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20xx备考-名校解析物理分类汇编11月第二期--b单元力与物体的平衡内容摘要:

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 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有一水平拉力F,使两小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此时两小球间的距离为A. B. C. D. 【答案】【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B1 C2【答案解析】 C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F=3ma对m:F弹=ma联立解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弹=则此时两球间的距离为S=L+ =L+.故选C【思路点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整体和m研究,求出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加上原长即此时两球间的距离.本题是连接体问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法求加速度,隔离法求解弹簧的弹力.【【名师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20.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 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C.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时速度最大D.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加速度最小【答案】【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胡克定律.B1 B3 C2【答案解析】AC 解析: A、B、剪断悬绳前,对B受力分析,B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知弹力F=mg.剪断瞬间,对A分析,A的合力为F合=mg+F=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故A正确,B错误.C、弹簧开始处于伸长状态,弹力F=mg=kx.当向下压缩,mg=F′=kx′时,速度最大,x′=x,所以下降的距离为2x,速度最大,故C正确;当向下运动x时,物体只受到重力,加速度为g,但是开始时物体受到重力和向下的弹力,加速度为2g,故D错误;故选AC【思路点拨】求出悬绳剪断前弹簧的拉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悬绳剪断瞬间A的瞬时加速度.当A物块向下运动到重力和弹力相等时,速度最大.解决本题关键知道剪断悬绳的瞬间,弹簧的拉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瞬时加速度.当弹力和重力相等时,速度最大.【【名师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18.如图,当风水平吹来时,风筝面与水平面成一夹角,人站在地面上拉住连接风筝的细线。 则A.空气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风筝的总重力 D.风筝处于稳定状态时拉直的细线不可能垂直于风筝面【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1 B3 B4【答案解析】BD 解析: A、D、设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风力大小为F.先研究风筝,分析受力如图,空气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风筝的平面,风筝处于稳定状态时拉直的细线不可能垂直于风筝面.故A错误、D正确;根据平衡条件得:B、对该同学分析受力可知,人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绳子向右上的拉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确. C、对人和风筝整体研究,竖直方向上有:(M+m)g=N+Fcosβ,β是风筝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则得:N=(M+m)gFcosβ<(M+m)g.故C错误.故选:BD【思路点拨】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对风筝和人受力分析,风筝受到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方向的拉力以及垂直风筝向上的风力;人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然后用正交分解法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即可.对静力学问题关键是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注意本题中风力与风筝垂直向上,人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名师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201410)】13.如图,一足球用网兜悬挂于O点,A点为网兜上对称分布的网绳的结点,OA为一段竖直绳,设网绳的长短和足球重力不变,若足球体积越大,则AOA.网绳的拉力越大 B.网绳的拉力越小C.网绳的拉力不变 D.竖直绳OA的拉力越大【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1 B3 B4【答案解析】A 解析: 解:设有n根网绳,每根网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nTcosθ=mg,T=若足球越大,网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cosθ越小,则T越大,故A正确BC错误;以网绳和足球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竖直绳OA的拉力总是与足球的重力相等,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绳子拉力竖直方向的分力之和等于足球的重力,若足球越大,网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据此分析.本题运用函数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也可以运用图解法研究. B2 摩擦力【【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理综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0)】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m与斜面体相对静止.则关于斜面对m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摩擦力可能做负功【答案】【知识点】摩擦力 物体受力分析 功 B2 B4 E1【答案解析】B解析: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支持力一定做正功;讨论摩擦力当a=gtanθ时,摩擦力不存在,不做功;当a>gtanθ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做正功;当a<gtanθ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做负功;故B正确【思路点拨】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得支持力,再由功的公式即可求得对物体做的功的大小.【名师首发—【名师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2015届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三9月月考(201409)】1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但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各个接触面都是粗糙的B.A与B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D.B与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答案】【知识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B2【答案解析】BD解析: AB、力是作用在物体B上的,而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对A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B之间没有摩擦力,可能是光滑的,选项A错误,B正确.CD、把三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F作用,物体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C一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同理把AB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C之间一定有摩擦力作用,B与C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BD【思路点拨】对A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判断其运动趋势,可知A相对于B没有运动趋势,可知AB之间可能是光滑的;从而可判知选项AB的正误;分别以AB为整体和三个物体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C与地面间和BC之间都有静摩擦力存在,由此可判知选项CD的正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便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被动性质的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0fmax)内变化.