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灰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东任本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杜伟,项目总工徐励为第二责任人;质检试验部部长葛学明为第三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管全工程质量,监督第二责任人的质量检查工作。 第二责任人职责: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路基工程质量。 对第一责任人负责。 第三责任人职责:质检试验部部长负责前场质量检查。 质检部部24 长葛学明负责石灰、砂石砂、片石、混凝土、钢材等永久性建材质量的具体检测。 质量试 验系统 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原材料的质量是成品构件质量的重要保证前提之一,在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项目总工、试验室应对材料的选择、采购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到材料进场前取样检查试验,再进场过程中校核第一批材料与所取样品是否相符,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材料应主动退货,以保证工程质量。 A、 检查进场的材料是否有出厂证明和合格证,地方材料应去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取样分析,签订供货合同,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 B、 所有材料的供货地点、数量均需要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 C、 材料进场前应有专门人员进行检查、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D、 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已进场的材料随时抽查,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立即退货,并禁止在合同的永久性工程中使用。 科学、准确、及时提供数据 质检试验部在工程实施中,还应按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做好各项试验,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操作,做到科学、准确、及时,为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并注意各种文件25 和原始资料的保管存档。 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质保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整个工程的质量有项目经理对业主负责,内部则有工程质检部、试验室对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做到密切配合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施工。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科和直接负责工的工程队队长参加的质量管理网络。 在各工程队配备专职质量控制人员,对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巡回质量检查,并配合各工序监理旁站人员,严格控制各工序的质量。 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每天不定时到施工现场巡视。 在建立严格的工程内部质保体系后,制定详细可 行的质保制度,在下发至各工程队,要求制度上墙,职责权利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分级签订创优责任状,奖罚分明,真正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责任到人,检查到位。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严禁违章作业,发现有不符质量规定的施工情况,工程质量小组有权暂停施工。 经过商定的施工办法,不得擅自改变。 对违章操作造成的质量事故,要追究责任,并及时上报。 成立内业小组,内业小组与外业小组协同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的自检记录,具体质检要求按照部分规定,在整个工程施工步骤和程序规定后,按照这个步骤和程序事 先26 确定好自检项目,做好有关自检记录,要求不能低于规定要求,不能发生漏检项目,有关检查测试及换算方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并整理数据填写表格,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所需检查项目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妥善处理好质检工作。 工程管理小组内人员必须做好施工日记,妥善保管,便于总结施工经验及教训,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有重大技术措施或改变原定措施,应报原审单位批准。 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每一项工程施工前都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要加强创优的教育检查工作。 