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职技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程,制定课程标准。 将《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 》课程作为模具专业重点课程建设,创建院级精品课程,同时建设 1~2 门优质核心课程。 ( 1)建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岗位能力要求,再确定实现岗位能力要求的对应课程,同时根据高职教学规律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支撑课程,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针对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确定岗位基本知识能力课程、岗位能力拓展课程、岗位能力提升课程,形成初步的岗位核心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 2)构建能力(技能)本位的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分解,明确核心技能与能力,构建能力(技能)本位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推进体现职业岗 位要求、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强调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课程建设理念,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建立“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 ( 1)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凡具备条件的均采用多媒体教学; ( 2)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逐步建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单元的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从而实现网上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专业现代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企业对岗位能力要求,体现工作内容与流程、反映模具先进技术、突出能力(技能)培养、具 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在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钳工培训、 CAD/CAM 软件应用等课程得到体现。 优先选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结合我院实际 与企业联合 有计划编写校本教材。 ( 1)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设计。 将模具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将传统模具技术与现代模具技术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 产品任务为驱动”,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综合典型技术实例,融入模具的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等工艺知识,适度介绍先进成型工艺及模具。 做到基础理论适度,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 12 ( 2)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传统的考试与考查两种形式,对课程采取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测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考核。 制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方案,形成整套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评价标准等。 5.“双证书”教育 构建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双证书”教育框架,将相关“技术应用分级标 准要求”和“职业资格分级标准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中。 (三)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本专业“一懂两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计划用两年时间,培养、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化、职业化、“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90%。 聘请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到学校定期开办讲座、举办技能演示与观摩;长期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技师 10 人到学校做专业实践指导教师;聘请顶岗实习指导教师30 人。 通过建设形成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建设队伍,能够完全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及培养模式的要求。 ① 学校院系两级领导,特别是院级领导要统一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将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纳入任期内的工作目标,并作为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② 教师的培养应遵循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职与脱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与大专院校的联系与交流,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包括专业理论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知识拓展与更新培训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 教育教学水平,提倡教师“一专多能”。 要经常性、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模具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合作交流。 ③ 设立教改专业“师资队伍培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师的进修提高、科研教改、学术交流活动,经费统一掌握,确保专款专用。 ④ 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考核,严肃职称评聘工作,发挥职称评聘在师资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实行动态的“低职高聘”制度,根据专业发展中的岗位需要以及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大胆使用拔尖人才。 ⑤ 改革和完善课时津贴的发放办法。 实行按教学素质、教学责任、教学效果综合考核定等,拉开津贴档次,推行按等次核 发课时津贴的办法。 ⑥ 活跃学术氛围,设立“教学成果奖”、“学术成果奖”、“优秀青年教师奖”,每 12 年评定一次,发给荣誉证书和一定奖金。 教改专业的教师要以教学为本,立足于教学教研,过好教学关、外语关、计算机关、生产实践关。 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广泛发动和鼓励中老年教师对年青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优秀教师的高尚品德和精湛教艺在广大青年教师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13 ⑦ 专兼结合:聘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威望的专家教授担任客座教授,指导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学术建设和科研活动;从各模具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实践 经验丰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保证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能及时反映在专业教学中。 ⑧ 保障措施:我院的人才引进计划,对引进的人才有很具体的优惠措施;对被选派进修研究生课程的教师,在各方面给予优惠,并有奖励措施;对被安排到相关工厂进行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有明确的锻炼目标、考核制度与奖励措施,有压力,更有动力。 (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习实训室建设规划 实习实训室是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学校将在现有条件下,每年投入 60 万元用于该专业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通 过 23 年的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与专业办学规模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序号 实 验 室 名 称 主 要 功 能 备 注 1 普通机械加工实训室 车床、刨床、铣床、磨床,钳工加工 已有 2 CAD/CAM 技术 CAD/CAM 技术实训,模具设计 已有 3 模具结构观摩教学室 典型模具实物结构(木模、有机玻璃模、实际模具产品)、典型模具挂图、投影仪等 充实完善 4 模具钳工实训室 模具划线、钻扩铰、研磨、抛光,工作零件配作,装配,维修等 更新改造 5 模具装配与 成形加工实训室 冷冲模、塑料模拆装、调试、维修,上冲床、注塑机调试 充实完善 6 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实训室 模具和各种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更新改造 7 模具设计室、 模具制造工艺设计室 模具设计资料、参考图纸、模具设计作品, 典型模具零件收集、加工工艺挂图制作 充实完善 8 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室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成型机 充实完善 9 模具测量与现代技术实训室 模具测量与现代测试、逆向工程技术、快速形 待建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① 建成教学、生产、社会实践相结 合的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生产实习、专业实训和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需要。 ②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4 为满足专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继续加强与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的基础上,立足本地争取与多个模具企业建立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教学计划开发、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培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授课、毕业生选派的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合作。 (五)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 ( 1)为 泊头市及周边地区 中职类数 控技术、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服务。 ( 2) 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 主动为 泊头 乃至 沧州 地区 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以及 职业院校 进行师资培训, 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与发展。 起辐射带头作用。 ( 3)我院在保证教学的同时,面向社会机械行业提供就业培训、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多种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 4)积极开展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装夹具设计与制造等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 六 )专业群建设 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地探索制造类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规律和途径,对制造类专业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引领作用。 与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优势互补,共同带动 机电一体化 等专业,建设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提高专业整体水平。 专业群各专业资源共享,在师资队伍方面,通过培养,两个专业各具有 1 名专业带头人、 2 名骨干教师。 每年安排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培训 4 人次,到 2020 年师资队伍中60%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成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并编写 相应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考核标准及教材。 ( 七 )职教集团建设 我院将根据《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关于贯彻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服务沿海经济发展,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组建“泊头职业教育集团”。 该职教集团结合泊头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促进泊头开发区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服务泊头汽车模具、机床制造两大支柱产业为宗旨,以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一核心专业和人才培养为基础,泊头职业学院、兴林车身制造有限公司、京泊机床、兴达模 具、金键模具、福锐模具、德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合作伙伴,同时接受河北省汽车模具协会的指导而组建。 在人才培养上泊头职业学院坚持四结合“专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工作与个人发展相结合”,课程实施四模块“概念理论模块;规律技法模块;技能训练模块;综合训练模块”,结合泊头区域经济、模具企业及我院的现实特点,构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企业需求为根,以岗位标准为干,以能力培养为枝,以课程建设为叶的“正树型”课程体系建设;以叶为载体,以枝为核心,以干为目标,以根为归宿 15 的“倒树 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经纬交错的“树型”专业建设模式。 整改和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适宜性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主导 泊头市政府、泊头工业开发区非常支持泊头职业学院的发展,学院已经在工业开发区征地 140亩建设了“产学研一体化中心”。 同时,河北省模具协会秘书长、泊头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副局长何福生同志作为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指导顾问,代表政府统筹、协调,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规范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在专业联合模式办学中的权利与义务,引导 其发展方向,推进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搞活机制,灵活办学。 政府要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职业院校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与经济资源的整合,获得教育规模效益的最优化,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综合性程度增强的背景下,实现高职教育规模的发展,寻求实质意义上办学与经营理念的一致,以求得机制上的依存、资源上的互补 、利益上的共赢。 行业指导 由河北省汽车模具专业委员会、泊头市汽车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何福生同志,以双重身份起到了主导和指导作用,无形中增大了校企合作的保障,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成功,加 强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为学校和企业架起了合作的桥梁,提供了制度支持和技术支持。 学校主体 泊头职业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积淀,严谨治学的校风,是育人兴业的合适之所,多次受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嘉奖。 曾是兴林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很好校企合作基础和办学经验。 泊头职业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河北省批准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师资力量强,人才培养质量高。 职教集团将以学校为主体,在集团全体成员的参与下,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改革学校办学模式,增强学校科研能力,使之成为企业人才培养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行业技能 鉴定中心、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攻坚破难,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邀请泊头市职教中心参加进来,中高技能人才同时培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企业参与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兴林模具是最早与我院合作的企业,由于近几届毕业生的优秀表现,又有多家企业与我院建立了合作。 企业的参与主要是: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 人员讲学、培训;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等工作;共建实验、实训室和生产车间等。 四、建设资金预算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资金的总投入为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210 万元, 地方扶持资金 60 万, 学校自筹 60 万元。 设备投资共 15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100万元, 地方扶持资金 16 30 万, 学校自筹 20 万元 , 师资队伍建设共 6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40 万元, 地方扶持资金 10万, 学校自筹 10 万元;课。河北高职技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用能力 培养模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4 块+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模块 +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 +拓展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引入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与教材。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如图 4 所示。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教学方法以边讲边做、讲做练结合为主
方法,具有选择、使用和维护电机、变压器的基本技能。 教学形式 :学中做 — 边讲边练、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 多媒体授课。 学习项目开发: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学习项目 电机应用与维修维护 直流电机认知 正确识别电机各部分结构名称。 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 电力拖动 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状态。 直流电机 电力拖动 单相变压器 等效电路求解变压器电路。 单相变压器 三相变压器
品种大赛 ;参与 制定 畜牧类发展规划、生产标准 49 项; 2020年被评为 “ 承德市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 ”。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 2020〕 11 号)精神, 畜牧兽医专业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第一个 1是指第四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轮岗,以实践为主 做中学 ,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第二个 1是第五学期回到学校 学中做 ,对专业理论知 识进行补充和提高,同时进行拓展课程学习,强化并提升职业岗位能力; 第三个 1是第六学期再回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通过由 学校→企业→学校→企业 循环的工学交替, 学生能感受到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将理论实践相结合,
门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并争取将《护理基本操作》建设成为省 级精品课程。 邀请临床护理专家和课程建设专家参与核心优质课研讨和课程改革全过程,参加编写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特色教材,将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与护理基本技能考核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当中。 以课程负责人为主,开发以核心课程为主的网络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标准建设课程资源,形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三)提高教师素养,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作 毕业创作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广告专业建设方案 表 5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本要求,完成核心课程相应知识和技能模块即课程内容的建构。 通过创建职业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根据行动导向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的排 序根据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项目化课程 能力要求 开发环境 工作过程 前期创意策划 影视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