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初稿内容摘要:
工作方式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步骤。 AT89C51 单片机的定时器 /计数器的结构如下乳 31 所示 【 6】。 图 31 89C51 定时器 /计数器结构图 定时器 /计数器 T0 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TH0、 TL0 构成,定时器 /计数器 T1 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T TL1 构成。 特设功能寄存器 TMOD 用于选择定时器 /计数器 T0、 T1得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 特殊功能寄存器 TCON 用于控制 T0、 T1 得启动和停止计数,同时包含了 T0、 T1 得状态。 TMOD、 TCON 这两个寄存器得内容由软件设置。 单片机复位时,两个寄存器得所有位都被清 0。 定 时器 /计数器得 4 种工作方式: 咸宁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0:为 13 位计数器,由 TLX(X=0,1)得低 5 位和 THX 得高 8 位所构成。 TLX低 5 位溢出则向 THX 进位, THX 计数溢出则置位 TCON 中的溢出标志位 TFX。 这时定时器 /计数器的等效框图如图 32 所示。 图 32 定时器 /计数器方式 0 逻辑结构图 图中 C/T 位控制的电子开关决定了定时器 /计数器得工作模式: (1) C/T=0,电子开关打在上面位置, T1 为定时器工作模式,以系统时钟振荡器 12分频后的信号作为计数信号。 (2) C/T=1,电子开关打在下面位置, T1 位计数器工作模式,计数器脉冲为 引角上的外部输入脉冲,当引脚上发生负跳变时,计数器加 1. GATE 位的状态决定定时器 /计时器运行控制取决于 TRX 一个条件还是 TRX 和INTX 引脚这两件。 2. 方式 1:当 M M0 为 01 是,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于方式 1,这时定时器 /计数器的等效电路如下图 33 3 系统的设计 9 图 33 定时器 /计数器方式 1 逻辑结构图 3 方式 2: 方式 0 和方式 1 的最大特点是计数溢出后,计数器为全 计数用时就存在反复装入计数初值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定时精数,而且也给程序设计带来麻烦。 方式 2 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置的。 当 M M2 为 10 时,定时器 /计数器处于工作方式 2,这时定时器 /计数器得等效框图如图 34 所示。 这种工作方式可以省去用户软件中得重装初值的程序,简化定时初值的计算方法,可以相当精确的确定定时时间。 图 34 定时器 /计数器方式 2 逻辑结构图 红外遥控开关系 统的硬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两部分。 键盘接口 键盘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能实现向单片机输入数据、传送命令等功能,是人工干咸宁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预单片机的主要手段。 键盘实质上是一组案件开关的集合。 通常,键盘开关利用了机械触点的断开、闭合作用。 键的闭合与否,反映在行线输出电压上就是呈现高电平或低电平,如果高电平表示键断开,低电平表示键闭合,通过对行线电平高低状态的检测,便可以确认案件按下与否。 为了确保 CPU 对一次按键动作只确认一次案件有效,必须消除抖动期的影响。 常用的键盘接口分为独立式和行列式键盘接口 【 7】。 独立式键盘适用 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高的场合。 行列式(也称矩阵式)键盘用于按键数目较多的场合,它由行线和列线组成,按键位于行、列的交叉点上。 本次设计所采用的键盘接口就是这种。 行列键盘的结构如下图 35 所示。 图 35 行列式键盘结构 行列式键盘的工作原理:按键设置在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 行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 +5V 上。 无按键按下时行线处于高电平状态,而当有按键按下时,行线电平状态将由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的电平决定。 列线的电平如果为低,则行线电平为低。 列线的电平如果为高,则行线亦为高。 这一点是识别行列式键盘是否按 键的关键所在。 由于行列式键盘中行、列线为多键共用,各按键均影响该键所在行和列的电平。 因此各按键彼此将互相发生影响,所以必须将行、列信号配合起来并做适当的处理,才能确定闭合键的位置。 