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层重量不应小于 180g/㎡。 冷弯薄壁 型 钢采用的 连接 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用于 装配式轻型坡屋面 的承重木结构用材、木结构用胶及配件,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 的规定。 新建屋面、平改坡屋面的屋面板宜采用定向 刨花 板(简称OSB 板 )、结构胶合板、普通木板及人造复合板等材料;采用波形瓦时,可不设屋面板。 木屋面板 材的 主要 性能 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6 的规定。 木 屋面板 材 的规格应符合表 的 规定。 表 木屋面板 材 规格 ( mm) 屋面板 厚度 定向 刨花 板 ( OSB 板 ) ≥ 结构胶合板 ≥ 普通木板 ≥ 20 新建屋面、 平改坡 屋面的屋面瓦,宜 采用 沥青瓦、沥青波形瓦、树脂波形瓦等轻质瓦 材。 屋面瓦的材质应符合 本规范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泛水材料 坡 屋面使用的泛水材料包括自粘泛 水带、金属泛水板和 防水涂料等。 自粘聚合物沥青泛水带应 符合 《自粘聚合物沥青泛水带》 20 JC/T 1070 的 规定。 自粘丁基胶带泛水应符合 《 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粘带 》 JC/T 942 的 规定。 防水涂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外露环境中使用的泛水材料应具有耐候性能。 机械 固定件 机械 固定件包括固定钉 、 垫片 、套管 和压条。 机械固定件应符合 下列规定 : 1 固定 件和配件的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 并应满足屋面 防水层 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的要求 ; 2 固定件应 具有抗腐蚀涂层 ; 3 固定件应选用具有抗松脱功能螺纹的螺钉; 4 应 按 设计要求 提供 固定件拉拔力性能 的 检测报告 ; 5 固定 岩棉等纤维状保温隔热材料 时 , 宜采用带套管的固定件。 机械 固定件 在 高湿、 高温、腐蚀等环境下使用, 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保持湿度大于 70%时 ,应 采用 不锈钢螺钉 ; 2 在高温、化学腐蚀等环境下使用,应采用不锈钢螺钉。 保温板垫片的边长或直径不应小于 70mm。 机械固定件宜 做 抗松脱测试。 固定钉宜 进行 现场拉 拔试验。 顺水条和挂瓦条 木质顺水条和挂瓦条应采用等级为Ⅰ级或Ⅱ级的木材,含水率不应大于 18% ,并应作防腐防蛀处理。 金属材质顺水条、挂瓦条应做防锈 处理。 21 顺水条断面尺寸宜为 40mm179。 20mm; 挂瓦条断面尺寸宜 为30mm179。 30mm。 其他材料 隔汽 层采用的 材料应具有隔绝水蒸汽、 耐 热老化、抗撕裂和抗拉伸等性能。 接缝密封防水应 采 用高弹性、低 模量 、耐老化的密封材料。 坡屋面工程材料 的 生产企业应提供配件,以及安装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等文件。 22 5 防 水垫层 一般规定 根据 坡 屋面防 水 等级、屋面 类型 、屋面坡度和采用的瓦材 或板材 等 选择防水垫层 材料。 有 空 气间层 隔热要求的 屋面, 应 选择隔热防水垫层 ; 瓦屋面采用纤维状材料作保温隔热层或湿度较大时,保温隔热层上宜增设 透汽防水垫层。 防水垫层的性能应满足屋面 防水层 设计 使用年限的要求。 防水垫层 可 空 铺、满粘或机械固定。 屋面坡度大于 50%,防 水垫层 宜 采 用 机械固定 或 满粘 法施工 ; 防水 垫层的搭接宽度不 得 小于 100mm。 屋面 防水等级为一级 时, 固定钉穿透 非 自 粘 防水垫层,钉孔部位 应 采取密封措施。 设计要点 防水垫层在 瓦 屋面构造层次中的位置 应 符合下列 规定: 1 防水垫层铺设在 瓦材 和屋面板之间(图 );屋面 为 内保温隔热 构造。 图 防水垫层位置( 一 ) 1— 瓦材 ; 2— 防水垫层 ; 3— 屋面板 1 2 3 23 2 防水垫层铺设在持钉层和保温隔热层之间(图 ), 在防水垫层上铺设 配筋细石混凝土持钉层。 图 防水垫层位置( 二 ) 1— 瓦材 ; 2— 持钉层; 3— 防水垫层; 4— 保温隔热层; 5— 屋面板 3 防水垫层铺设在保温隔热层和屋面板之间(图 ); 瓦材 固定在配筋细石混凝土持钉层上。 