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4276-20xx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doc内容摘要:
训的要求时,用人单位宜参照暴露噪声强度等效声级大于等于 85 dB( A)的工作场所的劳 动者,为其提供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职业卫生培训至少应包括: a) 国家针对噪声职业病危害制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b) 用人单位为消除、减少噪声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管理办法; c) 工作区域的噪声危险源、噪声暴露评估情况; d) 噪声职业病危害; e) 使用护听器的目的,各类型护听器的优缺点、声衰减和如何选用、佩戴、保管和更换等; f) 听力测试的目的和程序; g)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听力保护计划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工作场所、生产设备或者防护设备改变时,培训内容应相应更新。 听力保护档案管理 档案资料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噪声管理职业 卫生档案资料包括:暴露评估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听力保护记录、培训记录等。 噪声暴露评估档案 噪声暴露评估档案应包括噪声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噪声暴露水平、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 评价、暴露评估日期、使用的测量方法、执行评估人员的姓名、佩戴护听器的类型、品牌、型号等。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为暴露噪声的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将结果汇总入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 档案,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对于暴露噪声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将噪声的职业健 康监护情况作为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 案的内容之一,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噪声暴露史、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 果及处理情况、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疗等有关个人资料。 听力测试检查结果应 包括基线听力图、监测听力图、确认听力图及离岗听力图等。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听力保护记录 听力保护记录应包括护听器的发放记录、使用的护听器的类型、品牌、型号、声衰减及 其他相关 信息。 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计划、培训的日期和类型、培训人员及被培训的人员、签到记录、培训内 容、考核资料和年度培训总结等。 档案保存 9 噪声暴露监测记录和健康监护记录应按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听力保护效果的评价 个体保护效果 应依据每年进行的跟踪听力测定进行个体效果评价,如果发现与职业相关的高频标准听阈偏移, 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个体保护效果的评价应符合表。 整体听力保护计划实施效果 用人单位整体计划保护效果的评价应每年进行一次,根据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结果、劳动者 听力保护情况、噪声职业暴露人群健康监护情况、噪声检测情况等,每年对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 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这个评价应是不间断、持续改进的。 整体听力保护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应符合表。 10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程序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应符合评价程序,见图。 噪声职业暴露情况调查 生 护 听 生 产 劳 听 力 职 产 车 保 动 器 业 工 间 护 者 的 流 国 艺 岗 计 行 内 噪 选 过 位 划 病 同 声 择 程 定 制 学 类 及 员 暴 与 定 资 企 生 及 露 及 使 料 业 产 作 落 情 用 收 设 业 实 况 集 情 备 情 情 况 况 况 噪声职业暴露评估 工作场所噪声 工作场所既往 国内同类企业噪声 强度检测 噪声强度检测结果 职业暴露资料收集 至少收集三年检测资料 资料收集 GBZ/T 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评价 ISO 1999《声学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评价》 计算 H 计算 H’和风险概率 计算 N 风险分级及风险管理对策 图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程序 1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噪声职业暴露情况调查 生产工艺过程调查: ——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生产工艺及产能情况。 ——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设备、布局及运行情况等。 —— 列出高噪声设备清单、绘制车间和设备布局图。 对主要噪声源设备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调查表内容和格式见表。 表 主要噪声源设备调查表 序号 车间 /单元 岗位 /工序 噪声源设备 规格参数 数量(套) 工作类型 设备布局 噪声控制方法 生产车间岗位定员及作业情况调查: —— 劳动定员。 —— 工作班制。 —— 工种或岗位划分。 —— 工作性质(固定式或流动性等)。 —— 工作活动范围等。 对生产车间岗位定员及作业情况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调查表内容和格式见表。 表 生产车间岗位定员及作业情况调查表 岗位 生产班制 劳动定员 操作方式及 序号 部门 车间或单元 工作性质 工种 天 /年 班 /天 小时 /班 每班定员 总定员 每班操作时间 劳动者噪声暴露情况调查: —— 按照工作岗位对作业方式、暴露人数、暴露时间、暴露频次等进行分析。 —— 主要产生噪声的设备防护情况和工作场所噪声防护情况等。 —— 根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等绘制暴露分布图。 对暴露噪声工作岗位和噪声防护情况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调查表内容和格式见表 、表。 12 表 暴露噪声工作岗位调查表 序号 部门(车间) 工种 /岗位 作业方式 暴露人数 暴露时间 暴露频次 表 噪声防护情况调查表 序号 部门(车间) 设备名称 /工作场所 防护情况 备注 护听器的选择与使用情况调查: —— 护听器的名称、数量。 —— 护听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护听器的发放周期。 ——护听器的使用情况等。 对护听器的选择与使用情况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调查表内容和格式见表。 