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意义,从而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高度负责地参与并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指导思想 ●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社会责任感; 培养目标 ●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 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环境意识; ● 终身学习; ● 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之一 转变课程的功能 传授知识 新课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4- 6年级教学建议- 让学生通过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 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 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 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 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数学标准案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之二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分科和综合课程, 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 新的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1 2 3 4 5 6 7 8 9 年 级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理) 科学(或选择 生物、物理、化学) 品德与社会 科学 品德与生活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外语 数学 外语 数学 外语 数学 数学 外语 外语 数学 外语 数学 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