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机组大修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1/3。 ) 8)用塞尺测量并记录各轴承座前后油挡间隙。 9)用塞尺测量并记录各轴承前后油挡间隙。 (浮动油环测量轴、径向间隙。 ) 10)用百分表测量并记录转子的弯曲度。 11)用百分表测量并记录转子靠背轮、轴颈的跳动值。 12)用百分表测量并记录转子靠背轮、叶轮的瓢偏值。 13)用百分表及外径千分尺测量并记录转子轴颈的隋圆度及锥度。 14)用合像水平仪测量并记录转子的扬度( 0176。 、 90176。 各测量一次)。 15)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并记录内、外缸前后洼窝中心。 16)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并记录隔板套、隔板、轴封套中心。 17)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记录内缸、隔板套、隔板、轴封套底销配合间隙。 18)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记录内缸、隔板套、隔板、轴封套槽的配合间隙。 19)用深度尺及百分表测量并记录内缸、隔板套、隔板、轴封套挂耳的膨胀间隙。 20)用塞尺测量并记录转子隔板套、隔板、轴封套水平结合面的间隙。 21)用涂红丹的方法检查并记录各级隔板水平结合面密封键的接触情况。 22)用合像水平仪测量并记录外缸、内缸的横、纵向水平。 H、转子的起吊、检查与清理 1)转子起吊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起吊时必须统一指挥。 2) 检查各起重机械、吊具 、专用钢丝绳 完好无损 , 将放置转子用的专用支架 (转子凳) 在指定位置按要求摆放好。 3)确认转子所要测量的数据以及与转子有关的数据已测量完毕。 4)检查确认所有影响转子起吊的设备、零部件已拆除。 5)做好轴瓦在转子起吊时被带起的防护措施。 6)做好轴颈的保护措施,以免在穿挂钢丝绳时碰、擦伤。 7)转子起吊时,应参照现状的汽纵向水平和转子扬度,调整好转子起吊时的水平,平稳、缓慢地吊出转子。 8)转子吊出后应立即用布或橡胶皮把轴颈、主油泵、危急遮断器、平衡盘等部位包好 ,把转子放在转子凳上。 9) 检查水垢附着情况并作好记录 ,详细记录水垢分布、厚度、外观颜色、化学成份等。 10) 检查转子及动叶与静止部分有无摩擦、接触、碰撞。 11) 检查转子与动叶各部有无生锈、腐蚀及浸蚀冲刷痕迹 , 特别是 前几级围带和榫头的冲蚀现象。 12) 用目视、听音、着色法及超声波探伤法对动叶片进行 检查, 裂纹检查、复环与铆钉检查、叶片的损伤检查 , 过去发生过断裂的叶片部位检查 , 并详细作好记录。 13)检查清理靠背轮圆周及端面、螺孔,中 心 孔堵板 的配合面 , 测量螺孔直径 , 必要时进行着色检查有无裂纹。 靠背轮圆周,端面 及与中心孔堵板的配合面无划痕、擦伤、凹凸不平等。 14)叶根销子、叶根、围带、拉筋及 复环与铆头 检查, 超声波探伤检查有无裂纹。 拉筋、 复环无 松动, 铆头 无破损、脱落、裂纹。 15)轴颈检查, 有无划痕、擦伤、凹凸不平等 , 并超声波探伤有无裂纹。 16)平衡配重块及锁紧装置无松动,位置正常。 17) 结垢不严重时 , 通流部分 可 用钢丝刷及砂 布 清理 , 再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18) 必要时用氧化铝吹扫去垢或进行喷砂处理 , 再用清水将残存在转子上特别是 复环、 叶根等处的余砂冲洗干净 , 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19)喷砂时不要损伤叶片及复环, 在轴颈、靠背轮等部位应用布带包好 ,免受冲洗 , 喷砂时叶片两面均要清理干净。 20)用油石、油光锉、砂布、金相砂纸等对转子各部位 凹凸不平 的划痕、毛刺、锈斑进行清理、修理。 21)轴颈处如有划痕、毛刺应用油石、麻绳加油等方法清理、打磨。 