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 A+α) %=1A%=50% 相: A%=( 9020) /90*100%=78% α%=1A%=22% 10.某合金相图如图所示。 1) 试标注 ① — ④ 空白区域中存在相的名称; 2) 指出此相图包括哪几种转变类型; 3) 说明合金 Ⅰ 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显微组织。 答: (1)①: L+γ ② : γ +β ③ : β +(α+β )+ αⅡ ④ : β +αⅡ (2)匀晶转变;共析转变 (3)合金①在 1点以上全部为液相 ,冷至 1点时开始从液相中 析出γ固溶体至 2点结束 ,2~ 3点之间合金全部由γ固溶体所组成 ,3 点以下 ,开始从γ固溶体中析出 α 固溶体 ,冷至 4 14 点 结束 ,4~ 5之间全部由 α固溶体所组成 ,冷到 5点以下 ,由于 α固溶体的浓度超过了它的溶解度限度 ,从 α中析出第二相β固溶体 ,最终得到室稳下的显微组织 : α+β Ⅱ 11.有形状 、 尺寸相同的两个 CuNi 合金铸件,一个含 90% Ni ,另一个含 50% Ni,铸后自然冷却,问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严重。 答: 含 50% Ni 的 CuNi 合金铸件偏析较严重。 在实际冷却过程中,由于冷速较快,使得先结晶 部分含高熔 点组元多, 后结晶部分 含低熔点组元多,因为 含 50% Ni 的 CuNi 合金铸件固相线与液相线范围比 含 90% Ni 铸件 宽,因此它所造成 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要比 含 90% Ni 的 CuNi 合金铸件 严重。 第五 章 铁碳合金 1.何谓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试画出纯铁的结晶冷却曲线和晶体结构变化图。 答:由于条件(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转变,称同素异构转变。 ( F) ,奥氏体( A),渗碳体( Fe3C),珠光体 ( P) ,莱氏体( Ld)。 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点。 答:铁素 体( F) : 铁素体是碳在 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 由于碳在 Fe 15 中的溶解度 `很小,它的性能与纯铁相近。 塑性、韧性好,强度、硬度低。 它在钢中一般呈块状或片状。 奥氏体( A) :奥氏体是碳在 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 因其晶格间隙尺寸较大,故碳在 Fe 中的溶解度较大。 有很好的塑性。 渗碳体( Fe3C) : 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复杂 晶格的间隙化合物。 渗碳体 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伸率接近于零。 在钢中以片状 存在 或网络状存在于晶界。 在莱氏体 中为连续的基体,有时呈鱼骨状。 珠光体 ( P) :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铁素体和渗碳体呈层片状。 珠光体 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较差。 莱氏体( Ld) :由 奥氏体 和 渗碳体 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在 莱氏体 中, 渗碳体 是连续分布的相 ,奥氏体 呈颗粒状分布在 渗碳体 基体上。 由于 渗碳体 很脆,所以 莱氏体 是塑性很差的组织。 合金相图有何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 又有何局限性。 答: 1: 碳钢和 铸铁都是铁碳合金,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重要工具,了解与掌握铁碳合金相图,对于钢铁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各种热加工工艺的制订以及工艺废品原因的分析等方面都有 巨大的 实际 指导意义。 ① 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CFeF 3 相图描述了铁碳合金的组织随含碳量的变化规律,合金的性能决定于合金的组织,这样根据零件的性能要求来选择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 例如,各种工程钢制结构件要求塑性和韧性好,因此选用含碳量低的钢材;各种机器零件需要塑性、韧性、强度都较好的钢材,应选用含碳 量适中的中碳钢;工具用材要求硬度高、耐磨,应选用含碳量高的钢种 ;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不能切削加工,也不能锻造和难于焊接,但有良好的铸造性能,所以主要作为灰口铸铁的原材料。 ② 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对铸造,根据相图可以找出不同成分的钢或铸铁的熔点,确定铸造温度;根据相图上液相线和固相线间距离估计铸造性能的好坏。 对于锻造:根据相图可以确定锻造温度。 对焊接:根据相图来分析碳钢焊缝组织,并用适当热处理方法来减轻或消除组织不均匀性;对热处理: CFeF 3 16 相图更为重要,如退火、正 火、淬火的加热温度都要参考铁碳相图加以选择。 2: ① 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的速度得到的, 其组织是平衡组织, 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通常都 比较快, 钢的实际组织与状态图上的组织就有区别。 ②铁碳相图只反映铁碳二元合金中相的平衡状态,实际生产中用的钢铁材料,除了铁和碳外,往往还含有其它组元,此时铁碳相图形状将发生变化。 FeFe3C 相图,指出图中 S 、 C 、 E 、 P、 G 及 GS 、 SE 、 PSK 各点 、 线的意义,并标出各相区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 答 : S:共析点 727℃ %C 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析转变,反应式: cFeFA ps 3 ,当冷却到 727℃时从具有 S点成分的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具有 P点成分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 —— 珠光体 P( cFeFp 3 ) C:共晶点 1148℃ %C,在这一点上发生共晶转变,反应式: CFeALc E 3 ,当冷到 1148℃时具有 C点成分的液体中同时结晶出具有 E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 17 相混合物 —— 莱氏体 CFeALe E 3 E: 碳在 Fe 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1148℃ %C ES 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又称 Acm 温度线,随温度的降低,碳在奥化体中的溶解度减少,多余的碳以 CFe3 形式析出,所以具有 %~ %C 的钢冷却到Acm 线与 PSK 线之间时的组织 ⅡCFeA 3 ,从 A 中析出的 CFe3 称为二次渗碳体 ,以 ⅡCFe3 表示。 