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内容摘要:

能量产生的电气干扰 等。 地区标准有欧洲的 ECE法规和 EEC指令,女口: 72/ 245/ EEC、 95/ 54/ EC、 2020/ 1等。 [13] 美国的国家标准有美国汽车 I业协会的 SAEJ551: 1990、 SAE J1113: 1987等。 我国的国家标准主要有 GBl40232020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等效 CISPR 12)、 GBl8665— 2020(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等效 CISPR 25)、 GBfr 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等。 [15] 汽车 EMC实验 分为:整车骚扰,即整车对外的骚扰;车内骚扰,即车内电气部件间的相互干 扰;整车的抗扰,包括抗外界电磁骚扰、抗车内电磁骚扰;电气部件的骚扰;电子部件或电子控制系统的电磁抗扰。 汽车 EMC问题排查应遵循以下技术步骤:安装于整车上的零部件应全部符合 EMC技术规范要求;任何电气零部件应在整车上进行 EMC匹配试验。 目前,国内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测试设备,可以完成汽车电磁兼容方面的中国国家标准、 CISPR出版物、 ISO标准、 ECE法规、 SAE标准以及国外的一些企业标准的测试。 内汽车电磁 兼容技术 我国于 1986年成立了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 (CTCSRI),以对口 CTCSRI工作,以后陆续成立了分技术委员会 (A, B. D, F, I, H)以对口 CISPR各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 [1] CTCSRI/ D(全国无干委 D分会 )于 1988年 12月在河北省正定成立.全称为 “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动车辆和内燃机无线电干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 ,简称 “ D分会 ”。 这是~个跨行业的标准化组织,委员来自机械、电子、广播、邮电、船舶、交通、军工、高校等部门。 D分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并制定有关机动车辆和内燃机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在本专业领域,负责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和复审工作,标准宣传贯彻和解释工作;承担国际组织 cIsPR/ D的对口技术工作及其他标准化工作。 [2] D分会自成立以来至今,历经三届委员会。 1995年 8月 10日在天津召开了第三届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 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30名,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各一人。 秘书处挂靠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D分会先后制定、修订了六项国家标准: 1)GBl4023— 2020《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 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频率 30MHz~ 1000MHz; 2)GB18655— 2020《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频率150kHz一 1000MHz; 3)GB/ T17619一 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术一汽车电磁兼容技术。 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频率 20MHz— 1000MHz; 4)GB/ T18387— 200l《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频率 9kHz~30MHz; 5)GB/ T14024— 92《内燃机电站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 量方法及允许值》; 6)GB/ T5152— 94《脉冲噪声干扰引起移动通信性能降级的评定方法》; 上述标准中,除 cBl4023外,其余标准均为第一版。 GBl4023历次版本分别为: 1982年颁布都级标准 JB3093— 82《汽车无线电干扰允许值和测试方法》,频率范围40MHz~250MHz; 1986年该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GB6279. 86《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频率范围 40MHz一 250MHz: 1992年该标准经修汀后颁布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GBl4023— 92《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