22)叶片测频。 I、各零、部件的检查、维修及清理 1)用油石、锉刀、刮刀、砂布、磨光机、内磨机、钢丝刷、碗形钢丝刷等工具对 汽缸、隔板、隔板套结合面及内部进行打磨、清理。 2)用刮刀、锉刀、油石清理汽缸结合面时,应沿结合面的周边方向进行,不许内外侧方向对刮,更不许刮起金属或刮、磨 出纹路。 3)结合 面的水垢、氧化皮等应用磨光机、油石、钢丝刷清理 , 并用吸尘器吸净 ,不得损伤精加工面,不得将脏物吹入下部管道内。 4) 结合面清理干净后,仔细检查各法兰面状况。 各法兰结合面应光滑、平整、无毛刺、无凹凸、无锈蚀、无损伤痕迹。 5)对汽缸各部位的检查 : 检查部位主要是汽缸、隔板、隔板套、蒸汽室、平衡活塞轴封套、喷嘴组和进汽导流环内表面、法兰结合面、主蒸汽入口管附近、各抽汽口、热工测点、孔洞的内外侧附近、各配合部、各焊接处、上下缸原厂家补焊区等。 检查方法:用 510 倍放大镜检查,有怀疑时用着色及 其它探伤方法,仍不能确认时应进行酸洗后检查。 处理方法:对微小裂纹,若部件强度及运行条件允许,可用砂轮打磨干净,并在裂纹两端钻限制孔,经着色检查确认裂纹完全消除,修刮痕迹应圆滑过渡,以消除应力集中。 对较大裂纹,应作强度校核计算,必要时通知厂家研究补焊处理。 对发现有裂纹的地方应作详细记录,包括 :裂纹部位、长度、深度、处理方法、原因分析、发现人和发现时间等。 用目视检查、着色检查及用小锤听音等方法,检查静叶片有无伤痕、卷边、裂纹、松动、焊缝是否良好 , 锈蚀及结垢情况。 检查水平结合面有无蒸汽泄漏、冲蚀痕迹, 检查各部件变形情况,必要时对各部件变形测量,并作详细记录 若有结垢应通知化学取样化验,并用塑料刮板、砂布、钢丝刷、磨光机装上碗形钢丝刷或喷砂的方法进行清理。 静叶片如有被打弯或凹凸不平时,应仿照汽道做一个样板,然后塞入汽道内用小锤轻轻修复,并将毛刺 , 卷边锤平。 缺口及裂纹应同厂家商量进行补焊或打磨处理。 用游标卡尺、深度尺及塞尺检查各销子的配合间隙。 检查汽封凹槽、汽封块、弹簧片等有 无锈蚀、裂纹、折断、弯曲、变形,有无碰撞、磨损的痕迹等。 用钢丝刷、毛刷、煤油、锉刀对汽封凹槽、汽封块、弹簧片等进行清理。 各 弹簧片弹性是否良好,否则应更换弹簧。 汽封齿若有变形,应用扁嘴钳、锉刀等修理平直,并除去因磨损产生的卷边。 根据通流间隙的测量数据调整汽封间隙。 按要求调整各级汽封块的膨胀间隙, 损坏严重的汽封块应进行更换。 J、内外汽缸空缸试扣 1)汽缸水平 结合面清理干净后,将缸体上半部件吊入与下汽缸对合,不紧水平面螺栓用塞尺测量并记录汽缸水平接合面间隙。 2)紧 1/31/2 螺栓,用塞尺测量并记录汽缸水平结合面间隙, 间隙不应大于制造厂标准。 3)如发现间隙过大,若要修刮水平接合面,应按厂家要求并且要有具体的施工方案进 行研磨修刮。 4)检查、测量工作完成后,吊出上汽缸,放回指定地点。 吊入各隔板套、轴封套、蒸汽室、平衡活塞轴封套、隔板,测量并记录各水平结合面的间隙。 间隙不应大于制造厂标准,若要修刮水平接合面,应按厂家要求进行修刮。 对拆卸下来的所有螺栓用锉刀、钢丝刷、砂布、油石、煤油、除锈剂等进行仔细的清理,检查其表面 应光滑、平整、无毛刺、无凹凸、无锈蚀、无损伤痕迹。 汽缸水平结合面、靠背轮等有编号的螺栓,应将螺杆、螺帽进行对号试装,要求在不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用手能柠到底。 对高温螺栓应进行金相分析、 超声波探伤、硬度测量。 螺栓硬度值在HB240270 范围内,金相组织无明显网状组织;(由金属组鉴定) 冲击韧性应达以下要求: M65 以下螺栓: ak≥ 10kgM/cm2 , M65M100 螺栓: ak≥ 8kgM/cm2 , M100 以上螺栓: ak≥ 6kgM/cm2 螺栓硬度值达下列条件的(硬度值 HB300,或HB200),应更换螺栓或做恢复性热处理。 靠背轮螺栓如在拆卸时造成损伤的应重新进行配重。 靠背轮螺栓孔如在拆卸时造成损伤的应重新进绞孔、重配螺栓,重新进行配重。 对拆卸下来的所有销子用锉刀、钢丝刷、砂布、油石、煤油、除锈 剂等进行仔细的清理,检查其表面 应光滑、平整、无毛刺、无凹凸、无锈蚀、无损伤痕迹。 对高温区的销子应进行金相分析、 超声波探伤。 在拆卸时造成损伤的 销子 应重新进行绞孔、加工配置。 