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试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 b.应采取有效构造措施,防止由于刚度突变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c.应通过计算确定内力和配筋 d.应计算内力和配筋,并采取加强措施 4.对于有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结构及框架 — 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力结构布置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应设计为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部分采用铰接 c.纵、横向均应设计成刚结抗侧力体系 d.横向应设计成刚结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5.设防烈度为 8度的现浇高层框架 — 剪力墙结构,横向剪力墙的间距,下列定要求的是: [ B ] a.≤ 4B,并且≤ 50m b.≤ 3B,并且≤ 40m c.≤ ,并且≤ 30m d.≤ 2B,并且≤ 30m 6.高层框架 — 剪力墙结构中,下列横向剪力墙布置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20)的规定的是: [ B ] a,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的楼梯、电梯及端部附近,但不应设置在平面形状变化的地方 b.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处及恒载较大的地方 c.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的楼梯电梯间,但不应设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及平面形状变化的地方 d.宜均匀对称地设置在楼电梯间及平面形状变化处,但不宜设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 7.已经计算完毕的框架结构,后来又加上一些算力墙,是否更安全可靠。 ( D ) A、更安全 B、下部楼层的框架可能不安全 C、不安全 D、顶部楼层的框架可能不安全 8.在结构平面中布置有钢砼电梯井,按框架计算是否安全。 ( C ) A、偏于安全 B、不一定 C、偏于不安全 D、有时候偏于安全 9.框架结构中加入少部分剪力墙(例如电梯筒)时,若按纯框架进行力学分析,问下述观点哪个正确的。 ( D ) A、计算位移比实际结构大,所以纯框架计算是偏于安全的 B、计算周期偏长,所得地震内力偏小,所以按计算的内力设计值设计框架截面肯定不安全 C、是否安全要视框架与剪力墙的比例而定 D、剪力墙可能不安全 第一章 概论 (三 )判断 1.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 [ √ ] 2.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 [ √ ] 3.异型柱框架结构和普通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是相同的。 [ ] 4.高层建筑宜选用对抵抗风荷载有利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 [√ ] 5.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 [ ] 6.高层结构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 7.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 ] 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当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比较均匀,地基也比较均匀时,条形基础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 [ ] 2.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的埋深。 [ √ ] 3.文克尔地基模型是将地基看作是由无数小土柱组成,并假定各土柱之间存在着摩擦力。 [ ] 4.无限长梁是指在梁上任一点施加荷载时,沿梁长度方向上各点的挠度随离荷载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终两端挠度趋近于零。 [ √ ] 5.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15。 [ ] 6.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 [ ] 7.只有当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才应验算底层柱下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 ] 第三章 荷载及设计要求 1.“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所谓小震是指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 10%的地震。 [ ] 2.建筑设防烈度为 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量取 (g为重力加速度 )。 [ ] 3.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四类,当为乙类建筑时,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 l度采取抗震措施。 [√ ] 4.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希望珍惜别人劳动成果 26 / 43 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楼面结构,应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91)的规定。 [ ] 5.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 [ ] 6.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刚度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 70%,连续三层刚度逐层降低后,不小于降低前刚度的50%。 [√ ] 7.高层建筑结构倾覆计算时,应按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抗倾覆的稳定力矩不应小于倾覆力矩设计值。 