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技术交底书内容摘要:
点,其中:左、右距路 肩 边 线 处 各 2 点, 路基中部 2 点;抽样检验地基系数 K30 4 点,其中:左、右距路 肩 边 线 处各 1 点,路基中部 2 点。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 20%平行检验动态变形模量和孔隙率, 且 每检验批不少于 2 点 ; 见证检验全部地基系数 K30。 编 制 : 审核: 接收负责人: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技术交底书 交底 单位: ***单位 第 8 页 共 17 页 接收 单位 ***队 编 号 SW2L005 工程名称 ***工程 (里程 DK***~DK***) 日 期 2020 年 11 月 28 日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表 44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控制指标 单 位 控 制 值 备 注 地基系数 K30 Mpa/m ≥ 190 K Ev Evd必须有两项同时满足要求 变形模量 Ev2 Mpa ≥ 120 动态变形模量 Evd Mpa ≥ 55 孔隙率 n — < 18% 注:施工过程中,中粗砂可按相对密度 ≥ 控制。 测试 Evd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基本原理: 利用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在阻尼装置上,产生的瞬间冲击荷载,通过阻尼装置及传力系统传递给直径 300mm 的承载板,在承载板下面(即测试面)产生的动应力,使承载板发生沉陷 s— 即承载板振动的振幅,由沉陷测定仪采集记录下来。 沉陷值 s 越大,则被测点的承载力越小;反之,越大。 Evd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标定:出厂前标定,每年标定一次,修理后标定,使用者每三个月校验标定记录中的落锤落距。 编 制 : 审核: 接收负责人: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技术交底书 交底 单位: ***单位 第 9 页 共 17 页 接收 单位 ***队 编 号 SW2L005 工程名称 ***工程 (里程 DK***~DK***) 日 期 2020 年 11 月 28 日 路堑 基床表层 换填深度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5 个断面。 监理单位沿线路纵向每 100m 平行检验 1 个断面。 检验方法:尺量。 4. 工艺措施交底 施工工艺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碎石设备、平地机、压 路机、自卸汽车、级配碎石拌和设备、级配碎石摊铺机 施工方法及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框图 编 制 : 审核: 接收负责人: 验收基床 底层区段 搅拌运 输区段 摊铺碾压区段 检测修整阶段 测 量 放 样 检 验 修整基床底层 拌合 运输 3.3.2Evd测试 Evd 修整养护 摊铺 检测 试验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技术交底书 交底 单位: ***单位 第 10 页 共 17 页 接收 单位 ***队 编 号 SW2L005 工程名称 ***工程 (里程 DK***~DK***) 日 期 2020 年 11 月 28 日 施工方法 ⑴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必须采用厂拌法施工。 拌和设备应计量准确,混合料必须进行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正式拌合前,调试厂拌设备。 ⑶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⑷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 粒密度、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 ⑸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 “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 “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 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 100m 以上。 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⑹基床表层的填筑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压实质量。 施工 工艺 编 制 : 审核: 接收负责人: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 技术交底书 交底 单位: ***单位 第 11 页 共 17 页 接收 单位 ***队 编 号 SW2L00。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技术交底书
相关推荐
板厚跨比不小于 ,非完整顶板厚高比不小于 ),整治深度加深至溶洞底板以下 2m。 ⑵覆盖型岩溶:覆盖土厚度小于 25m地段,通过钻孔注浆封闭土石界面(基岩面上 3m,下 5m)。 若加固深度范围内有溶洞时,则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 2m,上部土层钻孔采取充填注浆封孔。 3.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本标段内所有段落路基岩溶整治统一由一工区负责管理。 管理机构图见图 31。 项目经理
要进行检验和认可,证明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后,方可进行施工。 并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规定”及“施工机械操作规程”,保证各类设备在施工中的作用,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 ( 3)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 4)组织强有力的测量人员进 行测量控制。 测量是整个工程的 基础,是推进工程的指挥棒
用 ~ ,以后采用 ~。 压路机不可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地段调头和急刹车。 边角处不适宜大型压路机作业的地方,先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式振动夯振压,不留死角。 终压后用平地机轻轻 刮 一刀,使表面平顺、路拱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 3) 、辗压开始后,试验工程师在辗压第 三 遍过后, 填层 每 辗压7 一遍检测 地基系数 K变形模量 Evd、孔隙率 n、含水率 (检测标准按浸水路堤压实标准检测)
5 路基临时排水沟设置剖面图 ⑵ 、网格分层填筑 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 土量,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 和填筑边线,每 10m 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 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 50 ㎝,边线用石灰线标明。 采用方格网法及 标高挂线进行控制填料厚度,即按照运土车的装载土方量除以 米得出面积用石灰划出方格,以每格一车土方来控制松铺厚度 ,派专 人指挥倒车。 ⑶ 、摊铺整平
作为上土边界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得小于 10cm。 6.上土之前如果地面横坡缓于 1: 5 时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 路基;地面横坡为 1: 5~ 1: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 2m,应挖成 4%的向内倾斜坡度。 7. 土方路堤根据路段地形情况采用分层平行摊铺填筑法。 一般路堤地段每侧超过路堤的设计宽度 30cm。
冲压前指标即为振碾后的指标,常规压实度检测 6 个点(如图 1),并达到 93区设计压实度要求,并按记录该层各点压实度 ,包括取点的桩号,详细位置。 初始高程检测,由专业测量队负责测量, 在规定的试 验段,碾压土面上按照路基设计横断面形式布置检测网,定点检测。 测量点采用钉子钉红布条标记,为了便于冲碾前后比较沉降 收敛 情况,每断面取点 5 个并按 1~ 5 的顺序作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