所有清理好的销子应对位试装,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加工配置。 拆卸平衡螺塞装入孔的法兰堵板,清理密封面,更换垫片并重新安装好。 K、清理检修后设备调整、数据测量 1) 准备标准规格的医用胶布(厚度约 )、百分表、塞尺、楔形塞尺、游标卡尺、深度尺、水平仪、内径千分尺、内径量表、注油器、 红丹粉及塞垫汽封块用的竹、木楔子 等。 2) 确认全 部设备、零部件清理检修完后,吊入各轴承及各内缸、隔板、隔板套、蒸汽室、平衡活塞轴封套、轴封套下半部。 L、转子找中心 1)吊入转子,进行轴系找中心。 盘动转子前应做好防止轴瓦被转子旋转时带出的工作。 2)转子按联轴器找中心,在两个联轴器中的一个联轴器上装上两个平面表,一个圆周表,表指另一联轴器,一起盘动、分开盘动转子均可,但表指点相对不变。 3)一起盘动转子用的临螺杆(圆钢或铜棒)读数时应松动,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4)分上、下、左、右四点测量并记录。 5)根据测量出的读数计算出各轴瓦的调整量并作调整。 6)吊入所有清理干净的隔板套。 7)轴系中心验收后,利用转子(或假轴)装百分表测量汽缸、隔板套与转子的相对中心并作调整、记录。 8)用内径量表和压铅块(或压肥皂)的方法测量轴封套、隔板与转子的相对中心并作调整、记录。 9)测量汽封、轴封、阻汽片间隙; 回装所有已清理干净的汽、轴封块。 用贴医用胶布(左右两点用塞尺)或用压铅丝的办法测量汽、轴封间隙并做好记录。 (如用压铅丝的办法测量应用竹或木楔子垫牢汽、轴封块,铅丝应蛇形放置) 贴医用胶布前,应将要贴胶布的相应部位清理干净。 对应设计安装汽封块间隙,按要求在每块 汽封块的两端和中间部位贴好医用胶布(每层胶布厚 ) ,并根据汽封间隙的上下限值分别加减 ,同时扣除汽缸变形等因素的影响数值。 在汽缸静垂弧变化较大或变形严重的情况下,可在在每块汽封块的两端和中间部位在增加一道医用胶布。 胶布必须贴牢和贴服贴,不得有脱空、拱起、毛边现象,在最后一层胶布表面应涂上一层红丹粉,其厚度一般应为 ~。 转子盘动一周为宜,吊出转子,逐级逐块检查压过的胶布,做好详细记录,并抽检胶布厚度。 根据测量的数据重新调整汽封间隙至符合要求并验收合格为止。 吊入所 有下缸内的部件,测量的相应位置清理干净。 转子叶轮顶部与该部位设计间隙相应厚度的医用胶布。 吊入转子并盘动转子至胶布露出中分面,逐级逐块检查压过的胶布,做好详细记录并抽检胶布厚度。 重新贴好胶布,测量阻汽片上部间隙。 吊入上半部所有部件并按要求紧上水平中分面螺栓。 盘动转子约 170176。 ,胶布位置将至汽缸水平面。 拆中分面螺栓,吊出上半部所有部件,逐级逐块检查压过的胶布,做好详细记录,并抽检胶布厚度。 根据测量的数据重新调整修刮阻汽片间隙至符合要求并验收合格为止。 确认转子已紧贴推力轴承的工作面,根据“ K”值 确定转子正确位置。 用楔型塞尺、塞尺、内径量表测量各部位间隙,做好记录。 根据测量的数据重新调整修刮使各部位间隙至符合要求并验收合格为止。 内缸、隔板套、轴封套、隔板挂耳的膨胀间隙测量: 确认缸内的内缸、隔板套、轴封套、隔板中心、汽轴封间隙、阻汽片间隙已重新调整至符合要求并验收合格。 用深度尺、百分表测量各挂耳的膨胀间隙并做好记录。 根据测量的数据重新调整修刮使各挂耳膨胀间隙至符合要求并验收合格为止。 用除锈剂清理机组所有横、纵、立销并用塞尺检查测量其间隙,做好记录。 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测量的数据 重新调整修刮其间隙至符合要求并验收合格为止。 M、汽机扣盖 1 )检查扣缸工作各种条件已经具备。 2)确认缸内各项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各种技术记录和缺陷处理记录完整无缺、准确无误,经验收合格。 3)汽缸、隔板套、轴封套、隔板、螺栓、螺帽、销子、垫圈等零部件清理、检查、测量、探伤等结束,符合要求。 4)转子的中心孔探伤、转子叶片测频等工作已结束。 5)转子和轴承的检修工作已经结束,经验收合格。 6)与扣缸有关班组的检修工作已结束 , 具备扣缸条件。 7)已办好“扣缸签证书”。 