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021994 标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程序,对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体系如图 51 所示。 第 4章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程序 ( 1)过程质量执行程序(如图 52 所示) 图 52 14 ( 2)工程质量保证程序(如图 53) ( 3)工程质量预控程序 本工程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的质量预控程序图 5图 5图 56所示。 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要求高,质量预控目标 :单位工程省级优良。 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管理程序,建立各级岗位 15 责任制,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并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质量控制程序 16 图 55 模板工程质量预控程序 17 图 56 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程序 18 第 5章 技术保证措施 19 我公司在创优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历年来一直参加各种创优 质工程活动。 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了我们自己的一条创优成功之路,掌握了一整套利用先进施工技术和工法创建优质工程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在以往的抗渗混凝土施工方面积累了更加成熟的经验。 1 模板工程技术保证措施 为达到 “ 省级优良 ” 的目标,使混凝土结构外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混凝土外表面光滑而又密实。 在满足结构抗渗要求的前提下,为保证内外抹灰粘结牢固,本工程的二 沉池大模板采用全钢大模板并且大模板的板面选用 6mm 厚花纹钢板;污泥泵房楼板使用竹胶模板,二沉池中心筒使用定型木制筒模,楼梯使用定型全钢模板,地下室墙体使用新制 60 系列组合钢模板。 经过几年来多个工程的实践,我公司在墙体全钢大模板的使用上总结了一整套经验,全钢大模板的使用既可以保证墙体结构的清水混凝土效果,不易变形,而且易于管理、运输、存放、周转,操作方便。 全钢大模板和组合钢模板的设计、加工、运输、组装和使用各环节高起点,严要求,严把质量关;模板的设计、加工组装、调试均应满足本工程质量要求标准。 模板的验收标 准如表 52 所示。 全钢大模板选用 6mm 厚钢板加工制作,便于加工和拼装,便于清 理和支拆,而且接缝严密,不错台、不漏浆、混凝土表面光洁。 模板拆除后,要及时将表面清除干净,进行修理,刷机油进行保养。 竹胶模板选用加厚 12mm 竹胶模板,刚度较好。 竹胶模板要在裁口 处涂刷封边漆进行保护,以防裁口处生毛边,或者吸水膨胀、松散变形, 20 从而影响模板拼缝质量,缩短模板的使用寿命。 预留洞口采用自制定型木模板,外罩竹胶模板,框内加固定撑,防止模板变形。 预留洞口模板和竹胶板,拆除以后,要及时清理表面,涂刷脱模剂。 为保 证涡流沉砂池与细格栅间橡胶止水带的安装位置准确,保护 橡胶止水带采取以下措施(如图 57 示) ⑴沿止水带安装ф 12 固定支架,并用钢线沿止水带外缘绑扎。 ⑵外露止水带用木板保护。 有水池池壁的模板均使用如图 58 示的螺栓,它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工具式紧固件,具有紧固、限位、防水于一体,安装拆除方便,不需切割螺栓,螺栓只有带止水翼的中心螺母留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中。 为保证其优良的止水性能,在中心螺母上焊接有Φ 80 2 的止水板,水池上拆除螺栓后,用 1: 2 干硬性水泥砂浆嵌填密实,表面压光,并随池体养护。 ∮ 16螺杆塑料限位与螺栓焊接∮ 80止水翼对 拉 螺 栓中心螺栓 21 本工程吊模均采用“ H”形固定支架如图 58,它具有加固、支承控制模板底标高,又能对池(墙)两侧模板限位的三重作用。 2 钢筋技术保证措施 钢筋存放和试验 钢筋进场要严把质量关,钢筋料场要分批量、分型号、分级别堆放,垛底用木方垫起,每垛钢筋前立标识牌,标明钢筋的直径、级别、厂家、复试报告单号,钢筋要及时做复试,试验合格的钢筋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钢筋连接: 结构楼板的梁板钢筋下铁接头应设在梁板一端,上铁应设在跨中部位;对于墙体及暗柱钢筋,接头应 设在板上。 受力钢筋的接头要相互错开,对于绑扎接头任何一个接头中心至 倍搭接长度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的允许百分率:受拉区 25%,受压区 50%。 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45d,且搭接长度不小于 300。 22 电渣压力焊接头,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 45 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要求:受拉区不大于 75%,受压区不限制。 防止钢筋位移措施: 底板钢筋:底板钢筋绑扎前,先要在底板垫层上弹出各轴线 、墙体边线、柱边线、梁边线,然后弹出底板钢筋双向间隔线,钢筋绑扎时,依线摆放,以保证其位置和间距准确。 