定期开展质量活动,不断提 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提高单项工程优良率,从而保证整体优良工程。 工程施工中要消灭各种质量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重视关键工序,若发生质量事故必须及时上报,不准隐瞒,弄虚作假,对于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纠正。 五、路基灰土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路基灰土填筑施工 路基处理方法 本工程灰土主要为 6%、 12%灰土。 在 12%灰土底基层施工前(底层灰土养护期满后)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土工格栅铺筑施工,土工格栅进场后须经见证取样送检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进行 12%灰土 层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施工机械对已铺设土工格栅造成损坏。 27 具体施工办法 施工准备工作 清除表面耕织土、淤泥、草皮土、腐殖土、垃圾等不合格土层,并予以压实,路基顶面按土质及土块最大粒径不超过 10cm 的要求及规范标准分层碾压填筑至设计标高。 并用 12~16T 二轮压路机按要求叠压,施工中如发现有弹簧处做适当处理(换土、掺灰、晾晒)。 为降低地下水位,考虑设置有效的纵横向排水盲沟并予以连通。 横向盲沟内回填 5~50mm 洁净碎石并夯实。 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并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石灰在使用前 7~10 天充分消解,尽快使用。 土的塑性指数为 15~20 的粘性土,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大于 15mm。 石灰于土的掺配质量比为石灰:土 =6: :9( 6%灰土)及 12:88( 12%灰土)(质量比)。 准备好拌合设备,采用多铧犁和旋耕犁,并能保证在 24cm左右松铺范围内,石灰与土拌合均匀。 灰土拌合时将下层表皮刨松2~3cm,避免 2 层灰土间夹素土。 路基填筑 路基基底处理后,首先选择全幅长大于 100m 的合适区段做填筑试验段,确定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参数;其次再根据路床顶面设计高程、基底处理后的实测高程、相应地段的设计沉降值和路基边坡压实的超宽值(全线统一路基两侧各超宽 30cm)进行施工放样,确定路基的填筑边线,并用石灰线标明,每填筑 2~3 层进行一次施工放样,28 以确保填筑宽度及中线位置满足要求,进入路槽下 80cm 施工时采取悬线控制法施工。 同时通过沉降观测,控制填筑速率,防止路基因填筑过快而失稳。 , 计算出分层层数,并绘出分层施工图,施工时认真控制好松铺厚度、粒径含水量及机械行进速度。 分层填筑时,按路基横断面全宽度纵向分层填土,每一施工段落内,同一层采用一种填料。 当地形起伏、高低不平时,则又低处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密实。 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填 ,竣工时刷坡整平。 采用“四区段、八流程”工艺施工。 “四区段”是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做到界限分明,以便于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最后便于正确检测密实度。 “八流程”是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 整个路堤施工做到区段清晰、流程合理,保证填方地段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填筑中先用推土机摊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机械不能压到的边角、涵洞边及台后,用人工派和摊铺、小型机械碾压。 路基填筑作业顺序 :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至施工路段,并由专人指挥卸料(根据运输车装载量确定卸土间距)。 29 :路基上土 30~50m 后,采用推土机摊铺成约 20~25cm 厚,再用平地机整平。 :在上土整平后,根据设计掺灰量和掺灰层的厚度,作业段长度,运输石灰车的能力(施工前进行标定)进行人工布格(布格大小力求与每车石灰摊铺面积相符,以便控制掺灰的均匀),按每格的石灰用车数由专人指挥卸料,采用人工进行石灰摊铺。 设专人随时检查摊铺是否均匀,厚度是否一致,对不均匀处即是进行调整,保证掺灰的剂量和均匀 性。 :对原地面以下回填的灰土及换填地段灰土采用集中拌合法。 一般路基填筑均采用路拌法施工或大堆闷灰和路拌二次掺灰的办法施工。 a、 路拌法施工:人工布格摊铺石灰均匀后,采用路拌机与铧犁交替拌和的方式进行拌合。 第一遍拌和时,下齿深度不得将施工层拌透(预留 1~2cm),待第二遍拌合时下齿至下面层 1~2cm 处进行拌和,拌和遍数以满足灰土均匀为止(一般 23 遍即可)。 b、 拌合集中:灰土集中拌和在取土坑内进行。 根据要拌和取土坑的面积、拌和取土坑深度、石灰掺入剂量(按要求的掺灰量全部或部分进行)计算出石灰总量,将总的 石灰量采用装载机人工配合摊铺在需拌和的取土坑范围内,不均匀处人工进行处理。 采用挖掘机连土带石灰一起开挖并堆放在一侧,形成大堆料,采用同样的方法翻拌 2~3 遍,再用装载机翻拌 1~2 遍。 灰土即基本均匀,再进行装卸、整平工序施工,进一步完善拌和,局30 部人工处理。 :确保所有路基填料在碾压前均能满足碾压时要求的含水量是路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当路基填料需进行含水量调整时,按以下方法进行: a、当含水量过大时,在气温较高季节内采用铧犁翻晒,旋耕机往复进行拌和粉碎,直至颗粒含水量满足要求为止。 据类似施工经 验,每增翻旋一遍可降低含水量 — %。 