G 图 343 TQ33G 管脚图 系统设计原则与结构 该无线音乐门铃 系统 用 TC4069 集成块来作发射和接收主电路 , 合理的设计应该在保证产品必备功能的前提下,使制造成本最低 ,使电路更简单。 同时,还要保证系统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电路能正常工作,避免出现因电路电流过大而烧坏元器件的现象。 该 系统通过 先进的脉码调制发射及石英晶振稳频技术 使发射板和接收板产生谐振,通过 解调、放大、整形、 功率放大推 动 喇叭发音。 毕业论 文 8 351 发射板工作原理 方 框图 352 接收板工作原理方框图 功能简介 发射器由调制振荡级和高频振荡级两级组成。 接收板由 超再生振荡接收器 完成接受信号功能。 当有人按下发射板开关时,发射器开始工作,发射出电磁波信号;接收板产生谐振,经整形、 功率放大 推 动喇叭发声。 第四章 电路原理图、 PCB 板图的 绘制 使用相关软件的介绍 按下开关 调制振荡 稳频 高频振荡 发射信号 振荡接收电路 解调 信号放大 选频整形 推挽功放 毕业论 文 9 当前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子绘图和制板技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 CAD技术已经成为专业基础技术。 Protel99SE 是 Protel 公司近 10 年来致力于 Windows 平台开发的最新结晶,能实现从电学概念设计到输出物理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管理。 因而今天的 Protel 最新产品已不是单纯的 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工具,而是一个系统工具,覆盖了以 PCB 为核心的整个物理设计。 Protel 设计系统是一套建立在 IBM 兼容 PC 环境下的 EDA 电路集成设计系统,由于其高度的集成性与扩展性,一经推出,立即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很快就成为世界 PC 平台上最流行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 从 Protel 98 开始, Protel 公司将所有应用程序代码从 16 位升级为 32 位,使性能大大提高。 1999 年初, Protel 公司推出了 Protel 99,其最大的改变是引入了设计数据库文件和设计团队的概念,而后又推出了 Protel 99 的改进版 Protel 99 SE。 Protel 99 SE( Second Edition)在原理图设计和电路仿真方面增加了许多小的功能,而其最主要的改进体现在电路板设计系统方面。 使用 Protel 99 SE,你将赞叹其强大的功能和应用的 最新版本的 Protel软件可以 毫无障碍地读 Orcad、 Pads、 Accel(PCAD)等知名 EDA公司设计文件,以便用户顺利过渡到新的 EDA 平台。 Protel99 SE 共分 5 个模块,分别是原理图设计、 PCB 设计(包含信号完整性分析)、自动布线器、原理图混合信号仿真、 PLD 设计。 绘制原理图 发射板原理图的绘制 (1)启动 Protel 99 SE,执行 File/New/New Design Database,建立数据库文件并命名为“无线遥控音乐门铃”。 (2)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Schematic Library,建立原理图元件库文件并命名为“发射板”。 (3)将画原理图所用到的元件一一在元件库文件中绘制出来,并分别命名为 C CR R2 等。 (4)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Schematic Document,建立原理图文件并命名为“发射板”。 毕业论 文 10 (5)加载元件库“发射板”,并在此库中选择所需要的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晶振、三极管、色环电感、开关、电阻、电容等。 (6)将所有的元器件排好进行连线。 完成的原理图如下 : 图 421 发射板原理图 接收板原理图的绘制 (1)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Schematic Library,建立原理图元件库文件并命名为“接收板”。 (3)将画原理图所用到的元件一一在元件库文件中绘制出来,并分别命名为 C CR R2 等。 毕业论 文 11 (4)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Schematic Document,建立原理图文件并命名为“接收板”。 (5)加载元件库“接收板”,并在此库中选择所需要的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晶振、三极管、色环电感、 开关、电阻、电容等。 (6)将所有的元器件排好进行连线。 完成的原理图如下 : 图 422 接收板原理图 PCB 板的 绘制 发射板 PCB 板的绘制 (1) 在发射板原理图中执行 Design/Create Netlist 生成网络表文件“发射板 .NET”。 (2) 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PCB Library Document,建立 PCB 元件库文件并命名为“发射板”。 (3) 将画 PCB 板所用到的元件一一在元件库文件中绘制出来,并分别命名为 C C R毕业论 文 12 R2 等。 (4) 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PCB Document,建立 PCB 文件并命名为“发射板”。 (5) 打开 PCB 文件“发射板”,加载 PCB 元件库为“发射板”,并在 KeepOutLayer 层绘制出板的外框大小,大小按实际测量值。 (6) 执行 Design/Load Nets 加载网络表,当显示全部网络宏正确无误,执行 Execute,然后按照实物 PCB 板上元器件的位置进行摆放。 (7) 执行 Auto Route/All 命令,生成 PCB 板。 完成的发射板 PCB 板图如下: 图 431 发射板 PCB 图 接收板 PCB 板的绘制 (1) 在接收板 原理图中执行 Design/Create Netlist 生成网络表文件“接收板 .NET”。 (2) 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PCB Library Document,建立 PCB 元件库文件并命名为“接收板”。 (3) 将画 PCB 板所用到的元件一一在元件库文件中绘制出来,并分别命名为 C C RR2 等。 (4) 执行 File/New/New Document/PCB Document,建立 PCB 文件并命名为“接收板”。 (5) 打开 PCB 文件“接收板”,加载 PCB 元件库为“接收板”,并在 KeepOutLayer 层绘 制出板的外框大小,大小按实际测量值。 毕业论 文 13 (6) 执行 Design/Load Nets 加载网络表,当显示全部网络宏正确无误,执行 Execute,然后按照实物 PCB 板上元器件的位置进行摆放。 (7) 执行 Aut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