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xx年版)测评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社科机构、学术团体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 4)列举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社会各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 3个案例,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Ⅲ — 12 德育保证机制 1)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作为中小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学校和校长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2)建立健全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3)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组织教师家访和建立社区活动联系卡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4)直辖市所辖区县和地市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机构承担中小学德育工作,或由专职人员管理; 5)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经费保证。 1)提供 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并对其中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予以标注。 2)提供 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及有关部门出台的规定该体系用途的文件(对该部分内容予以标注)。 3)列举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的主要方式,并提供相应的工作记录。 4)说明地市级和县级(直辖市为本区 /县)教育行政部门中承担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构或专职人 符合上述 5 项标准为 A;符 合 4 项为B;符合 3 项为 C;其余情形为 D 员,并提供相应编制文件。 5)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教育行政部门为中小学开 展德育工作所提供经费的经费划拨单。 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审核其前两年度开展德育工作的经费占学校年度总支出的比例(若大于 10%,则为达标)。 Ⅲ — 13 课堂德育 1)按照课程计划开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无减少课时和挪用现象; 2)各门课程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3)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地域文化、传统美德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问卷调查。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1)、 2)和其余标准中的 1 项为 B;符合 1)、 2)为 C;其余 情形为 D 1)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学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课时安排。 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无减少课时和挪用现象。 2)列举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校各门课程发掘和利用自身德育资源的代表性成果,并提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大纲,由测评人员考核是否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3)列举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开设的主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提供相关课程材料。 Ⅲ — 14 日常德育 1)坚持升降国旗和校会、班会制度; 2)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 等时机,集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提供 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校升降国旗、校会、班会制度化的相关规 3)定期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优化校风学风; 4)问卷调查。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1)及其余标准中的 2 项为 B;其余情形为 C 定。 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上一季度升降国旗、校会、班会活动的情况。 2)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附录中有注释)、寒暑假等时机所开展的具有特色的主题教育实践活 动,并至少有 3 个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3)提供 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定期评选优秀、先进方面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的情况。 Ⅲ — 15 健康素质 1)问卷调查; 2)每学年召开运动会,经常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3)问卷调查; 4)问卷调查; 5)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中小学生体质达到及格等级以上。 符合上述 5 项标准为 A;符合 1)、 5)及其余标准中的 2 项为 B;符合 1)、 5)2)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召开运动会和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材料等。 5)由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体质监测中心或相关部门提供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信息。 及其余标准中的 1 项为 C;其余情形为 D Ⅲ — 17 德育队伍 1)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 普通中学明确专门机构主管德育工作,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有 1 名教导主任分管德育; 2)选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形成了班主任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小学校按 规定配备少先队辅导员; 4)选派优秀公安干警或其它司法人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保证每学期到校上法制教育课; 5)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 符合上述 5 项标准为 A;符合 4 项为 B;符合 3 项为 C;其余情形为 D 1)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管理制度。 随机抽取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各 1 所, 审核德育工作教师的工作记录(注: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分管德育的领导为副校长或政教主任的亦视为达标)。 2)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 , 考核中小学校的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 考核、评优制度。 3)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配备少先队辅导员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4)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有关部门规定在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和开展法制教育的文件。 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查看法制教育课堂的学习材料或课堂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5)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其校外辅导员制度的 主要内容、在聘校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其工作记录。 Ⅲ — 18 师德建设 1)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 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开展主题教育; 2)严格师德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无造成不良影响的失德现象发生; 3)重视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问卷调查。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3 项为B;标准 4)≤ 70%为 D;其余情形为 C 1)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制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并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材料。 2)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校师德考核和奖惩制度、以及前两年度的考核奖惩材料(各提供一份范本即可)。 3)说明本市(直辖 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以及举办的相应活动,并提供相关学习材料。 Ⅲ — 19 团队建设 1)把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布局,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 2)各级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积极参与同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 3)学校团队组织健全,团队活动制度化; 4)问卷调查; 5)积极办好中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做好初中生“团队衔接”和高中生“推优入1)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指标中关于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内容。 