图 防水垫层位置( 三 ) 1— 瓦材 ; 2— 持钉层; 3— 保温隔热层; 4— 防水垫层; 5— 屋面板 4 防水垫层或 隔热 防水垫层 铺设 在挂瓦条和顺水条之间(图) ,防水垫层呈下垂凹形。 1 2 3 4 5 5 4 3 2 1 24 图 防水垫层位置( 四 ) 1— 瓦材 ; 2— 挂瓦条 ; 3— 防水垫层 ; 4— 顺水条 ; 5— 持钉层; 6— 保温隔热层; 7— 屋面板 5 波形沥青通风防水垫层 ,铺设在挂瓦条和保温隔热层之间(图 )。 图 防水垫层位置( 五 ) 1— 瓦材; 2— 挂瓦条; 3— 波形沥 青通风 防水垫层; 4— 保温隔热层; 5— 屋面板 坡屋面细部节点部位 的 防水垫层应 增设 附加层 , 宽度不 宜 小于 500 mm。 细部构造 屋脊 部位构造 ( 图 ) 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 屋脊部 位 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 宽 度不应小于 500mm;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25 2 防水垫层应顺流水方向铺设和搭接。 图 屋脊 1— 瓦; 2— 顺水条 ; 3— 挂瓦条 ; 4— 脊瓦 5— 防水垫层附加层 ; 6— 防水垫层; 7— 保温隔热层 檐口 部位 构造 (图 )应符 合下列 规定 : 1 檐 口 部 位 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严寒 地区或 大 风区域 , 应采用 自粘 聚合物 沥青 防水垫层加强, 下翻宽度不应小于 100mm,屋面铺设 宽度 不 应小于 900mm; 2 金属泛水 板 应 铺设 在 防水垫层 的 附加层 上, 并 伸入檐 口内; 3 在金属泛水 板 上 应 铺设防水垫层。 ≥ 500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 900 26 图 檐口 1— 瓦; 2— 挂瓦条; 3— 顺水条; 4— 防水垫层 ; 5— 防水垫层 附加 层 6— 保温隔热层 ; 7— 排水管 ; 8— 金属泛水 板 钢筋 混凝土 檐沟 部位 构造 ( 图 ) 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 檐沟 部 位 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 2 檐 口部位 防水 垫层 的 附加层 应延展 铺设 到混凝土檐沟内。 图 钢筋 混凝土檐沟 1— 瓦; 2— 顺水条; 3— 挂瓦条; 4— 保护层 (持钉层) 5— 防水垫层附加层 ; 6— 防水垫层 ; 7— 钢筋 混凝土檐沟 天沟 部位 构造 ( 图 ) 应符合下列 规定 : 图 天沟 1— 瓦; 2— 成品天沟; 3— 防水垫层; 4— 防水垫层附加层 ; 5— 保温隔热 层 1 2 3 4 5 6 7 5 4 3 2 1 ≥ 1000 27 1 天沟部位应沿天沟中心线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宽 度不应小于 1000mm; 2 铺设防水垫层和 瓦材 应顺流水方向进行。 立 墙 部 位 构造 (图 ) 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 阴角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2 防水垫层 应 满粘铺设, 沿 立 墙 向上延伸 不少于 250mm; 3 金属泛水板 或 耐候型泛水 带 覆盖在防水垫层上,泛水 带 与瓦之间采用胶粘剂满粘;泛水 带 与瓦搭接应大于 150mm,并应粘结在下一排瓦的顶部 ; 4 非外露型 泛水的立面防水 垫 层宜 采用钢丝网 聚合物 水泥 砂浆层 保护 ,并用密封材料封边。 图 立 墙 1— 密封材料 ; 2— 保护层 ; 3— 金属压条 ; 4— 防水垫层附加层 5— 防水垫层 ; 6— 瓦 ; 7— 保温 隔热 层 山墙 部位 构造 ( 图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阴角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2 防水垫层 应 满粘 铺设 , 沿 立 墙 向 上 延 伸不少于 250mm; 1 2 3 4 6 7 ≥ 150 5 28 3 金属 泛水板 或 耐候型 泛水 带 覆盖在瓦 上 ,用密封材料封边,泛水 带 与瓦搭接应大于 150mm。 