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保证学生专机械制造 与自动化 专业建设方案 12 业技能的 不断递进,并得到 迅速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图见图 2 所示。 图 2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图 第一阶段是第 2 学期,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主要完成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认知实训等专业基础课程,提高学 生的道德修养,认知并熟悉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是第 4 学期,遵循机械产品设计与加工生产过程,使学生的实践技能递进提高。 在学院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生产性实训车间、校中厂、校外实习基地等场所,融入企业文化、引入企业标准,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安排教学,依据企业评价标准进行考核,完成核心课学习,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普通加工、数控加工和机械产品装调等专业技能。 第三阶段是第 6 学期,在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场所,完成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学生通过参与 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现场实际操作,积累机械制造生产经验;通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产品设计与生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技能对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费预算见表 2 所示。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共育 (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实训基地) 学生 职业道德 工艺准备 工艺实施 车间管理 课程教学 工艺研发 技术服务 产品开发 课程体系 岗位需求 基地建设 技术融合 工学交替 校企双赢 教学资源库 校企共享 企业负责人 带队教师 工人师傅 机械制造 与自动化 专业建设方案 13 表 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费预算表 序号 建设内容 负责人 建设经费预算(万元) 2020 2020 小计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李敏、陈强、王鑫秀、张玉兰、杨海峰、丁晖 4 4 8 合计 4 4 8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与哈汽轮机厂、哈轴集团等企业专家共同组成调研组,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作岗位群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提出专业岗位群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针对职业岗位任职技能要求,归纳行动领域,融入机械制造行业企业标准,转换学习领域,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一体化实训室、生产车间为实施地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的贯穿工作流程主线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见图 3 所示。 图 3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图 调研组分别对哈汽轮机厂、哈轴集团、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东安发动机集团)、哈尔滨电影机厂等“哈大齐”工业走廊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专业岗位及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论证。 归纳出车间工艺员、机械(产品)零件设计员等 7 个典型工作岗位。 通过 36项岗位任务分析,确定 16 项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13 个行动领域。 打破原有 16门专业理论课程和 8门实践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将 13 个行动领域转换成 20 个学习领域, 构建基于机械零件设计与加工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特色,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素质、知识、技能结构见表 3 所示,基于机械制造企业走访调研 初始岗位 7 个 典型工作任务 16 项 归纳行动领域13 个 转换学习领域20 项 机械制造 与自动化 专业建设方案 14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见图 4所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见表 4 所示。 表 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素质、知识、技能结构 序号 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 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 技能结构 1 普通机床操作 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意志 、工艺与夹具 精熟机械制造产品工艺及加工方法;对机械制造所需的设备能灵活运用。 健康的体魄,力量、速度、耐力 高尚的职业道德 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人人格、气质修养的内在品质 2 一般零件工艺编制 和谐的人际关系,诚实守信 能够对于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数控设备常用工艺装备进行设计、制造或技术改造,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正确的世界观 积 极的社会适应能力 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 3 零件质量检查 高尚的职业道德 、工艺与夹具 、自动编程 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能够具有手工编程和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自动编程的能力。 健全的人格 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 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 4 简单机械产品设计 高尚的职业道德 1.机械制图与识图 2.机床与刀具、工艺与夹具 3.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 4.材 料及热加工 熟悉机械产品的性能与特点及主要的相关参数,并具备必要的营销知识与理念。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 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 团结协作精神 5 普通数控机床编程操作 高尚的职业道德 1.机械制图与识图 2.机床与刀具、工艺与夹具 3.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 4.编程基础 5.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具有熟练安装、调试相关数控设备的能力及熟悉相关数控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养护等知识。 团结协作精神 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 6 车间设备管理、 维护、安装调试、销售 高尚的职业道德 1.机械制图与识图 2.材料及热加工基础 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4.机床与刀具、工艺与夹具 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机床设备的能力。 具有管理、维护机床电器设备的能力。 良好的道德修养 遵纪守法 团结协作精神 7 二维、三维 CAD/CAM软件绘图编程 高尚的职业道德 1.机械制图与识图 2.机床与刀具、工艺与夹具 3.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 具 有 熟 练 使 用AUTOCAD 绘制产品零件图和装配图及三维视图的能力。