GS 线 :不同含碳量的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称 A3 线, GP 线则是铁素体析出的终了线,所以 GSP 区的显微组织是 AF。 PSK 线:共析转变线,在这条线上发生共析转变 CFeFA PS 3 ,产物( P)珠光体,含碳量在 ~ %的铁碳合金冷却到 727℃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 FeFe3C 相图中 二 个基本反应: 共晶反应 和 共析反应,写出反应式,标出含碳量及温度。 答: 共析反应 : 冷却到 727℃时 具有 S 点成分的奥氏体中同时析出具有 P 点成分 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 γ 230。 727 + 共晶反应 : 1148℃时具有 C 点成分的液体中同时结晶出具有 E 点成分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 230。 1147 γ +。 何谓白口铁。 两者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有何差别。 答:碳素钢:含有 %~%C 的铁碳合金。 白口铁:含大于 %C 的铁碳合金。 碳素钢中 亚共析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其中珠光体中的 渗 碳体以细片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珠光体的含量增加,则钢的 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 当含碳量 达到 %时就是珠光体的性能。 过共析钢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含碳量接近 %时, 强度达到最大值, 含碳量继续增加,强度下降。 由于二次渗碳体 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 ,导致钢的 脆性增加。 18 白口铁中 由于其组织中存在大量的 以 渗碳体 为基体的莱氏体(钢中无这种组织) , 因此 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脆性,难以切削加工。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组织有何特点和异同点。 答:亚共析钢的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所 组成。 其中铁素体呈块状。 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呈片状分布。 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所组成。 过共析钢的组织由珠光体和 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其中 二次渗碳体 分布 在晶界 ,当其含量多时将 形成连续的网络状。 共同点:钢的组织中都含有珠光体。 不同点:亚共析钢的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钢的组织是珠光体,过共析钢的组织是珠光体和 二次渗碳体。 % 、 % 、 % 、 % 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 . 答: %C:在 1~2 点间合金按匀晶转变结晶出 A, 在 2 点结晶结束,全部转变为奥氏体。 冷到3 点时( 727℃ ),在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转变结束时全部为珠光体 P,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析渗碳体,当温度继续下降时,珠光体中铁素体溶碳量减少,其成分沿固溶度线 PQ 变化,析出三次渗碳体 ⅢCFe3 ,它常与共析渗碳体长在一起,彼此分不出,且数量少,可忽略。 室温时组织 P。 % C: 合金在 1~2 点间按匀晶转变结晶出 A,在 2 点结晶结束,全部转变为奥氏体。 冷到3 点时开始析出 F, 34 点 A 成分沿 GS 线变化,铁素体成分沿 GP 线变化,当温度到 4 点时,奥氏体的成分达到 S 点成分(含碳 %),便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此时,原先析出的铁素体保持不变,称为先共析铁素体,其成分为 %C,所以共析转变结束后,合金的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当温度继续下降时,铁素体的溶碳量沿 PQ 线变化,析出三次渗碳体,同样 ⅢCFe3 量很少,可忽略。 所以含碳 %的亚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为: F+P % C: 合金在 1~2 点间按匀晶转变结晶出奥氏体, 2 点结晶结束,合金为单相奥氏体,冷却到 3 点,开始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 ⅡCFe3 , ⅡCFe3 沿奥氏体的晶界析出, 19 呈网状分布, 34 间 ⅡCFe3 不断析出,奥氏体成分沿 ES 线变化,当温度到达 4 点( 727℃ )时,其含碳量降为 %,在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此时先析出的 ⅡCFe3 保持不变,称为先共析渗碳体,所以共析转变结束时的组织为先共析二次渗碳体和珠光体,忽略 ⅢCFe3。 室温组织为二次渗碳体 和珠光体。 10.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 1)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 ; 答:一次渗碳体:由液相中直接析出来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 ,用 Fe3CⅠ 表示。 二次渗碳体:从 A 中析出的 CFe3 称为二次渗碳体 ,用 Fe3CⅡ 表示。 三次渗碳体:从 F 中析出的 CFe3 称为三次渗碳体 ⅢCFe3。 三次渗碳体通常可以忽略。 