图 山 墙 1— 密封材料 ; 2— 泛水 ; 3— 防水垫层 ; 4— 防水垫层附加层 ; 5— 保温隔热层 ; 6— 找平层 女儿墙 部位 构造 ( 图 )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2 3 4 6 5 1 2 3 4 5 6 7 ≥ 300 ≥ 150 29 图 女儿 墙 1— 耐候密封胶; 2— 金属 压条 ; 3— 耐候型自粘柔性泛水带 ; 4— 瓦 5— 防水垫层附加层 ; 6— 防水垫层 ; 7— 顺水条 1 阴角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 2 防水垫层 应满粘 铺设 ,沿 立 墙 向 上 延 伸不少于 250mm; 3 金属泛水 板或耐候 型 自粘柔性 泛水 带 覆盖在防水垫层或瓦上,泛水 带 与防水 垫层 或 瓦搭接应大于 300mm, 并应压入上一排瓦的底部 ; 4 宜 采 用金属压 条固定 , 并密封处理。 穿出屋面 管道 构造 ( 图 ) 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 阴角处 应满粘 铺设防水垫层 附加层 , 附加层沿 立 墙和屋面铺设,宽度 均 不少于 250mm; 2 防水垫层 应满粘 铺设 ,沿 立 墙 向 上 延 伸不少于 250mm; 3 金 属泛水板 、 耐候 型 自粘柔性 泛水 带 覆盖在防水垫层上,上部迎水面泛水 带 与瓦搭接应大于 300mm,并应压入上一排瓦的底部;下部背水面泛水 带 与瓦搭接应大于 150mm; 4 金属泛水板 、 耐候 型 自粘柔性 泛水 带 表面可以覆盖瓦 材 或其它 装饰材料 ; 5 用 密封材料封边。 ( a) ( b) 图 穿出屋面 管道 1 2 3 4 5 6 7 ≥ 250 > 300 > 150 7 1 30 1— 成品 泛水 件 ; 2— 防水垫层 ; 3— 防水垫层附加 层 4— 保护层 (持钉层) ; 5— 保温隔热层 ; 6— 密封材料 ; 7— 瓦 变形缝部位防水 构造 (图 ) 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变形缝两侧墙高出防水垫层 不少于 100mm; 2 防水垫层包过变形缝,变形缝上覆盖金属盖板。 图 变形缝 1— 防水垫层 ; 2— 防水垫层附加层 ; 3— 瓦; 4— 金属盖板; 5— 聚乙烯泡沫棒 施工要点 铺设防水垫层的 基层 应 平整、干净、干燥。 铺设防水垫层,应 平行屋脊 自下而上铺贴。 平行屋脊方向的搭接应 顺流水方向 , 垂直 屋脊 方 向的 搭接 宜 顺 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缝 应 交错排列。 铺设防水垫层的 最小 搭接宽度 应 符合 表 的规定。 表 防水垫层 最小 搭接宽度 防水 垫层 最小 搭接 宽 度 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垫层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75 mm 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垫层 (满粘 ) 高分子 类 防水垫层(满粘) 100 mm 1 2 3 4 5 31 SBS、 APP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满粘) 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垫层 (空 铺 ) 高分子 类 防水垫层 ( 空 铺) 上下搭接: 100 mm 左右搭接: 300 mm 波形沥青通风防水垫层 上下搭接: 100 mm 左右搭接: 至少一个波形且 不小于 100mm 铝箔复合隔热防水垫层 宜 设置在顺水条与挂瓦条之间 ,并 在两条顺水条之间 形成 凹曲。 波形沥青通风 防水垫层采用 机械 固定 施工时 , 固定件 应 固定在 压型 钢板 波峰 或混凝土层 上 ; 固定钉与垫片 应 咬合紧密; 固定件的分布 应符合 设计 要求。 工程验收 主控项目 防水垫层 及其配套材料的 类型和 质量 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 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 进 场抽样复 验 报告。 防水垫层在 屋脊、 天沟、檐沟、檐口、 山墙、 立墙 和 穿 出屋面 设施等 细部做法 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 尺量 检查。 一般项目 防水垫层 应 铺设平整,铺设顺序正确,搭接宽度不允许负偏差。 检验方法:观察 检查 和尺量检查。 防水垫层采用满粘施工时, 应与 基层 粘结牢固, 搭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