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检测技术(最新整理by阿拉蕾)内容摘要:
干扰时,应及时将检测结果和受干扰情况上报质量监督机构。 检测单位应在每月的 10日前将上月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基桩质量检测情况汇总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报送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格式见附件 B)。 检测单位应在每年的 1月 10日前将上一年度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基桩检测工作情况报送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格式见附件 C)。 当检测单位发现所检测的基桩存在明显缺陷的(Ⅳ类桩或其它影响基桩质量的明显缺陷时),在向委托方 通报情况的同时,应在 48 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向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项目质量监督负责人)报告。 检测过程中,如遇到行政干预或无理阻挠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检测单位可向质量监督机构和交通主管部门举报或申诉。 各检测单位应重视基桩质量的统计上报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报表及时准确,基桩质量报告制度作为检测机构动态管理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不及时报送或报送资料不准确将作为不良记录记入检测单位业绩档案。 每个项目基桩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单位应按附件 C 要求及时如实填写《基桩检测项目工作评 价表》,以备报送年度工作备案表或资质升级、年检之用。 7.监督管理 由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将符合有关资质条件的基桩检测单位在网上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和举报。 在基桩检测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职业道德的单位和人员,报请省交通主管部门通报批评,并取消其基桩检测资质。 任何单位不得干预桩检单位对基桩质量等级的客观评定工作。 本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附件 A: 现场检测规定 声测法的有关规定 声测管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桩径不大于 1000mm 时应对称埋设两根管,当桩径大于 1000mm 而小于 1800mm 时应呈等边三角形埋设三根管,当桩径大于等于 1800mm 时应呈正方形埋设四根管,对称布设。 ②声测管宜采用金属管,其内径应比换能器外径大 15mm,一般为 45~60mm。 声测管的连接宜用螺纹连接,并保证接头密封,管底封闭,管口加盖,不漏水;在进行桩身砼灌注前宜在声测管内灌满清水。 ③声测管可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确保牢固,顺直,且相互平行,定位准确。 声测管 须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面 300mm 以上,管口高度宜一致。 ④声测管的布置以路线前进方向的顶点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编号和分组,每两根编为一组。 检测前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被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有 14d或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 15MPa。 ②声测管应灌满清水,且保证畅通,若声测管变形、堵塞,导致不能进行超声波检测的,按 条处理。 ③标定超声波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的系统延迟时间 t0。 ④准确量测声测管的内、外直径和相邻 测管外壁间的距离,量测精度为177。 1mm。 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同步升降,其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 20mm,并随时校正。 ②在对同一根桩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应保持不变。 ③对于声时值和波幅值出现异。桥梁桩基检测技术(最新整理by阿拉蕾)
相关推荐
质塑料管固定法;同时确保模板的对拉杆孔位不漏浆、不泌水,模板不变形等;模板安 装必须顺直,顶面标高一致。 (4) 防撞护栏断缝的预留:在伸缩缝处断缝的宽度等同伸缩缝宽度;墩顶处设置宽 2cm 的贯通变形缝,在各大中桥跨中和跨中的四分之一处采用切缝机,切割成缝深为 2cm 的防撞护栏变形缝(不贯通)。 (5) 砼的浇筑:防撞护栏采用水平分层法分层振捣,共分三层,第一层到底部拐角位置,第二层到
,招标人在 15 日内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施工招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包括施工招标范围、施工招标方式、资格审查、 开标评标过程和确定中标人的方式及理由等。 、投标报名表、资格审查 文件、招标文件、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 (应当附 招标控制价 组成文件 )、中标人的投标文件。 委托工程招标代理的, 应当附工程施工招标代理委托合同。 单独委托编制招标控制价的
常车辆的通行。 ( 12) 、施工组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计划从 2020年 11月 1日起开始施工,计划到 2020年 4月 30日工程结束,工期 181日历天。 各施工段现场配置安全人员岗位有:施工负责人 1人、专职安全员 1人、现场安全负责人 13人、交通管制安全员 2人、机车安全负责人 1人。 ( 13)、根据施工需要, 施 工桥梁采用封闭半幅施工
备注 1 主梁节段 A 1 12020 1300 1800 4000 2 主梁节段 B 2 9600 1300 1800 3200 2 3 支腿总成 4 11500 1700 300 1500 4 4 走行梁 2 8260 1300 1300 4000 2 注:如无特殊注明,重量单位为 Kg,长度单位为 mm。 编制依据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85 《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为 腹板梁部位立杆定型间距 9179。 ;悬挑翼板部位 立杆定型间距 7179。 横桥向按标宽直线段平面布置图布置 (见附图示 )。 竖向布置: 按 步距 m、 4步加上 顶托,底应满足 , 轴心承插安装,顶层 支架 设 50 型 可调 上托, 可调 托 座可调节 200~ 350mm, 上托上放置双根钢管 ,纵向φ 48179。 钢管用扣件固定钢管。 采用 75 ㎜ 179。
第 四 章 预应力钢 筋估束和布置 预应力钢束的估束 由于边梁的内力最大,所以预应力钢筋的布置一边梁为准,其他梁预应力布置与边梁相同。 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控制结构设计的通常是抗裂性验算。 因而,可按照抗裂性验算原则完成估束工作。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20 的第 条 (P58)规定: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 (或荷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