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最关心的问 题是保证学员在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后,迅速进入并融入企业,找到自己所能胜任的岗位。 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实践中,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校企合作网络,获得更多的企业支持, 总结 建立一 套 运行保障的管理办法。 表 1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与实施资金预算表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负责人 预算(万元) 完成时间 1 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与实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张昕 12 合计 12 (二 ) 课程体系 改革 与 课程建设 1. 优化“ 工学结合 ,项目导向 ” 的 课程体系 建设思路:按“专业 目标 →企业岗位→ 典型任务 ”即 专业培养目标、企业职业岗位和岗位 典型任务 一体化的项目导向课程体系。 网络应用网络应用开发维护(用网)相关岗位:网页编辑师、网站开发人员、网站推广人员( S E O )、网站优化维护人员运维管理网络运维管理(管网)相关岗位: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技术支持(售后)、网络安全员工程验收工程实施规划设计项目计划网络系统集成(建网)相关岗位:技术支持、综合布线工程师、设备安装调试师、监理员网站平面设计网站规划与设计、网站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小型 w e b 应用项目开发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W i n d o w s 操作系统维护与管理L i n u x 操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错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小型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园区网构建技术企业网构建技术V P N 与防火墙技术网络工程方案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目标 岗 位 群 典型项目典型任务 工学结合项目导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 专业 服务产业 发展 能力项目 10 校企合作 , 共建优质核心课程 ⑴ 建设目标:通过 与企业合作, 邀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课程 ,并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 ⑵ 建设内容:建设 专业 核心课程,并将 其 建成精品课,其中 2 门 院 级精品课程,努力 建 设 1 门省 级精品课程。 通过核心课程建设,促进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 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导向的《 园区网构建技术》、《 Linux网络操作系统》、《企业级网络构建技术》 等 教材。 表 2 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表 核心课程 建设内容 建设目标 负责人 2020. 102020. 9 2020. 102020. 9 园区网构建技术 校企 共 同 建设 课程, 建 成 院 级精品课程 提升 课 程建 设水平,丰富教学资源,争创省级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张 昕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 丰富教学资源, 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内容,为创建院级精品课程 奠定基础 校企 共 同 建设 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院级 精品课程 孙景祥 企业级网络构建技术 院级 精品课程 史建政 3. 实行 “ 四段一体 ”的 实践 教学 模式 在 “工学结合,项目导向” 的课程体系中, 推行 单项实训、综合实训、 项目实训、顶岗实习 “四段一体” 的 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引入实际工程项目和体验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外实习实训, 采用“教、学、做” 一体的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思想的建立。 多元化 课程考核体系 ,探索第三方评价 课程考核是对课 程建设和对学生学习效果鉴定的重要方式 ,“学习过程 +职业态度 +行动结果”为主导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及行业标准 为评价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⑴ 过程性、终结性考核想结合: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过程考核;某一个大模块结束或期末时进行终结性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 专业 服务产业 发展 能力项目 11 ⑵ 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便指导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有助于基本原理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 生培养成既懂理论,更会实践操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⑶ 校内、校外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主要对真实 /模拟工程项目素材。 校外考核主要 将 实际工程项目 引入评价体系,做到“ 学中做 、做中学 ” , 在 学与做中进行考核评价。 再者,将课程综合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证和行业资格考证相 对接 ,实行第 三方考核评价。 ⑷ 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时,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促使学生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达到职业标准,并且适合企业文化。 资源库的建设 以最新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整合国内外校企优质资源,通过系统化设计,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功能强大 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满足同 类 院校用户需求 , 同时兼顾行业、企业需求 ,满足学生继续 教育 的需要。 建立包括资源库建设、运行、管理的机制与办法,确保专业资源库的积累、共享、优化和持续更新。 参照 基础网络、园区网络、企业网络 中 的典型案例 , 覆盖计算机网络 “ 建网 ” 、 “ 管网 ” 和 “ 用网 ” 的技术 ,包含专业支撑 的 核心课程 , 建设 教学 资源库。 使其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成为 学生在线自 主 学习的数字化培训中心和社会学习者的乐园,促进专业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促进学习模式改变 和 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 高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相关专业群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对专业群相关专业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促进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全面 带动专业群各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 ,形成群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提升 为社会和 产 业服务的综合能力。 