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内容摘要:

; e)剖面地形线 ; f)钻孔、探槽等地质工程点 剖面图绘制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相邻二、 Y 线、高程线的间距,其理论值与实量值之差图上不大于 ; b剖控点、工程点对附近高程线、二线、 Y 线距离与实量值之差图上不大于 ; c)两工程点间的距离与实量值之差图上不大于 ; 山测站点、剖控点对相邻的剖控点及高程线距离与实量值之差图上不大于。 勘探坑道测量 近井点的测定 近井点 离坑口不宜超过 50m(当采用光电测距时不宜超过 500m),其点位应埋设大木桩或标石。 近井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按 有关规定施测。 进行坑道贯通测量 (包括坑内相对贯通、坑内找孔及向坑内打通风孔等 )的近井点,应根据施工要求提高施测精度并埋石,不得低于一级图根点的精度。 坑 (井 )口位置点 (以下简称坑 (井 )口点 )的布设 坑 (井 )口点可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自近井点以经纬仪极坐标法 (量距或光电测距 )、角线交会法或复测量距支导线法测设。 坑 (井 )口点布设后,应在实地按设计的坑道掘进方向 (中线方向 )布设复测校正桩。 开挖好坑 (井 )口断面及开拓好坑 (井 )口平台后,应对坑 (井 )口点进行复测校正或重新布设。 坑 (井 )口点一般埋设大木桩。 坑 (井 )口点的测定一般自近井点起与坑内导线一并施测,如果通视条件允许,也可用测角交会法施测。 敷设坑内导线的坑 (井 )口点,按表 58 要求施测 ; 不敷设坑内导线的坑 (井 )口点,按表57 的要求施测。 坑道定向测量以三点挂线法或用激光经纬仪 (激光指向仪 )进行施测。 在坑口点标定坑道中线方向时,应预先在地面由两个已知方向引测标定两个以上的中线点。 当坑口点只与近井点通视时,应两次引测标定。 引测时均应正倒镜标定,中线点经检核无误后打人大木桩。 进至坑内后,三点挂线法每 20m30m,激光经纬仪法每 100m,应在顶板或棚梁上延设新的中线点。 在延设过程中,可自原地面中线点引测。 如系按后视方向向前引测时,亦应正倒镜标定。 三点挂线法引测中线点需成组标定,每组三点,相邻点距不小于 1m。 坑道转向或开岔时,应在转向点或开岔点标定新的中线方向。 坡度较大的倾斜坑道,应在标定中线的同时,在两壁上标定腰线点。 腰线点应三对一组,相邻点距不小于 2m。 坡度小于 1/10。 的水平坑道,可直接用三角高程或水准测定掌子面底板高程,按设计坡度求出其推算高程进行检查,必要时也可标定腰线。 每次标定或检查中、腰线后,应以书面形式将结果通知施工单位。 竖井投点及连接测量 通过竖井联系的坑道,当竖井挖至坑道底面设计高程时,应将平面控制和高程由地面传递到坑道内。 地面的平面控制与坑道内 的平面控制,应通过竖井投点连接,竖井投点可采用重锤投点法或激光铅垂仪投点法。 为了提高投点的定向精度,应使井口的长对角线与地下坑道的几何中线 (掘进方向线 )重合或平行。 重锤投点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为了减少投点误差,应停止鼓风,并在井口及井内适当位置加盖木板 ; b)重锤应置于盛有稳定液的容器内。 机油或其它油类均可作为稳定液。 重锤与锤线不得接触任何障碍物 ; c)悬锤线应用无弯曲、无扭折、无接头的细钢丝,必须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其强度系数一般可为 2; d)重锤投点通常采用两固定点下投,两固定点距离与井下两投点距离之差不应大于2mm; e)为确保安全,悬锤线的井口固结以及钢丝与重锤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下放悬锤线时,可先悬挂一小重锤 (Zkg3kg)将其放至竖井底部,待投点开始时,再换用工作重锤。 提升悬锤线时,也应换用小重锤。 重锤的重量,根据竖井深度不同,一般可参照表 62 的规定选用。 表 62 竖并深度, m 20 40 60 80 100 重锤重量, kg 15 25 40 50 60 单向竖井坑道的掘进方向可采用连接三角形法 或连接方向法与地面控制进行连测,其操作方法与要求见附录 N。 连接测量时,应有一个控制点布设在距井口 5m10m 处。 进行定向和连接测量时,仪器必须严格对中,偏心差不得大于 1mm。 地面及地下观测时,均应直接照准悬锤线,并在其静止稳定时进行。 投点、定向和连接测量应进行两次,并尽可能由不同人员采用不同方法、不同图形、不同路线分别进行。 两次所得坑道内导线第一条边的方位角较差不得超过 539。 单向竖井坑道的定向也可使用一次定向测量中误差小于 60的陀螺经纬仪采用逆转点法 、中天法或其他方法进行。 使用陀螺经纬仪定向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井下定向测量前和测量后,应在地面同一条近井点的后视边和连接导线边上,各测量三次陀螺方位,求得六个仪器常数,其任意两个仪器常数的互差应小于 239。 ; b)井下陀螺定向边的长度应大于 30m,测量陀螺方位时,至少须进行两次,其互差应小于 239。 ; c)前后两次测量的仪器常数,一般应在三个昼夜内完成,观测仪器和电源部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尽可能在温度变化比较小的时间内进行 ; d)井上、下观测一般应由同一观测员进行 ; 仪器在搬运时应防止颠簸和振动 ; e)定向观测时,仪器应严格整平,观测过程中水准气泡偏离不得超过 格 ; 每次测量后,度盘位置须变换 180176。 /n(n 为测量次数 ),并停止陀螺运转 10min15min; f)在观测陀螺子午线的前后,均应以两个镜位照准已知方位或定向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前后两次观测结果的互差,对于 Js 型经纬仪不得超过 24; g)用逆转点法观测时,每次测量应连续读取 5 个逆转点的水平度盘读数。 当陀螺仪轴摆动中值互差不超过 30时,方可进行计算,否则应重新观测。 坑道底面高程一般是通过竖井将地面高程直接传递至 井下,其传递方法通常采用长钢尺或长钢丝一次导人高程法〔见附录 P(提示的附录 )〕。 进行高程传递时,必须防止钢尺 (或钢丝 )接触障碍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