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机械制造 与自动化 专业建设方案 15 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16 图 4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示意图 工作岗位 、 插削加工操作 普通加工操作 “两课”、英语、高数、体育 机械制图及 CAD、电工电子实战、零件力学应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与应用、金属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切削加工 、液压与气动传动、自动检测及控制技术 特种加工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制造 、 数控机床及数控编程 、CAD/CAM 应用技术 、 专业外语 、企业管理、 CAXA 制造工程师、数控仿真应用软件 设备维护与保养、机制专业认知实训、钳工实习、机械加工实习、考工训练、专业综合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基本素质领域 专业基本领域 专业核心领域 专业拓展领域 工作任务 典型 工作任务 阶梯的车削加工操作 法兰盘孔德钻削加工操作 平板的磨削加工操作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设备安装维护、调试、销售人员 零件检查员 数控机床 操作技师 普通机床 操作高级技师 车间工艺员 机械(产品) 零件设计员 数控加工编程员 轴类零件、箱体零件、盘套类零件、拨叉类零件、齿轮类零件的检测及其它零件检测 一般机电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销售及售后服务 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如:轴类、箱体、盘套、拨叉、齿轮、其它杂件) 一般机械(零件)的设计(设计对象:轴类、箱体、盘套、拨叉、齿轮) 一般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简单工件的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编制 手柄轴数控车削加工 变速箱壳体加工 模具零件加工 箱体加工质量检测 机械设备安装调试 机械设备维修 机械产品销售 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编制 齿轮件加工工艺编制 拨叉件的结构设计 变速箱的结构设计 轴类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 板件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 数控加工操作 产品质量检测 维修与销售 零件工艺编排 简单产品设计 程序编制 产品装配操作 钳工操作 三维实体造型 大型机床操作 数控仿真操作 零件实体测绘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17 表 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学 时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第一 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学期 第六 学期 1 基本素质领域 760 700 60 2 机械制图及 CAD 96 5*12 3*12 3 电工电子实战 36 3*12 4 零件力学应用 36 3*12 5 金属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48 4*12 6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36 3*12 7 模具设计与制造 48 4*12 8 机械设计与应用 60 5*12 9 自动检测及控制技术 40 4*10 10 金属切削加工 60 6*10 11 液压与气压传动 50 5*10 12 特种加工 30 3*10 13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30 3*10 14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 60 6*10 15 数控机床及数控编程 50 5*10 16 CAD/CAM 应用技术 40 4*10 17 企业管理 40 4*10 18 专业外语 30 3*10 19 CAXA 制造工程师 40 4*10 20 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 1304 1Z 4Z 5Z 6Z 17Z 18Z 每学期周 学时 16 27 2 25 8 总 学 时 2894 820 420 340 394 488 432 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基础”, 积极 推行 “双证书 ”制度。 依托企业资源优势,与企业共同实施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和人才共育,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改变目前中高职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中职基础课程薄弱、课程内容及技能训练重复等问题,统筹规划专业,优化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使中高职培养目标和 人才规格对接、课程及教学内容对接、教学模式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培养对接。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及企业文化教育对接,传承优秀企业文化。 并将职业资格与岗位技能考证融入教学计划,使学生获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18 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实现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坚持多证书毕业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校企双赢、共同发展。 紧密依托企业共同进行“教、学、做”一体的核心课程开发。 对课程开发实施全方位评价,及时总结、修改、完善课程内容。 建设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式和项目引领式为主的 7门优质核心课程,从而带动专业课程的全面改革。 ( 1)深入企业进行课程调研 课程组成员对哈汽轮机厂、哈轴集团、哈尔滨电影机厂等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专业岗位进行调研,开发具有“教、学、做、产”相融合特点的 7 门核心课程。 ( 2)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通过企业调研、学情调研、行业企业专家座谈等多种渠道,按照机械制造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专业核 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与哈轴集团、中航东安发动机集团、哈汽轮机厂等企业深入合作,联合制定《。黑龙江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88平口虎钳YL1230数控中心工步号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背吃刀量1铣基准面AT02φ12180402铣上表面T02φ12180403铣台阶面T01φ6180404钻孔φ32H7T02φ1280305钻孔φ18T02φ1280306铣外轮廓T02φ12180407钻孔φ6H8T01φ68030编制黄昌娜审核╳╳╳批准╳╳╳共1页第1页表312 泵盖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工序卡167。
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实现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组织管理 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采取学院具体负责,教务处宏观指导的体制,实行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和各学院共同管理和组织实施的校、院二级管理。 1. 教务处负责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发展历程 (内容省略) 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化。 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表的结构应简洁,采用三线表,如下例,上下两根线宽设置为 3/2磅,中 间一根线宽为 1/2磅。 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以适应较复杂表格的需要。 表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 表内数字须上下对齐。 相邻栏内的数字或者内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 ”和其它类似用词。
完工时,应仔细检查道路中线、路基边缘及纵横断面,在重要桩号及坡度变更处用水准仪复核高程,随后进行路基整修。 整修工作包括路床、路肩、边沟、边坡等项目。 整修路床应根据设计纵横高程清理土方,检查路拱、纵坡及边线,对不符合设计要求部分,整修后再洒水作补充碾压。 挖方路床均须碾压至表面无显著轮迹,并符合密实度要求为止。 填方路基,填土至设计顶面标高后应进行边坡的修整,整修时应按路基宽度挂线
除铁器室 1 0 K V 配电及厂区内低压电缆敷设 选矿矿浆管道 1 皮带通廊 2 皮带通廊 3 皮带通廊 4 皮带通廊 5 皮带通廊 6 皮带通廊 7 皮带通廊 8 皮带通廊 9 皮带通廊 1 0 皮带通廊 1 1 皮带通廊 1 2 皮带通廊 1 3 皮带通廊 1 4 皮带通廊 1 5 皮带通廊 1 6 皮带通廊 1 7 皮带通廊 招待所及管理人员宿舍 厂区办公楼 9 序号 单位工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