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特种造纸废水处理设计内容摘要:

)sin60176。 = h2=3=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9 (4) 栅后 槽总高度 H H=h+h1+h2 h1— 栅前渠超高,一般取 H=++= (5) 栅槽总长度 L ta 121 HLLL  tan2 11 BBL  212 LL  11 hhH  L1— 进水渠渐宽部分的长度, m; L2—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m; B1— 进水渠宽, m; α1— 进水渐宽部分 的展开角,一般取 20176。 取 B1=,则进水渠内流速为 Qmax/(B1h 1)=()=。 在 ~ m/s 之间,符合要求。 L1=()/2tan20176。 = L2=H=+= L=++++176。 = (6) 每日栅渣量 W Kz WQW 1 0 0 0m ax8 6 4 0 0 1 W— 每日栅渣量, m3/d; W1— 单位 体积污水栅渣量, m3/10 m3 污水;一般取 ~ ,细格栅取大值,粗格栅取小值; KZ—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当栅渣间距 b=10 ㎜时, W1=, Kz= W=86400 => m3/d 宜采用机械清渣 计算草图 [8]: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0 图一 格栅 沉砂池 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 ,密度 连 ,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 一般情况下,在污水中会含有相当数量的砂粒等杂质。 设置沉砂池可以避免后续处理构筑物和机械设备的磨损,减少管渠和处理构筑物产生沉积,避免重力排泥困难,防止对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运行的干扰。 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式沉砂池。 选择 平流式沉砂池,共选两组,每组两格,则 Qmax= 3600242  Q = 3600242 50000 = (m3/s) 设沉砂池中最大流速 vmax=, 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 t=50s。 ( L) L=vmaxt= 50=15(m) ( A) A= vQmax = =(m2) ( B) 设 n=2 格,每格宽 b= B=nb=2 =(m) ( h2) h2=BA = =(m) ( V) 设 T=2d,则 V=6max 1086400 zKXTVQ=  =(m3)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1 ( V0) 设每一分格有两个沉砂斗,则 V0==(m3) 设斗底宽 a1=,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55176。 ,斗高 h'3 =,沉砂斗上口宽: a=5523tgh' + a1=+=(m) ( h3 )采用重力排砂,设 池底坡度为 ,坡向砂斗,则 h3 =h'3 +=+ =(m)(l2为砂粒密度 ) ( H)设超高 h1= m 则 H= h1+ h2+h3 =++ =(m) Vmin 在最小流量时只用一格工作( n1=1) Vmin= min1minwnQ =  =(m/s)(m/s) 图二 沉沙池 调节池 废水 的水量和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由于废水中悬浮物 (ss)浓度较高,此调节池也兼具有沉淀池的作用,该池设计有沉淀池的泥斗,有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能连续运行,其均质作用主要靠池侧的沿程进水,使同时进入池的废水转变为前后出水,以达到与不同时序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2 的废水相混合的目的。 (1)水力停留时间 T=5h。 (2)设计流量 Q=50000m3/d=2100m3/h=, 采用机械刮泥除渣。 32 调节沉淀池进出水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 COD BOD SS 进水水质 (mg/l) 2020 600 900 去除率( %) 7 7 50 出水水质 (mg/l) 1860 558 450 ( 1)池子尺寸 池子有效容积为: V=QT=2100 5=10500m3 取池子总高度 H=3m,其中超高 ,有效水深 h= ,则池面积 A=V/h=10500/=4200m3 ,池长取 L=84m,池宽取 B=50m 则池子总尺寸为 L B H=84 50 3 ( 2) 理论上每日的污泥量 W=Q*(C0C1)/1000() 式中: C0 进水悬浮物浓度, mg/L C1 出水悬浮物浓度, mg/L P0 污泥含水率, %池子尺寸 W=50000*(900450)/(1000*1000())=750 dm/3 ( 3)污泥斗尺寸 取斗底尺寸为 500 500,污泥斗倾角取 60176。 则污泥斗的高度为: h2=() tg60176。 = 污泥斗的容积: )(*13 22212122 aaaahV  =13 (202+20 +) = V总 W 符合 设计要求,采用机械泵吸泥 ( 4)进水布置 进水起端两侧设进水堰,堰长为池长 2/3。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3 图三 调节池 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床( UASB) 升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 UASB), 其基本原理是:反应器主体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即反应区和气、液、固三相分离区,在下部的反应区内是沉淀性能良好的厌氧污泥床;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布水系统进入反应器底部,向上流过厌氧污泥床,与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反应,有机物被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气、液、固由顶部三相分离器分离。 出水 COD 的去除率可达到 90%以上,容积负荷 5— 10kgCOD/( ),分离后的沼气可作为能源利用 反应器容积的确定 [12] 本设计采用容积负荷法确立其容积 V ,容积负荷取 () V=QS0/NV V—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m3) S0— 进水有机物浓度 (gCOD/L) V=50000*取有效容积系数为 ,则实际体积为 UASB 反应器采用圆形池子,布水均匀,处理效果好。 取水力负荷 q1=( m2d ) 反应器表面积 A=Q/q1=2100/=3500m2 反应器高度 H=V/A=采用 4 座 UASB 反应器,则 直径为 : mAD * 3500*44   取 D=35m 则实际横截面积 A2=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4 实际表面水力负荷 q1=Q/4A2=2100/4*= q1在 — ,符合设计要求。 3 配水系数设计 本系数设计为圆形布水器,每个 UASB 反应器设 200 个布水点,采用连续均匀进水。 ① 参数 每个池子的流量: Q=Q1/4=2100/4=525m3/h ② 圆环直径计算:每个孔口服务面积 a=A2/18=525/200= ㎡ a在 1— 3m2之间,符合要求。 可设 4 个圆环,最里面的圆环设 12 个孔口,中间设 24 和 48 个孔口,最外面设 116 个孔口。 ③ 内圈 12个孔口设计 服务面积: S1=12a=12 ㎡ =31,.56 ㎡ 折合为服务区圆点直径 :D1= (4S1/π )189。 = 用此直径作一虚圆,在该虚圆内等分面积处设计实圆环,其上布 12 个孔口。 则圆的直径计算如下: 211142d S  则 d1=(2S1/π )189。 = ④ 中圈 24 个孔口设计 服务面积: S2=24a= ㎡ 折合服务圆直径为 D2=[4( S1+S2) /π ]189。 =11m 中间圆环的直径如下: π (D2178。 d2178。 )/4=S2/2 则 d2=9m ⑤ 中圈 48 个孔口设计 服务面积: S3=48a= ㎡ 折合为服务圆直径: D3=[4( S1+S2+S3) /π ]189。 = 则外圆环的直径 d3计算如下: π (D3178。 d3178。 )/4=S3/2 则 d3= ⑥ 外圈 116 个孔口设计 服务面积: S4=116a= ㎡;折合为服务圆直径: D4=[4( S1+S2+S3+S4) /π ]189。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