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本科桥梁工程试卷内容摘要:

施工设备或一、二孔施工支架逐孔施工,周期循环。 顶推施工法:用纵向预应力筋将预制节段与施工完成的梁体连成整体 ,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将梁体向前顶推出预制场地。 拱桥的施工方法主要有: 有支架施工:拱架施工,在拱架上砌筑主拱圈,落架。 缆索吊装施工:是无支架施工最主要的方法。 预制拱肋、吊装主拱圈、砌筑拱上建筑、施工桥面结构。 劲性骨架施工:在事先形成的桁式拱骨架上分环分段浇筑混凝土。 转体施工法:将拱圈分为两个半跨,在河岸现浇或预制,利用动力装置将其转动到桥轴线位置合龙成拱。 五、计算题 (16 分 ) 计算下图所示的 T 梁翼板所构成的铰接悬臂板的设计内力。 设计荷载:公路 Ⅱ 级。 桥面铺装为 6cm 沥青 混凝土面层(容重为 21KN/m3)和 14cm 防水混凝土垫层(容重为 25KN/m3)。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 A ) ( C ) ( A ) _____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 ( B ) 土 _____反映了其泄洪能力。 ( D ) m=1,拱轴线即成为 ( D ) ( C ) (台 )之间的净距 8.对于坡桥,宜将固定支座布置在标高 ______的墩台上。 ( B ) 9.根据下列各承重结构截面型式的特点 ,你认为最适于连续梁桥的截面型式是( C ) 型截面 10.在桥梁墩、台计算中,对于 ______计入汽车荷载的冲击力。 ( D) 、台 、台 、台均不需要 和 B 11.桥台计算时,车辆布载可按 ______布置。 ( D ) 、 B、 C 都正确 12.在桥墩计算中,对装配式预应力空心桥墩所施加的 预应力应列为 ______荷载。 ( A )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任何纵横梁格系结构比拟成的异性板,可以完全仿造真正的材料异性板来求解,只是挠曲微分方程中的刚度常数不同罢了。 ( √ ) 用偏压法计算横隔梁内力的力学模型是将中横隔梁近似地视作竖向支承在多根弹性主梁上的多跨弹性支承简支梁。 ( √ ) 在桥梁设计中常用的荷载组合是组合 Ⅰ 、组合 II 和组合 Ⅲ。 其中组合 Ⅰ 是只计及常遇荷载的主要设计组合,组合 Ⅲ 是以平板挂车或履带车验算的验算 组合。 ( √ ) 通常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值小于 1,且没有负值。 ( √ ) 当拱圈宽度小于跨径的 1/25 时,应验算拱的横向稳定性。 ( √ ) 拱圈内力计算主要分为恒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和裸拱内力计算。 ( ) 采用转体法和缆索吊装施工的拱桥不需要计算裸拱产生的内力。 ( √ ) 对于钢筋混凝土盖梁的支座布置,允许支座边缘布置至墩台身的最外侧边( )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设计和计算应满足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两类极限状态。 梁式桥的主要截面类型有 板式 、 肋板式 和 箱形截面。 桥梁的支座不仅要 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并且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 变形。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很多,主要有 整体现浇 、 装配 整体施工 、 悬臂施工 、 顶推法施工 和 移动模架施工法 等。 桥梁中重力式墩台一般由 墩(台)帽 、 墩(台)身 和基础组成。 《公路通规》通常将桥梁作用分为三大类,即 永久作用 、 可变作用 、 偶然作用。 桥梁的基本组成包括 上部结构 、 下部结构 以及 基础。 四、问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为什么说空腹式无铰拱的拱轴线用悬链线比用恒载压力线更合理。 空腹式无铰拱桥,采用 “ 五点重合法 ” 确定的悬链线拱轴线与相应的三铰拱的恒载压力线五点重合,而与无铰拱的恒载压力线实际上并不存在五点重合关系。 由于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有偏离,在拱顶、拱脚都产生了偏离弯矩。 研究证明,拱顶的偏离弯矩为负,而拱脚的偏离弯矩为正,恰好与这两截面控制弯矩的符号相反。 说明,在空腹式拱桥中,用 “ 五点重合法 ” 确定的 悬链线拱轴线,偏离弯矩对拱顶、拱脚都是有利的,因而空腹式无铰拱的拱轴线用悬链线比用恒载压力线更合理。 简支梁中固定支座布置原则是什么。 固定支座的布置,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 1)对桥跨结构而言,最好使得梁的下缘在制动力的作用下受压,例如固定支座在行车方向的前方。 ( 2)对桥墩而言,最好让制动力的方向指向桥墩中心,使墩顶圬工在制动力作用下受压而不受拉。 ( 3)对桥台而言,最好让制动力的方向指向堤岸,使墩台顶部圬工受压,并能平衡一部分台后土压力。 伸缩缝的安装宽度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 ( 1)由温 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量; ( 2)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梁体缩短量 ? Δ s ; ( 3)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梁体缩短量 ?Δc ; ( 4)由制动力引起的板式橡胶支座剪切变形而导致的伸缩缝开口量 ?Δlb 或闭口量 + Δlb。 当设计多孔连续拱桥必须采用不等跨径时,可以采用哪些措施来平衡推力。 ( 1)采用不同矢跨比,大跨径设计成矢跨比大的陡拱,小跨径设计成矢跨比小的坦拱,使相邻两孔在恒载作用下的不平衡推力尽量减小; ( 2)采用不同的拱脚标高,将大跨径的拱脚标高降低,小跨径的拱脚升高,可达到对基底弯矩接近平衡; ( 3)平衡拱上建筑的恒载重量,大跨径采用轻质填料,小跨径采用重质填料; ( 4)采用不同类型的拱跨结构,大跨径采用分离式肋拱结构,小跨径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