底板下层筋绑扎完后,钢筋下加 35mm 厚的水泥砂浆垫块,然后,摆放支撑上层钢筋的马凳,马凳采用φ 16 钢筋制作,双向间距 1000mm,以保证能支撑上层钢筋处于准确的位置,上层钢筋摆放时,先在已绑扎完的梁钢筋上划出底板双向钢筋间距,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和间距。 墙体钢筋:墙体的底板插筋,要依墙体控制线安装,并要临时固定于底板上筋上,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水平定距框固定其位置和间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拆除下来。 具体做法见图 59。 池 /墙体钢筋在绑扎时,先要绑扎好暗柱钢筋,在其上划出墙体钢筋的竖向间距线,墙体部位设置竖向梯子筋。 具体做法 23 见图 510 所示: 3 混凝土技术保证措施 混凝土供应保证措施 本工程二沉池、污泥泵房等全部使用自拌混凝 土,要求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经向建筑科研院技术咨询,进行多组抗渗试验对比后,再优选混凝土配合比,技术要求包括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缓凝要求、施工外加剂要求等。 后台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按配合比要求配制混凝土,认真履行职责。 混凝土泵送运输 混凝土使用泵送运输,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混凝土泵送的顺利进行。 现场由专人负责进行挪、接泵管的工作,做到混凝土及时供应。 现场准备一台备用输送泵,保证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因输送泵损坏而影响施工顺利进行。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浇筑质量,是确保混凝土工程内部质量和观感质量的关键 工序,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范规程,落实“三检制”。 浇筑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合格,做好预检和隐检,检查预留、预埋的情况是否符合要 24 求。 对施工中容易产生露浆、错台、接槎处夹杂物、门窗洞口变形移位、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者露筋等地方,要有专人负责处理,并在浇筑过程进行监视。 混凝土浇筑入模方式采用泵管直接入模,当浇筑墙体混凝土,自由高度超过 2m 时,混凝土要经串筒注入模板内,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落下高度不大于 2m,防止根部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混凝土采用分段分层浇筑,应有专人负责进行监控,使用标尺杆控制下料厚度 ,浇筑过程保证均匀布料。 施工前要对持振捣手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施工中有专人负责对混凝土振捣的监控,切实保证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振点位置、振捣移动顺序符合要求,不发生露振、过振或振不密实的现象。 由于是泵送混凝土,在混凝土振捣完 30 分钟后,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混凝土试验 每次浇筑混凝土时,试验员要对混凝土拌合物做坍落度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及时留制试块,每次开盘浇筑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都要留制试块,在一次浇筑中,每浇筑 100m3 混凝土,至少留制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以及各种 同条件试块,有抗渗要求的要留制抗渗标养试块。 现场设立标准养护实验室,存放标养试块。 同条件试块留在施工现场浇筑部位。 试验员要及时对所做试块做好标记,不能混淆 ,并按照技术要求,将试块分类保存,及时送到试验室进行抗压或抗渗试验,及时向技术部门提供试验结果和数据。 防止混凝土碱 集料反应措施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简称“ AAR”)俗称“混凝土癌症”。 是水泥和外加剂中的碱(钾、钠碱金属离子 Na2O、 K2O)与砂、石骨料中的碱活性物质(如 SiO2)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碱硅酸凝胶( ASR),吸水后产生膨胀压力,使混凝土开裂。 在工程实践中以消除混凝土中发生“ AAR”的条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工程选用低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使用低碱水泥,水泥 25 中碱含当量低于 %。 掺低碱外加剂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用量小于混凝土水泥用量的 5%,外加剂带入混凝土中碱量,每立方米混凝土不得超过 1Kg。 本工程混凝土掺合料使用含碱量不大于 %的Ⅱ级优质粉煤灰,以并取代 25%水泥;这样可保证配制的粉煤灰混凝土总含碱量低于 2kg/cm3 标准,进一步防止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 性。 混凝土抗渗性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本工程为 水工构筑物,水池底板大部分厚度为 400~600mm,已接近大体积混凝土的下限标准,要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