共晶渗碳体:经共 晶反应生成的 渗碳体即 莱氏体 中 作为基体 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 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 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 片层状 渗碳体称为共析渗碳体。 2) 热脆与冷脆。 答:热脆: S 在钢中以 FeS 形成存在, FeS 会与 Fe 形成低熔点共晶,当钢材在 1000℃ ~1200℃压力加工时, 会沿着这些 低熔点共晶体的边界开裂 ,钢材将变得极脆,这种脆性现象称为热脆。 冷脆: P 使室温下的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有所升高,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10. 根据 FeFe3C 相图,计算: 1) 室温下,含碳 % 的钢中珠光体和铁素体各占多少; 2)室温下,含碳 %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多少; 3)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 的最大百分含量。 答: 1) P%=()/()*100%=74% F%=174%=26% 2 ) P%=()/()*100%=93% Fe3C Ⅱ %=193%=7% 或 Fe3C 20 Ⅱ %=()/()*100%=7% 3) Fe3CⅡ %=()/()*100%=23% 11.某工厂仓库积压了许多碳钢(退火状态),由于钢材混杂,不知道钢的化学成分,现找出其中一根,经金相分析后,发现其组织为珠光体 +铁素体,其中铁素体占 50% ,问此钢材的含碳量大约是多少。 答: 由于 组织为珠光体 +铁素体 ,说明此钢为亚共析钢。 设成分为 X,则 F%=50%=()/()*100% X=,即 含碳量大约 是 % 12.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 +渗碳体(网状),其中珠光体占 96% ,问此碳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 答 : Wp=96% =( X)/()*100% X= 13.根据 FeFe3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含碳量为 % 的钢比含碳量为 % 的钢硬度高; 答: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渗碳体的含量增加,渗碳体 是硬脆相,因此 含碳量为 % 的钢比含碳量为 % 的钢硬度高。 2)在室温下,含碳 %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 的钢高; 答:因为在钢中当含碳量超过 %时,所析出的 二次渗碳体 在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络状,使钢的脆性增加,导致强度 下降。 因此 含碳 % 的钢其强度比含碳 % 的钢高。 3)在 1100℃ ,含碳 %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 的生铁不能锻造; 答: 在 1100℃时, 含碳 % 的钢 的组织为奥氏体,奥氏体的塑性很好,因此适合于锻造; 含碳 % 的生铁 的组织中含有大量的 莱氏体 , 莱氏体 中 以连续的 渗碳体 为 基体 ,渗碳体的硬度很高,不适合于锻造。 4)绑轧物件一般用铁丝(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钢丝绳(用 60 、 65 、 70 、 75 等钢制成); 答: 为了便于 绑轧 ,要求有很好的塑性 ,因 此 应 选用 塑性很好。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灭在萌芽状态,改变了事后维修缺乏计划性的被动局面。 但这种维修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修工作以直接经验作为指导,只能提出一般性的维修原则,缺乏针对性;二是只着重解决维修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忽视了 维修的整体内涵,缺乏对维修管理的研究。 由于事先很难预料大量的随机性的故障,尽管做了许多的预防性维修工作,也很难获得预期效果;三是刻板地实行定时定程维修的离位分解检测维修
大臂 断裂等大问题,特别是在辰溪,很多新客户在了解我们机子的时候 就有从老客户那里传出来的不好语言。 机子出现问 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怎么解决好处理好这些问题亦是重中之重, 接下来的一年应该更认真的重视这个问题。 2020 是个新的开始,对于怀吉区域是个新的起点,主要业务工作为; 在已经销售的 11 个区域争取 开拓 和稳定市场,维护好老客户关系。 在余下的 8 个区域争取能做出突破,特别是
凡修改处,必须注明变更的依据,出处(如此处变更见 年 月 日变更第 条)。 关于室外综合地下管网竣工图: 新的规范在条文说明中规定 “地下管线工程竣工图的编制,应按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① 比例尺按 1: 500的比例。 ② 地下管线图上必须标明管线的材质、管径大小、埋深尺寸,标注埋深时,如果标注的是绝对高称
到 来之前,对施工 区进行水路疏通和重点围堵工作 , 同时储备片石 、 铅丝笼 等物资 具体为 : 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 格尔木河防洪 工程 三标段 项目部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4 1) 对发电洞出口处右岸山体汇集的雨水挖 150米 长的排水沟,排至主河道。 2) 对主河道内的小型筑岛进行疏通,拓宽主河道过水断面,确保最大防洪流量的通过。 3)对溢洪洞出口处左岸山体雨水、泥石流汇集处,挖
右 左 右 实测值 设计值 偏差值 实测值 设计值 偏差值 自 检 意 见 监 理 意 见 测量 计算 复核 技术主办 项目主管 测量日期 施检表 (19) 3m直尺平整度检测记录表 编号: 第 页 共 页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合同段 分 项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公路等级 起 讫 桩 号 实 测 值 (mm) 备 注 测点数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值 小于标准值的点数 合格率 自检 意见 监理 意见
获机械配件或组装 HL30A型及 HL50A型轮式装载机 2020台。 四、建设厂址 厂址在 XX 市 XX 建设路东段。 五、项目审批情况 该项目以豫平舞市工 [2020]00065号予以备案,被列为 2020 年平顶山市重大工业建设项目;有关征地手续已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