计 算稳定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 50%,恒荷载取 90%。 [ ] 第五章 剪力墙结构 (1.当剪力墙高宽比过大,易发生剪切破坏。 [ ] 2.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 [ √ ] 3.为了避免墙肢过弱,要求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 4。 [ √ ] 4.当剪力墙与平面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 [ √ ] 5.剪力墙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是根据结构的刚度、承载力以及构造要求确定的。 [√ ] 6.以短肢剪力墙为主的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 ] 7.没有洞口的实体墙或洞口很小的剪力墙,其受力状态如同竖向悬臂构件。 [√ ] 8.整体小开口剪力墙,墙肢的局部弯矩很大,且墙肢在大部分楼层有反弯点。 [ ] 9.壁式框架的特点是墙肢截面的法向应力分布明显出现局部弯矩,在许多楼层内墙肢有反弯点。 [√ ] 10.剪力墙整体工作系数 越大,说明连梁的相对刚度越小。 [ ] 11.剪力墙类型的判断,除了根据剪力墙工作系数 判别外,还应判别沿高度方向墙肢弯矩图是否会出现反弯点。 [√ ] 12. IIn 值越大,说明剪力墙截面削弱的越小。 [ ] 13.当 101 时,按联肢剪力墙计算。 [ √ ] 14.当 10 时,按壁式框架计算。 [ ] 15.对整截面剪力墙,当剪力墙高宽比小于等于 4时,等效刚度的计算,应考虑剪切变形影响。 [√ ] 16.当考虑各自的特点后,整截面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联肢剪力墙的顶点位移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 √ ] 17.壁式框架的侧移刚度计算可采用 D值法进行计算,可以不考虑带刚域杆件的刚域影响。 [] 18.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每个方向的水平荷载由该方向的剪力墙承受,垂直于水平荷载方向的各片剪力墙不参与工作。 [ √ ] 19.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竖向悬臂墙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 √ ] 20.当结构单元内同时有整截面、壁式框架剪力墙时,应按框架 —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分 析方法计算结构内力。 [ √ ] 21.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内力的计算,可近似认为各片剪力墙不仅承受轴向力,而且还承受弯矩和剪力。 [ ] 22.剪力墙为偏心受力构件,其受力状态与钢筋混凝土柱相似。 [ √ ] 23.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比柱的要求严格。 [ √ ] 24.剪力墙洞口处的连粱,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一般受弯构件的要求计算。 [ √ ] 25.剪力墙洞口处的连梁,为了不使斜裂缝过早出现或混凝土过早破坏,连梁的尺寸不应太小。 [√ ] 第六章 框架 — 剪力墙结构 1.框架 — 剪力墙结构可根据需要横向布置抗侧力构件。 抗震设计时,应按横向布置剪力墙。 [] 2.当总框架和总剪力墙都相同,水平荷载也相同时,按刚结体系计算所得的剪力墙剪力和框架剪力都比按铰结体系计算所得的剪力墙剪力和框架剪力大。 [ ] 3.框架 — 剪力墙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划分比纯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低。 [ √ ] 4.高层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每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该楼层总剪力的 30%。 [ ] 5.高层框架 — 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等于或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框架部分应按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 [ √ ] 6.高层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计算中,对规则的框架 — 剪力墙结构,可采用简化方法不一定要按协同工作条件进行内力、位移分析。 [ ] 第一章 概论 简答题 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 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20)规定: 10层及 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 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结构有何受力特点。 答:高层建筑受到较大的侧向力 (水平风力或水平地震力 ),在建筑结构底部竖向力也很大。 在高层建筑中,可以认为柱的轴向力与层数为线性关系,水平力近似为倒三角形分布,在水平力作用卞,结构底部弯矩与高度平方成正比,顶点侧移与高度四次方成正比。 上述弯矩和侧移值,往往成为控制因素。 另外,高层建筑各构件受力复杂,对截面承载力和配筋要求较高。 3.高层建筑侧向位移如何控制。 答:高层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 影响结构的束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 ( 1)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hue/ 宜 符合以下规定: 1) 高度不大于 150m的高层建筑,比值不宜大于如表 2— 1— 1所述规定。 高度等于或大于 250m的高层建筑, hue/ 不 宜大于 1/500。 3) 高度在 150~ 200m之间时, hue/在 第一条和第二条之间线性内插。 ( 2)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7~ 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 框架结构;甲类建筑和 9度设防的乙类建筑;采用隔震和消能技术的建筑。 