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人毁物。 因此,对于所有地下开采的矿井,均会遇到老窑水害问题。 根据以往防治老窑积水的经验和教训,对这类水害的主要防治对策就是要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以根除水患。 防治老窑积水,要解决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克服麻痹侥幸心理,避免疏忽大意。 由于老窑积水的分布不易掌握,又带有灾害的特点,一旦警惕不高,很简单的问题也会酿成惨痛的水害事故。 因 此,必须采取肃慎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坚持“全面分析,逐头逐面排查,多找疑点,有疑必须探”的基本原则。 认真分析老窑积水的调查资料。 老窑和地方小煤矿开采的积水范围,由于缺乏准确的测绘资料,是老窑水防治难且易于发生水害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老窑积水调查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正 13 确使用,是防治这类水害事故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老窑积水资料的调查,一定要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确切地加以记录,并且要反复分析核实,判断可靠程度,指出疑点和问题。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 老窑和地方矿井多为复杂的矿区,分管安全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 要千方百计地了解掌握本矿井周围的老窑积水分布情况,各片积水与本矿井各采区之间的隔离情况,要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有关图件,全盘安排开拓部署和采掘工程。 严密组织探水掘进。 老窑积水有分散、孤立和隐蔽的特点,水体的空间分布几何形态非常复杂,往往很不确切。 防治它们的惟一有效手段就是探水掘进。 在有足够帮距、超前距和控制密度的钻孔掩护下,掘进巷道逐步接近它,最后达到发现之目的。 特别注意近探近放的贯通积水巷道或积水区。 当积水位置很明确,或通过“探水掘进”确已接近积水并进行近距离探放水时有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情况复杂 的积水就在身边,稍有不慎,水害立即可能发生。 重视自采自掘采空废巷积水的探放。 这是一个普通问题,千万不能认为资料相对可靠就掉以轻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对原不积水的区域要分析重新积水的条件和可能,经常圈定积水区。 ②要分析测绘精度和误差,注意可能少填、漏填的巷道、硐 14 室。 ③不过分自信,盲目进行近探近放。 钻、物探结合问题。 老窑水的探放,工作量很大,尤其是探水掘进,确实耗工耗时,应该积极采用物探手段,帮助圈定积水区,减少超前探水的工作量,开展探水孔端的孔间透视,以减少钻孔密度。 但是,钻、物探结合 ,必须要以钻探为主,物探资料要有钻孔验证。 (三) 岩溶突水灾害的防治 措施 岩溶突水灾害约占水害比例的一半,也是建国以来长期与水害斗争而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从突水的方向上,它可分底板突水(由下向上)、侧方突水、顶板突水(由上向下)。 防治的关键技术是: 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含隔水层、富水性、地质构造、岩溶陷落柱等)。 承压水采煤时(底板岩溶水大多数是具有压力的承压水,有时压力很高,可达几十兆帕),必须执行《规程》、“三下采煤”规程和《矿井防治水条例》,探水和留设相应的防水煤柱。 加大排水能 力,确保防水设施(如防水闸门、分区隔离、快速注浆堵水、加大水仓容量、排水系统畅通等)的正常使用。 了解防治底板突水的先进理论(包括“突水系数”的概 15 念、“主通道”学说、“关键层”学说、“下三带”理论等)和探查、防治技术。 使用先进的井下物探技术,出除了地面大面积高分辨率地震探测外,在井下采区、采面、掘进巷道中都可采用超前物理探查技术(如电法、地质雷达、瑞雷波、槽波、声波等)。 制定防治水总策略: ①深降强排,疏、排、供、环保相结合。 ②带压开采,保水采煤。 (四) 井下排水 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 主要排水设备的配备要求。 ①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 20h 内排出矿井 24h 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 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总能力的 70﹪。 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 20h 内排出 24h 的最大涌水量。 检修水泵的总能力应不小于工作队水泵能力的 2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在主泵房内预留安装一定数量水泵的位置。 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 20h 内排出矿井 24h 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 20h 内 排出矿井 24h 的最大涌水量。 16 ③应有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的配电设备。 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能力泵房。 对主要泵房出口的 安全措施。 主要泵房至少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应高出泵房底板 7m 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在此出口通路内,应设置易于关闭的连接通道,应设置可靠的控制闸门。 对水仓有效容量的规定。 ①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应能正常使用。 ②新建、改扩建矿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 以 下时,主要水仓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8h 的正常涌水量。 但主要水仓的总有效容量不得小于 4h 的矿井正常涌水量。 加强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①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 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并对设备进行全面进行全面检修一次。 17 九 、矿井水灾的防治 综合措施 《 煤矿防治水规定 》要求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防”主要指矿井边界、导水断层两侧、强(承压)含水层、陷落柱、地下水强径流带等区域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大水矿井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井底车场或井下中央泵房要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工程。 “堵”主要指井巷工程穿过含水层、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水文地质复杂地带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水注浆加固封堵;掘进、回采煤工作面底部为强含水层或高承压含水层时,也必须进行底板注浆加固措施。 “疏”主要指当煤层顶底板有承压含水层或老空区水体存在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直到承压含水层位达到安全开采值以下或老空水全部疏干 后,才能开展正常采掘活动。 “排”主要指矿井排水系统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仓、水泵、输电线路等设施,确保矿井正常排水,并满足特殊情况下排水需要。 “截”主要指矿井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对井口、工业广场要采取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以防止地表水体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