8)准备好扣盖用的机、工具 ; 清理检 查吊具、钢丝绳、链条葫芦。 9)确定扣盖组织机构,统一指挥。 10)参加扣盖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1)缸前通知有关人员及业主到场。 12 )彻底清理汽内下缸、外下缸,取下 1 抽汽管、汽缸疏水管、高压进汽管、高压排汽管、轴封蒸汽管堵板,确认各管内无异物,清理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过确实畅通。 13)用内窥镜检查确认高压缸下部各管道内无任何异物。 14)在挂耳和支承块及底销上涂 MoS2,然后将内下缸平稳吊入。 内下缸吊入时应有专人在外下缸内监视,确保各抽汽管、进汽管上下对准后,方可缓慢落下。 15)清理 各轴封套,各底销、轴封套槽、挂耳结合面涂 MoS2,分别吊入前后内轴封套下半部,分别吊装前、后外轴封套下半部,并加入垫片 ,打入定位销,上紧螺丝。 16)各轴封套就位时,检查确认轴封块安装方向正确。 17)清理各隔板套、隔板及下部蒸汽室各底销、隔板套槽、隔板槽、挂耳结合面涂 MoS2,分别吊入各隔板套、各级隔板及下部蒸汽室。 18 ) 2轴承下半部及外油挡下半部分别吊装就位。 19)转子吊装前再次检查下缸各部件安装确认各汽封块安装方向正确。 正确。 20)清理高压转子,检查危急保安器。热电厂机组大修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相关推荐
部工程部人员同时参加。 图纸会审后,由监理拟写交底会审纪要,经各方签字,原件由工程部存档,建立登记台帐。 复印件一份下发各工地,一份上报公司。 图纸会审的确认:已会审的施工图以监理工程师下达会审纪要的形式作为确认,由工程部在图纸上注明纪要内容,将图纸下发到相关部门和工地。 工程联系单 工程联系单是及时快捷的处理工程中各种问题的记录文件。 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需要其它单位解决的问
中国的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其中水能蕴藏量 1 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 3800 多条。 水能 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约占全世界水能资源总量的 1/6,居世界第一位。 根据径流量和落差估算,中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 ,全部开发后预计年发电量 60829 亿千瓦时。 全部开发是有很大难度的,但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预计为 亿千瓦,可年发电量 24740 亿千瓦时。 为了有效利用水能资源
料不符、 资料误导、口头交接责任损失全额由甲方承担 以 (确认 签收为凭)。 质量标准: 一、乙方接到 甲方委托加工工件所 按技术要求加工完毕后, 应 将产品自检分类,按设计定置要求通知甲方于预定时间取货。 (含异常 耗损件通知补充) 二、甲方凭手续取货回厂 ,依技术资料进行验收测试,分别结论 :①合格②不合格③让步接收,妥协品质结果 ,及时反馈(让步接收件、事实结论、表单发出 时均由甲方
电 气 仪 表 安装方法 ( 1) 电缆施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 进行。 另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电缆进入电缆沟和建筑物时应穿保护管。 保护管出入电缆沟和建筑物处的空洞应封闭,保护管管口应密封; ② 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 ③ 电缆穿过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 处应进行防火和阻燃处理,并应采取隔离密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