表 护听器的选择与使用情况调查表 护听器 序号 车间 岗位 /工种 备注 名称 数量 主要技术参数 发放周期 使用情况 听力保护计划制定及落实情况调查: —— 听力保护档案情况: 噪声暴露评估档案。 听 力测试档案。 护听器情况档案。 培训记录等。 —— 职业健康监护听力检查情况。 —— 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情况等。 对听力保护计划情况和听力保护档案情况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调查表内容和格式见表 、表。 13 表 听力保护计划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 相关内容调查结果 执行情况调查结果 备注 听力保护档案情况 职业健康监护听力检查情况 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情况 … 表 听力保护档案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 相关内容调查结果 执行情况调查结果 备注 噪声暴露 评估档案 听力测试档案 护听器情况档案 培训记录 … 国内同类工业企业职业流行病学资料收集: —— 同类企业的产能情况。 —— 同类企业噪声暴露水平。 —— 健康监护听力测试情况。 ——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情况等。 对国内同类企业职业流行病学资料调查的结果进行记录,调查表内容和格式见表。 表 国内同类企业职业流行病学资料调查表 调查内容 相关内容调查结果 执行情况调查结果 备注 同类企业的产能情况 同类企业噪声暴露水平 健康监护听力测试情况 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情况 … 14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评价计算 —— ISO 1999:2020(E)《 声学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评价》 与年龄有关的听阈级( HTLA)的数据库 数据库的选择 不暴露噪声人群的听力是年龄的函数,取决于除自然老化外的其他因素可修正 HTLA的程度,这些因 素包括:疾病、服用对耳科有毒的药物和未知的职业或非职业暴露噪声源等。 筛选数据时运用了不同的 方法,根据应用目的选定合适的数据库 A或数据库 B,选择原则应符合 ISO 1999:2020(E)中 定。 数据库 A 数据库 A的数据来自耳科正常的人群,即指健康状况正常,没有耳病的症状和体征,耳道未被耳垢 堵塞且无高噪声暴露史的人群。 按 GB/T 7582规定的方法,计算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经过 “严格筛选 ”人群 的听阈级统计分布。 数据库 A的计算应符合。 数据库 A听阈级统计分布的挑选值应符合。 数据库 A的说明 听阈级 H作为年龄 Y的函数,在听阈级超过 H0时的各个 Q百分位数的范围内,数据 库 A的计算见公式 ( ) 公式( ): 当 5%≤ Q< 50%时, H H Q Q a H Y H md,Y 18 md,Y 2 ks ks .. () u H md ,18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l 式中: su——统计分布上半部分的标准偏差。 sl——统计分布下半部分的标准偏差。 Hmd,18——同一性别年龄为 18岁的耳科正常人群的听阈级中值。 在实际应用时,取值为 0。 因此,HQ 定义为与年龄有关的听阈级。 符合正态(高斯)分布的乘数 k的取值参见 GB/T 7582。 系数 a的取值和参数 su、 sl的计算方法应符合 ISO 1999:2020(E)中。 数据库 A的挑选值 数据库 A的挑选值见表。 15 表 数据库 A 中听阈级统计分布的挑选值 听阈级( dB) 年龄 频率 30 40 50 60 70 Hz 百分位数 90 50 10 90 50 10 90 50 10 90 50 10 90 50 10 男 500 6 1 9 5 2 11 4 4 14 3 6 18 1 9 23 1000 6 1 9 5 2 11 4 4 14 2 7 19 0 11 25 2020 7 1 11 6 3 15 3 7 21 1 12 29 3 19 39 3000 7 2 13 5 6 19 2 12 29 3 20 42 9 31 59 4000 7 2 14 4 8 23 0 16 36 7 28 55 15 43 79 6000 8 3 16 5 9 26 0 18 41 8 32 62 17 49 > 80 8000 9 3 19 5 11 30 1 23 49 10 39 75 22 60 > 80 女 500 6 1 9 5 2 11 4 4 14 3 6 18 1 9 23 1000 6 1 9 5 2 11 4 4 14 2 7 19 0 11 25 2020 6 1 10 5 3 13 3 6 18 1 11 25 2 16 34 3000 7 1 11 5 4 15 3 8 21 0 13 30 4 20 41 4000 7 1 12 6 4 17 3 9 24 1 16 35 5 24 48 6000 8 2 14 6 6 21 2 12 31。aqt4276-20xx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doc
相关推荐
finish /clear /prep7 et,1,plane82 r0=10 cyl4,r0 cyl4,3*r0,r0 wprota,90 asbw,all wprota,90 asbw,all wpoff,3*r0 asbw,all wpcsys,1 asel,s,loc,x,r0,r0 lsla,s lesize,all,8 mshape,0,2d mshkey,1 amesh,all
每台 PC 做IP MAC 绑定吧,这样可以彻底根除 ARP 欺骗带来的烦恼。 况且,路由只需要单向绑定,已经为您省去了另一半更繁琐的工作,并且设置时不需要重启路由器断网。 路由器本身不怕 ARP,您再做好 PC 上的绑定,让 PC 也不怕 ARP,双管齐下,您的网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网络安全中的 ARP 协议和欺骗技术及其对策 ARP 协议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对
包装内容 ( 2卷) 6.“十”字头螺丝刀 端口 卡插槽 4 操作指引 病人位置及对准 AT555具备自动对准系统,所以能进行自动对准并跟随病人的眼睛移动,这一先进的系统加快了整个测量过程,并且使病人更为舒适。 病人须坐在仪器侧面合适的位置。 为在检查时便于对准,病人须按图 A所示将前额轻轻地靠在仪器前边靠垫上,保证检测准确。 当病人坐在仪器前,依照如下指示开始: 图
............................................................ 9 Agilent1260 安捷伦 高效液相计算机系统 确认 方案 Page 3 of 9 1 过程 描述 概述 质量控制实验室 高效 液相色谱仪由输液系统、进样器、 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记录处理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的分析仪器。
1.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以每位员工平均每日在网上消耗的非工作时数 1 小时的保守估计,上网行为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可达 14%。 而通过提升带宽利用率,保证重要的业务带宽不被占用,更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整体而言 ,预计可提升工作效率 20~40%左右。 2.提高带宽利用效率 针对大量带宽被占用易造成网速过慢慢的现象,通过对 P2P 软件封堵和流量控制,实现对带宽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时间 备注 1 1 号车 136℃ 9:53 2 2 号车 138℃ 10:22 3 3 号车 137℃ 10:35 4 4 号车 134℃ 11:55 5 5 号车 135℃ 11:28 6 6 号车 134℃ 11:55 7 7 号车 136℃ 12:21 8 8 号车 134℃ 13:03 沥青混合料摊铺现场温度检测表 表中出料温度为 134138℃,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