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内容摘要:

积分 、 线 性 代数 、 概率论 与 数理统计 、大学化学、 大学物理 、 物理实验 、 计算机基础、 C 语言程序设计。 核心工程基础知识 掌握机械工程学科所需的核心工程基础 知识。 机械制图、 几何规范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工程材料基础、 电工和电子技术、 高级工程基础知识 掌握 从事车辆 工程领域工程技术工作 所需的高级应用型基础知识。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机械振动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 流体力学 17 人文和社会科学 知识 : 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并 可运用其 对相关 技术 问题进行 沟通和交流。 大学英语、知识产权法基础、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掌握扎实的 车辆 工程专业理论 知识,拥有解决 车辆 工程 技术问题的 初步 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车辆设计理论与方法 能 力 实现课程 了解 车辆及其分系统 产品传统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 掌握 车辆及其分系统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汽车学 、 汽车构造、 汽车试验学 、车用发动机构造 与原理。 车辆 及其 典型零部件的制造工艺 能 力 实现课程 18 熟悉 车辆 及其 典型零部件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方法和特点,了解整车装配、 特种 零件 加工、 热处理 技术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熟悉工艺过程与工艺装备设计;了解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工艺问题的基本方法 车辆制造工艺基础、拆装与驾驶实习、生产实习。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能 力 实现课程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车辆 工程系列讲座、专业认知实践。 具备 动力传动 系统 及其 控制 的 基本知识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 能 力 实现课程 熟悉 汽油机和 柴油发动机及其 控制技术,能够进行 动力 的选择、调试和 基本 维护 ; 掌握 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具备初步 对 传动系统分析 的能力 ; 了解 电传动、混合 动力 及机电复合传动 的 相 关知识。 汽车学 、 汽车试验学 、 车用发动机构造 与原理 、车辆传动、 汽车电子学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 、汽车构造、 拆装与驾驶实习。 具备 车辆整车 检测与质量管理的 基本知识及 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 19 能 力 实现课程 熟悉 整车 产品及零部件的检测技术及 性能 检测方法,并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 能力; 了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 了解 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 和 使用方法 汽车试验学 、几何规范学。 具备计算机应用基 础 知识及 运用计算机和 CAD 软件 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 能 力 实现课程 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 了解计算机辅助 设计和分析 技术 ; 掌握 大型 CAD 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够 熟练运用 进行 相关设计。 计算机基础、 C 语言程序设计、机械CAD、机械制图、计 算机几何造型及三维可视化设计、毕业设计。 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 能 力 实现课程 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 机械设计 、几何 规范学、汽车学、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2. 经历过 车辆 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 , 初步具备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 具备汽车 方案系统 的 论证、总体方案设计和 改进的能力 20 能 力 实现课程 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 具备 汽车 方案 的 系统论证、总体方案设计和 改进的能力。 知识 产权 法基础、 汽车 学( I、 II)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备在 汽车 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进行方案评估 和 确定 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技术、工艺和方法的能力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备在 车辆 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进行方案评估 和 确定 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技术、工艺和方法的能力。 汽车学 、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与 新技术应用 的初步能力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与新技术应用的初步能力。 汽车学 、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3. 具备 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 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按确定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 能 力 实现课程 掌握本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按确定的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知识产权法基础、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21 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 、 管理计划和预算,组织任务、人力和资源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有 工程项目相关方协商 与 约 定 的能力 工程项目管理 、 技术经济与项目评价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发现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行动 能 力 实现课程 建立和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组织并管理计划和预算, 协调 组织任务、人力和资源 , 提升工程项目组工作质量。 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与项目评价、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参与管理、协调工作团队,确保工作进度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洞察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与项目评价、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参与评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 能 力 实现课程 指导和主持研究项目或工程评估 、 提出改进建议。 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与项目评价、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4. 具备 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22 能 力 实现课程 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大学 英语 、大学 英语视听说 、专项英语、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车辆 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能够进行 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等 工程文件的编纂 能 力 实现课程 能够进行 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等 工程文件的编纂 ,如: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并可进行说明 与 阐释。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 和 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 和 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大学生心理 素质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能 力 实现课程 23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 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文献 检索 、车辆 工程系列讲座、专业认知实践、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 有 团队 协作 精神 和全局观念 ,并具 有 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 有 团队合作精神,并具 有 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 军训 、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 体育 、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 和 环境的法律法规 及 标准知识, 恪 守职业道德规范 和 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能 力 实现课程 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 和 环境的法律法规 及 标准知识, 恪 守职业道德规范 和 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承担有关健康、安全 和 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承担有关健康、安全 和 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具有 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 、 制定并实施 自身 职业发展计划 的能力 能 力 实现课程 具有 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 、 制定并实施 自身 职业发展计划 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24 车辆 工程专业本科( 3+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 、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专业高素质人才。 车辆 工程专业本科( 3+1)培养的学生需要完成分散在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 企业阶段学习与实践内容如下: 本科学生企业阶段 学习与实践内容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汽车专业课程 3 48 选修 第七学期 汽车与零部件企业科研与生产过程学 1 1 周 必修 第七学期 汽车与零部件企业文化 1 1 周 必修 第 七 学期 汽车与零部件企业管理技术 1 1 周 必修 第 七 学期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实践 9 9 周 必修 第 七 学期 毕业设计 16 16 周 必修 第八学期 实践地点:长安汽车、福田汽车 、 陕西法士特 等。 一、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企业阶段学习与实践是本专业本科生培养 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好学习方法。 企业阶段学习与实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 1)在生产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在提高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生产技术、实验技术、企业管理、企业与市场关系、行业法规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5 训练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劳动观点,培养与企业的深厚感情;( 2)为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或为以后的硕士阶段学习打下基础;( 3)完成企业学习阶段的相关课程;( 4)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 二、企业阶段学习、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基 本要求 企业阶段学习与实践是在学生已经学 习了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以后进行,通过在国内知 名汽车及零部件 企业的生产实践,了解企业典型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在生产部门、装配部门、检测部门 、设计部门 及有关管理部门等轮岗实践,初步掌握产品的制作方法及制作工艺与制造流程;熟悉主要制作设备、检测设备等的结构类型、主要技术性能和工装具的组成,以及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有关知识。 为此特提出如下要求: ( 1)实践期间,每一个学生必须全面参观和了解实习单位的各种方面,通过轮岗了解各种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 通过实践,培养劳动光荣的思想。 了解 或 掌握实践单位主要产品的工艺、产品质量和设备情况,并随时记录与总结所学知识。 ( 2) 在不泄露企业技术、商业秘密的前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