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论文79514内容摘要:

自然科学论文79514 对气候变暖的思考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近 100 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关键词:人类活动;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大学生气候变暖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感觉起来,貌似气候变暖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近几年,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切切实实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 比如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还有夏季的干旱等等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自然极端现象的可怕性。 就浙江省而言,近 50 年来,浙江省平均气温升高近 10 年,高于同期全国 10 年的增温速率。 尤其是 1981间,气候变暖明显加快。 据预测,与本世纪初相比,到 2030 年我省年平均气温将升高 ,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一到了夏天在杭州气温就可以急剧得上升到 40 多度,春天都还没看到,以前那种燕子来报春的感觉不曾来到,已经到了穿短袖的日子了。 秋天那种丰收后的凉爽的气氛还没彻底享受,我们就要披上棉袄了,一会儿一波冷空气,一会儿下雪记得去年,杭州暴雪,听说是近 50 年最大的雪,还清楚的记得那几天,天天双脚尽湿的去上课,冻得失去知觉,校内网全都是学校被大学覆盖的照片,虽然那也是我们难得遇到一次的奇观,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环境确实已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气候变暖从大范围将会带来哪些危害。 比如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 2050 年全球温度将上升 24 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我家乡在宁波,也是沿海城市,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风暴,也就是台风,让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种现象到底是谁造成的呢。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我们自己,那就是人类活动。 在我们曾经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发现在古人的描写下,那时的天气是如此的规律,一年四季分明,诗中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诗中夏: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诗中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诗中冬: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春夏秋冬在文人的笔下都是那么令人神往,夏天还能去外面乘凉,现在的夏天放到那时,估计要整天泡在水里,才能防得住这热度。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注意人类活动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以后逐渐注意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而人类活动对大范围以至全球气候的影响虽仍缺少定量数据,但人类活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气候则是肯定无疑的。 人类活动能力仍在不断增长。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消耗的燃料,农作物残梗、森林和草原的焚烧,以及过度放牧和盲目开荒等,使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气溶胶倾入大气,导致大气组成的不断变化。 每年进入大气的气溶胶,大约有十几亿吨到二十亿吨。 由于气溶胶的沉降速度较小,可聚集在环绕源地约1000 公里的范围内达数天之久,影响着大气的辐射过程。 20 世纪 60 年代的研究,发现还要考虑地面 反射率的作用,当地面反射率大时,气溶胶的增加可能使地面的反射率变小,使地如雪面上空的烟尘会使雪面增温,而水面上空的烟尘可使水面降温。 还有则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部分几乎是透明的,而对地面射出的长波辐射的某些波段,尤其是 15 微米附近的波谱区却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这就减少了地面的热量耗散,使低层大气和地面增温。 随着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使用的不断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不断增加,这种增温效应将越来越强烈。 根据对未来能源使用的估计,用各种模式计算的结果,到 2000 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5,温度升高 C。 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则全球平均增温可能达 C,且北纬 50°以北的大气低层,增温的幅度还要大些,极区则很可能是上述数字的 3 倍。 二氧化碳主要靠植物和海洋来吸收。 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热量,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向大气释放废热,城镇约占释放总量的 2/3。 虽然释放的热量同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净收入相比,所占份额很小,但此热量将随着人口和生产的增长而增加,它对气候的影响仍值得注意。 人类改变下垫面,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地改变着下垫面的状况,影响了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和反射率,从而影响气候。 如果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对森林和草原的过度采伐和开垦等,将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导致局地气候恶化。 地面的反射率和水分循环的改变,还可能影响大区域的气候。 当下垫面改变的范围很大,如达到 100 万平方公里时,其后果更不容忽视。 人们在飞速发展经济的时候,都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多少森林被砍伐,变成了一座座城市或者沙漠,多少植被被破坏,力气了一座座高楼,多少的湖泊干涸,渐渐成了沙漠。 罗布泊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此外,现在为了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人们已开始注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 如有计划地增加森林覆盖面积,进行城市绿化的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在农业上采用免耕法以保持土壤水分等。 浙江省将围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目标任务,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推进结构性减排、节能降耗和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碳汇和生态省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气候友好技术研发、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和主要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城乡废弃物处理排放控制等都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浙江省罪行提出的气候变暖提出的方案提出:要求,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生态省建设等科技创新重点工程为依托,力求在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高效节能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封存(术、绿色化工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专家表示,在各种减排措施中,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封存,具有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灵活性的潜力,可能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因此备受各国家政府重视。 今年 8 月,国内首个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全流程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工建设。 该方案还明确,全省各级政府预算要做出相应安排,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投入,调整优化原有各类相关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措施的保障能力,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和使用效率,同时,我省还鼓励发挥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调动和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将科技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去年 12 月 28 日,我市召开建设低碳城市动员大会。 杭州由此迈上了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低碳城市的新征程。 今年 1 月,杭州入选“低碳中国贡献城市”。 当然我们浙江省正在为缓解气候变暖努力了,那身为大学生,懂得了那么多问题的厉害关系,我们该为气候变暖做些什么呢。 我不是环境保护专业的,可能无法有机会研发新能源,开发新材料等等高科技的伟大的事业,但是我觉得我们都有必要为此出一份力,其实都是身边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时,比如:及时关掉家用电器。 每次你出门是否关掉了寝室的电脑,电灯,风扇,虽然学校给我们的电费收费是很优惠的,可能你关一下,也省不下多少的生活费,但是你却在无形之中为大的环境保护,遏制温室效应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因为家用电器耗电量占人类能源消耗的 30还多,全球 12的温室气体排放跟此有关。 有环保组织称,那些处于待机状态的家用电器还像“吸血鬼”一样继续从电网中耗电,耗电量可达该种家用电器总耗电量的 1060,还有吃吃本地和当季食品,决绝奢侈的消费,很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跟食品生产和运输有关。 你吃反季节的食品其实也不比当季的好吃多少,但是无形之中就又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为反季节食品的运输将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温室气体,比如空运,可想而知。 还有一直都在倡导的,从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教育我们要节约用水,但是在我们大学生里面有多少是一直都是在重视的呢。 大学生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是南方的大学,所以不缺水,去问问你去北方上学的同学,他们洗澡洗衣服的水都是很有限的,要懂得珍惜现在你所拥有的东西。 或许,现在做得点点滴滴都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人人行动起来肯定是会改善的,面对气候变暖,我们也不用过度的悲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的,温室效应当然也例外。 我们只需顺其自然,懂得珍惜生身边,懂得感恩自然,这样,我相信随着这人类的进步,肯定可以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点的。 参考文献1人民网1环球在线 1 百度知道1浙江在线 1浙江日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