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题分类汇编九年级上册内容摘要:

结 果: 请 写出 一 种可 能的 实 验 结果:。 ( 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 “ 探究温度对 猪肝研磨液和 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 ” 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 所示。 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判断的理由是。 3﹒ (金华 28)已知某混合气体由 H CO 和 CO2三种气体组成。 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 1) 装置 C 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仅根据 D 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 CO。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3)小丁根据装置 E 中出 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 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 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 1 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 4)图 1 方案中 B 装置可用来吸收 CO2但没有现象。 为证明 CO2和 NaOH 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 2 所示的方案。 则图 2 方案中所加试剂 X 应该是。 4﹒ (金华 30)小苏打( NaHCO3)和食盐( 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 NaHCO3和 NaCl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 NaHCO3和 NaCl 两种物质组成 (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 ① 中加 入 的过量稀酸应该是。 ( 2)写出步骤 ② 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 了测定该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 a 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 I:利用 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CO2,通过测定生成 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 3)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 4) D 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 入 空气,其目的是。 小周方案 Il: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操作流程如 下: (已知: NaHCO3+ NaOH ==Na2CO3+H2O) ( 5)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 I 之前,需判断所加 BaC1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5﹒ (衢州 26)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人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 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 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⑦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按下表进行实验,观察井记录现象。 (1)B 组实验中“。 ”处的数据应为。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或测量 ,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 6﹒ (衢州 27)小柯探究 pH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 1) B 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是。 小柯观察到 C 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 C 组没变蓝。 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 猜想。 猜想一:氧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氧氧化钠与碘发 生了化学反应。 (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氧氧化钠没有变质。 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 误的,理由是。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图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 而排除了猜想一。 ( 3)在原来 C 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 (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7﹒ (衢州 28)大家都知道:“摩擦生热”,那摩擦做功与生 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焦耳等科学家运用多种方 法、不同实验 , 测出做功( W)和 做功产生的热 (Q)两者之间的比 值关系。 其中最 经典的是 1847 年焦耳设计的桨叶轮实验:如图 甲,在一个装满水 的绝热桶里放 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 焦耳通过测量 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 W);测量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 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 (Q)。 (1)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2)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定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 具体方案是: ①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 h 杯。 ②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 m 水 ,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 t1。 ③将水倒人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 h 水。 计算出 h 杯 h 水 ,这也就是杯中水下落的高度。 ④在保温杯盖子上安装一支分度值为 ℃的温度计(连接处密闭绝热),盖紧保温杯,如图乙。 ⑤ (填写操作),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 ( W)。 ⑥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 t2,计算出水吸收的热 (Q)。 ⑦根据⑤、⑥数据,得出两者的比值关系. 8﹒ (嘉舟 22)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 白醋(含 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 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① 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 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在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白醋后,并没看到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还缺少的试剂是 (选填编号)。 A. 1%的醋酸 B. 3%的盐酸 C. 5%的醋酸 ③ 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充分反应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 1 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9﹒ (绍义 27)食物在胃里是如何消化的。 ( 1)历史上,针对动物的胃是只能研磨食物进行物理消化,还是能同时进行化学消化的问题有 过争议。 若穆、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 个小笼,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 如果胃在进行物理消化同时,也能进行化学消化,科学家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为了研究胃内能进行化学消化的液体是一直存在的,还是在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才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甲:取一群人早餐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你认为哪种实验设计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 3)有同学猜想,可能胃内液体不能对不同营养 素都进行一样的消化,准备以面包、脂肪块和蛋 白块进行实验,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 4)同学们查阅文献资料发现,人体的胃液中存 在胃蛋白酶。 为了研究 PH 对胃蛋白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他们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蛋白块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10﹒ (温州 25)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 在与外界没 有热传递的条件下 ,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 为了验证此规律, 某兴趣小组 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 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 一重物相 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 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计算出水增 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 的重力 做功多少 是否相等。 (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 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 兴趣小组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种原因:。 ( 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 规 律 得到验证。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千克) 下降高度 (米) 升高温度 ( ℃ )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千克) 下降高度 (米) 升高温度 ( ℃ ) 叶片 转轴 木塞 (第 25 题图) 1 20 5 4 10 10 2 20 10 5 30 10 3 20 15 6 40 10 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 ℃ ,则 25 千克的重物需下降 米。 11﹒ (湖州 25)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放有少量 CuO 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 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 而向放有少量 CuO 粉末的试管中加入 6 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 为什么会 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 pH 不同。 (注: pH 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 H+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 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 次数 试剂 实验 条件 实验现象 1 克 CuO 粉末 +6 毫升 pH=0 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2 克 CuO 粉末 +6 毫升 pH=0 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克 CuO 粉末 +6 毫升 pH=0 的硫酸+0. 35 克 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4 克 CuO 粉末 +6 毫升 pH=0 的硫酸+0. 35 克 常温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常温下, pH 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与 CuO 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12﹒ (湖州 27)科学课上,老师告诉学生“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盐通常是可溶的”。 有“通常”就有“例外”,能否找到某些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证据呢。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减小的方向进行。 ②了解到 某些难溶性盐的溶解能力和颜色。 【实验取证】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 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 N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往该试管中加入少量 KI 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分析讨论】( 1)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 NaCl 溶液。 请说明理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