LED 显示器 常 用的 LED 显示器为 8 段或 7 段( 8 段比 7 段多了以个小数点“ dp”段) 【 8】。 每一个段对应以个发光二极管。 这种显示器由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 如图 36 所示。 共阴极 LED 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次共阴极接地。 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亮,相应的段被现实。 同样,共阳极 LED 显示器的发光二 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此公共阳极接正电压,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被点亮,相应的段被显示。 为了使 LED 显示器显示不同的符号和数字,就要把不同段的发光二极管点亮,这样就要为 LED 显示器提供代码,因为这些代码可使 LED 相应的段发光,从而显示不同字型,因此该代码称之为段码(或称为字型代码)。 7 段发光二极管在加上一个小数点,共计 8 段。 因此提供给 LED 显示3 系统的设计 11 器的段码正好是 1B。 各段于字节中各位对应关系如下图 36: 图 36 8 段 LED 结构及外形 图 37 发射部分电路图 咸宁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2 发 射部分 发射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37 所示 【 9】。 图中 AT89C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P0 作为键扫描端口,具有 16 个操作键,可分别控制单片机发出 16 种不同脉冲,执行 16 种操作。 你 9 脚为单片机的复位脚,采用 RC 上电复位电路,第 14 脚作为红外遥控发射编码的输出脚,用于输出 38KHz 的载波编码信号。 脉冲经 T1 放大然后由红外发射管HRM5700B 输出。 1 19 脚接 12M 晶振。 值得注意的是单片机的 - 口必须外接上拉电阻,否则发射部分将无法正常工作。 接收部分 接受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38 所示 【 9】。 其中 AT89C51(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口作为数码管的二进制数据输出,通过数码管显示发射终端的按键号,同时P0 口和 P2 口相应的二极管会显示亮灯; 、 口接收调解后的红外遥控信号,需要说明的是: 图 38 接收部分电路原理图 1) 处于在开关机时灯应全灭的考虑, P0 和 P2 口在系统上电初始化后将一直保持为高电平,知道接收到发射部分的控制信号,其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2) 红外接收头采用一体化接收器 HRM5700B,其解调频率为 38KHz,当HRM5700B 接收到 38KHz 的红外 脉冲信号时输出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它是将光探测器与前置放大器封装在一起,以实现对脉冲编码信号调制的红外光信号的接收。 在系统工作时, HRM5700B 对接收到的脉冲编码信号进行解调,解调后的信号输3 系统的设计 13 入至单片机的 、 口。 系统软件设计 本设计的软件分为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发射部分的工作原理 系统上电初始化,然后调用键扫描处理子程序。 当无按键按下时,系统处于等待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系统通过按键检查子程序,检查按键号并转入相应的发射子程序。 在发射子程序中,将待发射信号调制成 38KHz 的载波信 号,由单片机的 14 脚输出,经三极管 9013 放大后驱动红外发射管 ST188,发射调制脉冲信号。 发射信号采用脉冲个数编码,不同的脉冲个数代表不同的编码,最小为 6 个脉冲,最大为 21 个脉冲,遥控码数据帧间隔为 8ms。 为达到控制准确的目的,将发射脉冲分为连接段、控制段和结束段。 连接段为发射信号的前 3 个脉冲,脉冲宽度分别为 4ms、 2ms、 4ms,脉冲间隔为 1ms。 结束段为发射信号的最后 2 个脉冲,脉冲宽度分别为 2ms、 4ms,脉冲间隔为 1ms。 中间为控制段,脉冲宽度和卖出那个间隔均为 1ms。 发射 8 个编码时的输出信号波形如 图 39 所示。 其中前 3 个脉冲为连接段。 中间 3 个脉冲为控制段,最后 2 个脉冲为结束段。 图 39 发射 8 个编码时的输出信号波形图 接收部分工作原理 系统上电初始化后,对单片机的 口进行检测,当其为高电平时,系统处于等待状态。 当其为低电平时,将启动中断服务程序,实现接收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帧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接收,单片机在外中断 1 方式下工作。 