雨季或低温季节内,采用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至要求。 b、对于含水量适中的填料,尽量缩短施工作业时间,确保填料碾压结束前含水量满足要求。 稳压整形:路基填料在适合碾压的含水量范围时,采用 YZ18— 21自行式压路机,以 5— 7km/h 的速度快速静压 1~2 遍,同时采用平地机整形至要求的纵、横坡度。 为便于排水,设置大于 2%~3%的横坡。 在进入 93 区施工层时,逐层进行反坡处理。 在路槽下 80cm 范围,每层采用挂线整形,确保工后路基外形尺寸,纵、横坡度、平整度等满足要求。 碾压:采用自行式压路机振压 2— 3 遍,三轮压路机碾压 4— 6 遍,控制时速 2~4km/h。 对于路基两侧为确保边缘压实,碾压时比相邻路段增加 2~3 遍,最终碾压遍数以满足不同层位要求的压实度为准,压路机碾压操作严格按压实规范要求进行。 检测:对碾压结束的施工路段,及时按照相应的检查项目进行自检、抽检、报检。 压实度、石灰剂量、平整度等均合格后,方可进行31 下道工序的施工。 如不合格,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处理使之达到要求。 结构物台背填土 桥台台后范围内回填土的压实度均要求大于相邻路基段 2 个百分 点,拟采用分层对称填筑,每填筑 3 层( 40~60cm),人工开挖设置一层台阶至新填路基的硬层处。 为确保台背范围填土压实度满足要求,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15cm(手扶振动压路机施工)。 对大面积采用压路机碾压处,严格控制压实层厚小于 20cm。 边角处采用手扶振动式压路机难以达到要求的,采用采用冲击夯夯实达到要求。 填料采用取土坑集中拌和,施工操作同一般路基填筑。 路基施工质量关键环节和工序的控制 加强石灰质量检测,保证用于路基的石灰符合Ⅱ级及以上石灰的 CaO、 MgO 含量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材料严禁 进入施工现场。 灰土拌合均匀,达不到要求的重新拌和,直至达到要求。 上土层厚度的控制:根据压实机具的有效压实范围控制好上土的松铺厚度,压实厚度亦不得超过 28cm。 含水量的调整:采用翻晒、洒水、掺灰处理等措施,使图层达到碾压期的最佳含水量。 连续进行碾压直至合格,避免间断碾压。 在土质脱水表面形成硬壳,而下部土层没有压实时,采用路拌机重新粉碎进行处理。 路基进入路槽下 80cm 施工时,采用挂线控制整形,确保外观几何尺寸和纵横坡度、高程等符合要求。 32 养生 A、压实成型的土路基维持潮湿状态,采用撒水养生(避免直接用水冲)或塑料薄膜覆盖。 B、养生期间严禁车辆通行。 路基压实度标准: 填方路段下路床 0~30cm 压实度≥ 90%,下路床 30~80cm 为≥90%;上路堤 80~150cm 为≥ 90%,下路堤 150cm 以上为≥ 87%; 挖方路段上路床 0~30cm 为≥ 90% 六、路基施工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 质量目标技术要求 工程各工序验收均能满足施工规范及要求。 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砼试块等检测合格率 100%。 认真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明确施工步骤、工艺操作方法、技术规范标准,要传达到基层操作者。 所有档案资料完整、清晰。 质量目标控制措施 为保证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决定调派质量意识强,工作认真负责,施工经验丰富,创优意识较强,有高度荣誉感和责任感的优秀项目经理,朱晓东负责公司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骨干人员名单全部到位,建立一个由项目经理到生产作业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制定质量管理责任制,认真按照设计要求和现行的施工规范组织施工。 施工全过程严格按有关质量标准进行,落实质量责任制 ,33 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并逐级分解质量创优目标,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责、权、利,管理层质量责任制建立,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业层定人员、定任务、定工期、定质量、定安全、定报酬、定奖罚的“七定”质量承包制,真正做到从项目管理班子到作业工人均有质量目标和实施计划、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条款执行,认真落实各级质量责任制,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强化“三工序”管理,严格质量法规,抓好控制把关,层层监督检查,整改。 具体做法:一是强化质量体系的运行,严格按监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各 项质量活动。 二是强化工序管理,工序管理是施工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要点,只有各道工序符合质量要求,施工质量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因此要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工序质量管理上,确定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设立质量管理点。 确定管理点的负责人和管理办法,使工序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容易出现在质量问题的工序,开展质量分析,制定预防措施,使工程在全过程、全方位、全工序上始终处于受控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