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中关于共青团、少先队建设的内容。 2)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各级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参与同级少工委工作的情况。 党”工作; 6)重视中学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 支持和指导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符合上述 6 项标准为 A;符合 5 项为B;符合 4 项为 C;其余情形为 D 3)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学校团队组织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团队活动制度化的相关规定。 对随机抽取的 6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在团队组织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5)说明本市( 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建设的总体情况,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在初中生“团队衔接”和高中生“推优入党”工作方面的主要措施。 6)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学学生会、学生社团建设的总体情况。 对随机抽取的 4 所中学(含职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生会、学生社团所开展的主要活动。 Ⅲ — 20 校园文化 1)实地考察; 2)实地考察; 3)举办歌咏、书画、读书演讲、经典诵读、科技小发明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4)实地考察。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3 项为B;符合 2 项为 C;其余情形为 D 3)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以及开展的主要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度≥ 4 次)。 Ⅲ — 21 校园安全 1)问卷调查;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无食品卫生、火灾、校舍倒塌、校车安全、人身伤害等责任事故; 4)配备专业保安人员,严格落实门卫制度,加强校内巡逻。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1)、 3)、4)或 2)、 3)、 4)为 B;符合 3)、 4)为C;其余情形为 D 2)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校的校园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的内容。 3)由省(区、市)文明办征求省(区、市)主管部门意见,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4)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中小学校配备专业保安人员的总体情况。 对随机抽取的 6 所学校作材料审核,考核专业保安人员配备情况、学校门卫制度内容和加强校内巡逻的具体措施。 Ⅲ — 22 组织指导 1)各级党委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精 神文明建设总体安排,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家庭教育工作规划; 2)建立健全由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 3)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 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4)把家庭教育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社区(街道)的重要内容。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3 项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各级妇联或有关部门制定的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及其年度工作总结。 2)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并提供上一年度的相关工作材料。 3)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对其中关于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的部分用下划线予以标注。 4)提供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评选文明 职工、文明家庭、文明 社区(街道)的标准,并将其中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予以标注。 Ⅲ — 23 家长学校 1) 直辖市城区和地级市有相应组织承担家庭教育指导职能,依托社区(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企事业机关单位等,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2)家长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并能正常开 展活动; 3)开展创建示范家长学校活动,总结推 广先进经验;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3 项为B;符合 2 项为 C;其余情形为 D 1)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及开展家 庭教育培训情况,并提供上一年度的办学材料(如文字、图片等)。 2)从随机抽取的学校、文明社区(村)中,查看 2 所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考核其主要内容及活动落实情况。 3)列举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创建示范家长学校、推广先进经验的主要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文字、图片材料)。 Ⅲ — 24 家教活动 1)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2) 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开展宣讲活动; 3)针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实际情况,提供 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 4)问卷调查。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 4)和其它 2 项为 B;其余情形为 C 1)列举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所开展的关于“小公民道德建设”、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并提供 3 次相应的活动材料。 2)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及其基本信息,并提供 3 次宣讲活动的相关材料。 3)说明本市(直辖市为本区 /县)为特殊家庭提供家教指导与服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xx年版)测评操作手册
相关推荐
下列关于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者热水 B.水温超过 6 0℃ 时,应停机调换冷蒸馏水 C.水槽内无足够的冷水一罐内无液体的情况下不能开机 D.治疗中如发现药液量过少,需关机再添加药液 E.治疗完毕,可酌情予以拍背助痰排出,必要时给予吸痰 2.手指血糖监测时,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时间 ( ) A. 3 0 秒 B. 1 分钟 C. 1—2 分钟
合 计 10 外语水平评分标准 (所有选手) 一、 比赛 形式 英语比赛 采用考官与选手问答的形式。 每位选手考试时间为 2 分钟 , 每位选手须回答三道题,其中中译英、英译中、情景对话各一道。 二、 评分标准 准确性:选手语音语调及所使用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 熟练性:选手掌握岗位英语的熟练程度。 灵活性:选手应对 不同情景和话题的能力。 三、 评分说明 9— 10 分:语法正确,词汇丰富
部门协调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问题的案例 3 个,并提供相关材料。 flow acrstheivndHbum, 28 Ⅲ — 9 群众参与 1)组织开展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2)认真听取群众对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 建议,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电话等方式,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 3)关爱未成年人成为当地志愿者行动等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
按级别统计(考区 按报考专业统计 ( 21) 卫生专业资格考试报名管理系统 5 二、 界面简介 : 整个界面分一级菜单,二级菜单,三级菜单,操作区四部分如图 ( 22) 二 级 菜 单三 级 菜 单一 级 菜 单操 作 区( 22) a)一级菜单:系统中的各个功能通过,点击该菜单栏中的各个对应的模块启动。 b)二级菜单:在选择一级菜单栏中的某个模块后,二级分菜单栏中就会显示相应的具体功能
以及应急 预案的主要内容; 3)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Ⅲ 13 维护男女平等 1) (问卷调查 ); 2) (问卷调查 ); 3)有妇女维权机构并发挥作用,保障妇女基本权益。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 2 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3)列举市、区两级妇女维权机构 ,并说明 其 在保障妇女基本权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13 Ⅲ 14 未成年人、 老年人权益保护
、费用昂贵 C、便于对采集信息的质量实施系统的检验 和控制 B. 24 小时全天候的调查 正确答案: B 5.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教学流程。 A. 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 D.独立练习 正确答案: B 6.()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着重强调学生分析资源、利用资源验证假设的过程。 A. 网上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