在数据帧接收时,将对所接收数据的前 3 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 前 3 位码的码宽分别为 4ms、 2ms、 4ms,若任意一位的码宽不满足要求,都将作为错误码处理,当系统接收到 的高电平脉宽大于 5ms 时,结束脉冲接收。 然后系统会对所接收脉冲的最后两位脉宽进行验证,其值应分别是 2ms 和 4ms,否则将会作为错误码处理,最后系统根据累加器 A 中的脉冲个数,在单片机 P0 或 P2 口的某一对应引脚输出控制信号,同时在 P1 口输出相应的二进制数据。 此时即完成一次数据的接收处理。 HRM5700B 接收 8 个编码时的输出信号波形如图 310 所示。 咸宁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4 图 310 ST188 接收 8 个编码时的输出信号波形图 遥控系统的编码及解码 遥控发射编码格式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 、间隔 、 周期为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 0” ;以脉宽为 、间隔 、周期为 的组合二进制的“ 1” ,其波形如图 311 所示。 图 311 遥控码的“ 0”和“ 1”(注:所有波形为接收端的与发射相反) 上述“ 0”和“ 1”组成的 32 位二进制码经 38khz 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频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 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如图 312 所示。 图 312 遥控信号编码波形图 遥。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初稿
相关推荐
业、解惑”,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更加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负责,认真到位,事事留心。 从早晨的卫生监督,作业上交,早读到课间纪律,课堂纪律,午休管理,自习课,晚自修等等,每样事务都负责到底,细致监督。 当然,在监督他们的同时不忘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 ......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
3 02 图 DS1302 芯片引脚图 其的引脚功能参照表。 表 DS1302 引脚功能说明 引脚号 名称 功能 1 VCC1 备份电源输入 2 X1 晶振输入 3 X2 晶振输出 4 GND 地 5 RST 控制移位寄存器 /复位 6 I/O 数据输入 /输出 7 SCLK 串行时钟 8 VCC2 主电源输入 电子时钟硬件电路设计 电子闹钟至少要包括秒信号发生器、时间显示电路、按键电路
PO 线 饱和区 性 区 0 IF 图 ( b)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由图可见,在工作电流 较小时,输出光功率 与工作电流 成线性关系。 当工作电流 IF较大时,曲线产生了弯曲,红外发光二极管饱和, PO与 IF就不再成线性关系了,形成了非线性工作区。 在红外线遥控电路中,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多工作 在开关状态(数字调制)。 因此,对于输出特性是否在线性区没有要求。 三
PTR MOV TL1,A ;音律表查询值低八位赋值 ACALL DLAY AJMP KEYPRO ;跳转回键盘扫描程序 TINT1: JB , FLUTE_ON ;判断是否 跳到长笛音色档 JB , PIANO_ON ;判断是否调到钢琴音色档 JB , TRUMPET_ON ;判断是否调到小号音色档 JB , VIOLIN_ON ;判断是否跳到小提琴音色档 JB , PICCOLO_ON
状态来驱动蜂鸣器,从而控制蜂鸣器只在整点时发出响声。 具体的连接如图 25 所示: 图 25 整点报时电路硬件图 整点报时模块工作原理 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比较大, 所以 单片机的 I/O 口是无法直接驱动的, 故本文设计 利用 一个 PNP 三极管来放大电路 来驱动 蜂鸣器。 三极管 Q1 起开关作 用,其基极的低电平使三极管饱和导通,使蜂鸣器发出响声;而基极高电平则使三极管截止
D3OEC L O C KV c cV1G N DD1IN 2IN 1IN 0A D D AA D D BA D D CA L ED7D6D5D4D0V2D2A D C 0 8 0 9DSJKFHJKDH FJDHJKFH KDSJH JKDHF JKDS HKJ HGFDSJHF JHFJK HFKSD JKFJDSKJF DSJF。 DS AT89C52 单片机 AT89C51 是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