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乒乓球校本教材内容摘要:

可用。 十六、步法:练球切忌丢步法,击球应先步移 动,先动后打是关键,步法混乱手法空。 12 乒乓球基本技术 第一节 握拍 方 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 一、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功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 但反手击球时,因受身体妨碍而不易发力,调节拍形因受握法的限制亦较为困难,防守照顾面较小,目前,已有选手反手攻球时用另一面击球。 亚洲选手(如中国、日本、韩国)普遍采用此种握法。 (一 )快攻型握法(图 1) 图 1 拍前以食指第 2 指节和大拇指的第 1 指节构成一 13 个钳形,两指间距离适中( 12 厘米左右),拍柄紧贴虎口,俗称中钳式握法。 拍后 3 指自然弯曲重叠,中指第 1 指节贴于拍的 1/3 上端。 (二)弧圈型握法(图 2) 拍前拇指紧贴拍柄左侧,食指扣住派兵形成一个环状。 拍后其它 3 指自然微曲,中指的第 1 节叮嘱拍后的中部。 图 2 (三 )直拍削球型握法(图 3) 拍前大拇指弯曲,紧贴拍柄左侧用力下压。 拍后其它 4 指自然分开,把住球拍。 攻球时,食指迅速移到拍前,以第 2 指节扣住拍柄,拍后 3 指仍弯曲贴于拍的上端。 图 3 14 二、横 拍握拍法(图 4) 横拍握拍法的恩典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正手攻台内球时较难掌握,处理追身球亦有一定的难度。 国内、外许多优秀选手都是横握球拍者。 横拍握法如同人们见面时握手一样,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握住拍柄,虎口贴住拍肩,大拇指在球拍的正面位于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 正手攻球时,食指稍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稍向上移动。 图 4 三 . 球拍拍形 球拍拍形 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拍面角度是指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角度小于 90 称为前倾, 15 等于 90 称为垂直,小于 90 称为后仰。 一般情况下,拍形越是后仰,触球后,球越容易向上飞。 所以,接容易坠网的下旋球时,要后仰。 拍形越是前倾,触球后,球越容易向下。 所以,接容易向上飞的上旋球时,要前倾。 拍面方向是指球拍左右偏转时,与球台端线所形成的角度。 四 . 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球拍触球的具体位置,因为球是一个正圆形,球拍触球不是一个微小的点,而是一个范围。 以击球者为参照体,球体可以分为正面 (球面对着击球者的一面 )、背面、右侧面、左侧面四个不同的面。 而每个面又可以分为上、中上、中、中下、 16 下五个部分,因为一般不可能从球体背面击球,这样球体的正面、右侧面和左侧面可细分为十五个部位。 五 . 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至回落的那段时间,可大致分为 5 个时期。 17 :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 后期 :球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 :球弹起达到最高点的阶段。 :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 :球下降到接近地面之前的这一阶段。 第二节 基本 站 位 和基本姿势 一、基本站位 基本站位是指击球者在击球前相对于球台所出的一个较为固定的位置,严格地讲,接发球时的站位尤为重要。 站位应根据各自的不同类型打法及身体条件来决定,以利发挥其技术和特长。 二、基本姿势 基本姿势是指运动员在击球前经常保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姿势,它有利于迅速移动,选择合理的击球位置,作出击球动作。 每个人的基本姿势因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而有所不同。 动作要点:两脚开立约与肩 18 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 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 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 弯曲抬起高于台面。 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 第三节 基本步法 一、步法概述 步法的重要性 有人把击球时的手法和步法的关系形容为“乒乓球技术之父与乒乓球技术之母”的关系,或称“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生命”,它是及时、准确地使用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亦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 每一次击球,几乎都是从移动开始的,许多情况下,回球质量欠佳或者失误,就是因为人 —— 球关系未调整好,而人们却往往去追究手法的责任。 步法不同于走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