表 3 课程 与 教学 资源 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表 序号 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万元) 责任人 合计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 专业 服务产业 发展 能力项目 12 序号 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万元) 责任人 合计 1 优质核心课程开发 19 19 38 张昕 2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18 18 36 杨恒友 3 教材建设 14 14 28 史建政 4 专业群建设 20 20 40 魏玲 71 71 142 (三 ) 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制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人一案培养计划。 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途径,计划投入 47 万元,建 设一支数量、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 “ 双师 素质 ” 专业教师团队。 引进、培养、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2 名 院级 专业带头人 ,1 名 市 级专业带头人 ; 选派 优秀教 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培养 5 名 专业 骨干教师 ; 聘任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 派遣专任教师到企业中实践、 外出学习 进修 , 到企业跟班实习,每位教师 有年均 一个 月的 随工 实习 经历 ,解决专业 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组建一支具有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 “ 专兼结合、 双师 素质 ” 的教学团队。 通过两年建设, “ 双师 素质 ” 教师达到 85%,专业教师 团队中有20%以上的 企业 专家 ,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表 4 教学团队建设规划表 教 师 类 型 现 有 .9 .9 专任教师 (人 ) 32 33 34 高级职称教师(人) 12 14 15 中级职称教师(人) 12 14 15 双师素质教师(人) 18 26 29 兼职教师(人) 10 12 17 表 5 教学团队 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表 序号 建设项目 人数 资金预算(万元) 责任人 合计 1 专业带头人 2 3 4 7 张昕 2 骨干教师 5 6 6 12 张昕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 专业 服务产业 发展 能力项目 13 序号 建设项目 人数 资金预算(万元) 责任人 合计 3 兼职教师 7 3 3 6 杨恒友 4 双师素质 11 11 11 22 魏玲 合 计 23 24 47 ⑴ 建立“校企互聘互管”机制 , 健全教师评价机制 、 教师评聘机制 、 教师的进修培训、 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激励机制。 ⑵ 鼓励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 ⑶ 鼓励教师参与 企业技术 改造与创新、共同研发生产项目。 每名专业带头人在建设期内至少要有一项与企业合作的技术攻关或研发的技术项目。 ⑷ 鼓励教师 参加校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和新理念、新方法培训,学习与工作过程对接的 项目导向的课程建设思想。 ⑸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 实现所有教师都拥有网络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多名教师拥有国际 IT 权威认证证书。 ⑹ 聘请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技能演示观摩课。 长期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 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校外顶岗实习。 ⑺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在校内实验室、 实训室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安排参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⑻ 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安排高职称的教师在教学、实训,以及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并有计划地组织 教师 进行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技能。 ⑼ 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牵头,骨干教师主持,专业教师参与 ,兼职教师指导 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主要负责本专业的教研教改、科研项目、撰写论文或编写教材等科研工作,同时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行业或企业技术合作、开发工程实践项目等社会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 专业 服务产业 发展 能力项目 14 服 务活动。 (四 ) 改善 实习 实训条件,强化实践育人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根据 网络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构建对接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建立 接近真实工作环境 、再现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为纽带,构建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满足职业岗位实习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有 利于 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的实训基地 管理 制度,以 保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晋级式” 人才培养模式 的实施 ,突出专业的职业性、 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⑴ 校内实训基 地 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 包括: 升级 网络技术实训室 、 网络安全实训室, 新建 数据存储实训室。 表 6 实训 室 功能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 实训项目 社会化考试接轨情况 社会服务功能 网络技术 实训室 1.计算机网络基础 2.网络通迅基础 3.网络设备管理与配置 4.计算机病毒防治 国家职业资格网络中、高级工考试、 H3CNE H3CSE、 Cisco 网络工程师 对社会承接网络设备管理技术培训、安全技术培训 网络安全 实训室 1. 网络安全 2. 网络协议分析 H3C 安全工程师 对社会承接网络安全技术培训 数据存储 实训室 网络存 储设备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H3C 高级工程师认证(数据存储方向) 对社会承接数据存储培训 对外承接项目 ⑵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①在现有 13 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与润泽国际信息港、 H3C 通信技术有限 公司等知名 IT 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基地。 到 2020 年, 至少 再建立 8 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②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项目课程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包括配套教学资源,如项目指导书、项目任务书和项目考核标准等。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