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7度设防的Ⅲ、Ⅳ类场地和 8度设防的乙类建筑;板柱一剪力墙结构; 9度且高于 60米、 8度Ⅲ、Ⅳ类场地高于 80米、 8度Ⅰ、Ⅱ类场地高于 100米且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 3)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与层高之比 hup/ 应符合表 212所列要求: 4.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和水平向承重体系各有哪些。 答: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 — 剪力墙、筒体、板柱 — 剪力墙以及一些其他形式如:悬挂式结构,巨型框架结构和竖向桁架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包括肋梁楼盖体系、密肋楼盖体系、平板式楼盖体系、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平扳 )、叠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和组合楼盖体系。 5.简述高层建筑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答:高层房屋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减少复杂受力和扭转受力,尽量使结构抗侧刚度中心、建筑平面形心、建筑物质量中心重合,以减少扭转。 高层建筑,其平面形状可以是方形、矩形和圆形,也可以采用 L形、 T形、十字形和Y形。 但平面尺寸要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高层结构房屋竖向的强度和刚度宜均匀、连续,无突变。 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避免错层和局部夹层,同一楼层楼面标高尽量统一,竖向结构层间刚度上下均匀,加强楼盖刚度,以加强连接和力的传递。 同时,建筑物高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希望珍惜别人劳动成果 27 / 43 比要满足有关规定,并按要求设置变形缝。 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1.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在什么情况下设置。 在高层建筑中,特别是抗震结构中,怎么处理好这三种维。 下列情况宜设防震缝: ( 1)平面各项尺寸超限而无加强措施。 ( 2)房屋有较大错层。 ( 3)各部分结构的刚度或荷载相差悬殊而又未采取有效措施。 当超过下表限值时,应设伸缩缝。 裙房与主体结构高度相差悬殊,重量亦是时,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差,宜设沉降缝。 变形缝尽可能不设,如果设要使三缝合一。 2.为什么抗震结构的延性要求不通过计算延性比来实现。 抗震结构都要设计成延性结构,主要是通过设计具有足够延性的构件来实现。 由于地震(大小、时间、地点等)的不确定性,计算参数也难于确定,在地震作用下构件达到的值很难通过计算得到。 值则和截面内力性质,构。自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试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3. 参考答案: 为确保结构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因挠度过大而影响高速行车,在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 解题方案: 预拱度就是:为确保结构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因挠度过大而影响高速行车,在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 评分标准: 主要意思答对可给全分 4. 参考答案: 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竖向动力作用。 解题方案: 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竖向动力作用。 评分标准: 主要意思答对可给全分 5. 参考答案: 指中跨主缆的矢高
识, 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 直接责任。 如严重违 反有关规定,本人将 自愿接受学校 的辞退 ,并承担相应后果。 以上几点本人严格遵 守 ,如果有违反 ,愿 意接受学校的处罚 ,请大家监督我。 承 诺人 : 年 月 日 汉台区阳光舞蹈艺术 培训学校 安全应急 预案 安全工作,是 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教 学工作的保证,是每 个家庭幸福的保证,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 证。
生存周期模型是 ( B ) A.增量模型 B.基于知识的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3.以下 不 . 属于项目开发计划主要内容的是 ( C ) A.实施计划 B.交付期限 C.测试用例 D.人员组织及分工 4.使用数据流图来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 D ) A. Jackson B. VDM C. OOA D. SA 5.用于描述结构化分析中数据流加工逻辑的是 ( A ) A.判定树 B.
、革命、改革和福利国家等主张的称为左派力量;右翼或右派一般是指反对激进改革或革命的政党或政治 德国逐渐形成两、三个大党控制下的多党体制的时间是 20世纪 60 年代以后。 按照政党在政党政治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政党可以分为体制内政党和体制外政党;按政党意识形态或政治倾向来划分的政党的类型是。 目前最为普遍和最直接阐述政党制度差异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以国家内部的执政党数目为划分标准。
伴随着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逐渐确立,是资产阶级经济与政治力量兴起并不断发展的结果。 现代选举制度的萌发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末期在一些国家出现的等级会议中的市民代表的产生。 中世纪选举市民代表的方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的创建积累了经验,为现 代选举制度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源。 现代意义上的选举制度,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决定国家政治事务,这是现代议会制确立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