对于共点力平衡或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可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计算其大小.【名师首发—【名师原创纯word版精品解析】物理卷201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word版】,一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位于斜面体上的物体M正沿斜面匀速下滑。 现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推力F,使得物体继续沿斜面下滑且斜面体仍保持静止状态。 则与F作用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2 B3 B4 【答案解析】B解析: 块匀速下滑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故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M受到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地面对斜面没有摩擦力;当加推力F后,根据滑动摩擦定律f=μN,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同比增加,故其合力的方向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也不变,竖直向下;故斜面体相对与地面无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仍然为零;故选D.【思路点拨】滑块匀速下滑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故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滑块对斜面体的作用力方向;当加推力F后,滑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同比增加,合力方向不变.本题关键对滑块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滑块对斜面体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当压力增加后,滑动摩擦力也增加,但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不变.【【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物理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如图所示,恒力F大小与物体重力相等,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 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恒力F的方向与水平成θ 角,那么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答案】【知识点】共点力平衡 摩擦力 B2 B7【答案解析】C 解析: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水平和竖直方向合力都为零,可得水平方向,又因为F=mg,所以,故C正确.【思路点拨】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水平和竖直方向合力都为零,摩擦力F=N,即可.【【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物理卷2015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201411)word版】7.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M、N分别是木板的左、右两个端点,水平面的A、C之间粗糙,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水平面其余部分光滑,AC的距离等于木板的长度,B为AC的中点.某时刻开始木板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当M端运动到C点时速度刚好为0,则A.木板N端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B.木板N端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C.木板N端从A到B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N端从B到C摩擦力做的功D.木板N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M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答案】【知识点】动能定理 滑动摩擦力E2 B2【答案解析】BD解析: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木板N端运动到C点时,=,故A错误,B正确;木板N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M端从A到C摩擦力做的功,为动能的一半,故C错误,D正确【思路点拨】,滑动摩擦力做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接触面无关【【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物理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解析版(201411)】4.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内壁光滑的车厢中两正对竖直面AB、CD间放有半球P和光滑均匀圆球Q,质量分别为m、M,当车向右做加速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P、Q车厢三者相对静止,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Q受到CD面的弹力FN和P受到AB面的弹力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知识点】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BC2。 【答案解析】D。 隔离Q进行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受力图略,设CD面的弹力为,P对Q的作用力为,列方程有:和联立解得:,再整体分析,设AB面对P的作用力为,在水平方向有:,将代入得:。 由计算可得D答案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是运用整体和隔离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考题,它首先要隔离P,然后对PQ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水平方向的方程进行求解就可得到正确答案。 【【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理综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16.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发现当θ=30o和θ=45o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A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答案】【知识点】物体受力分析,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综合计算考查题。 BB4【答案解析】B当时,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A所受的是摩擦是静摩擦力,其值为:,当时,物块沿斜面向下滑动,其值为:,依题意两式联立求解得:。 故选择B答案。 【思路点拨】求解本题要审清题意,搞清楚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当时所受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力,再根据两值相等联立求解就可得到正确选择项。 【【名师原创精品解析纯word版】理综(物理)卷2015届广西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高三10月联考(2014[1]10)word版】22.(6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3所示的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装置水平放置。 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该同学手中有打点计时器、纸带、质量已知且可随意组合的砝码若干、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 (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 cm,OB= cm,OC= cm,OD= cm,OE= cm,OF=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______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