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文化活动中心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 3)地下环形车道的防水外墙在⑿ — ⒀轴设垂直施工缝。 采用 3MM 钢板止水带,每侧埋入 300,详见 插图 5: 底板砼施工 ( 1)底板厚度 800,经设计同意可不按大体积砼考虑,但在施工中采取措施,防止因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发生砼裂缝。 该工程底板砼采用如下措施: 1) 鉴于 1 轴 ~9 轴后浇带的底板长度为 米 ,在此段中部设 2 米宽砼加强带,砼标号为 C35 S8, UEA 为膨胀剂的掺量高于两侧砼的 2 个百分点。 2) 掺加适量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3) 掺加缓凝剂,采用 UEA 微膨胀剂。 4) 降低水灰比 5) 对商品砼配比及外加剂的要求在合同中必须明确 6) 要求搅拌站提供试验资料和报告单 7) 鉴于底板砼分三段进行浇筑,以及侧面砌砖护墙,有利减少侧边约束。 8) 反梁与底板砼采用二次浇筑,间隔时间控制在 4 天,错开底板水化热高峰值。 9) 分层厚度控制在 40cm,斜坡分层浇筑。 ( 2)后浇带:设计在 9 轴 10 轴设置 800mm宽后浇带,中心距 9 轴跨中 3250mm设置。 后浇带垫梁在 C10 垫层施工时一起施工,再做防水层。 考虑底板后浇带清理后可能有部分杂物残留,因此,在底板后浇带下留有 300 200 空槽,确保底板砼截面高度。 后浇带的构造见 插图 6。 ( 3)施工缝:鉴于 12 轴东西两部分底板标高不一,因此在 12 轴设置水平施工缝。 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注砼前,应清除垃圾水泥浮浆,凿除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 凿毛露出石子冲洗干净。 在中部设 BW 膨胀止水条(见 插图 7),上述施工缝位置已经设计、监理同意。 钢筋工程 ( 1) 钢筋工程的接头与绑 扎 1) 梁的水平主筋, φ 18(含 φ 18)以下、 φ 14 以上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闪光对焊连接,大于 φ 18 钢筋采用套筒挤压接头。 φ 14 以下采用绑扎接头。 2) 梁板主筋在施工现场 φ 16 以上钢筋全部采用冷挤压连接。 3) 框架柱 φ 25 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 4) 剪力墙及防水外墙竖向钢筋 φ 22 以上钢筋采用冷挤压接头, φ 22 以下(包括 φ 22)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接头。 5) 钢筋采用无齿锯下料切断,防止偏口,端头变形,确保其尺寸的准确和接头质量。 6) 柱、粱、墙的主筋全部采用定位措施以确保筋位准确。 (详见 插图 8) 7) 楼梯间、楼梯 梁板采用先打墙砼,后浇楼梯的方法施工。 在浇筑墙砼前,中间休息平台与平台粱的钢筋采用预先在墙上插筋预留。 8) 砌体工程的拉结筋在墙,柱的预留钢筋采用京 94SJ19 图号 36 页 1 节点施工。 在钢筋工程中不采用绑扎贴模箍的办法。 ( 2)钢筋加工: 鉴于场地狭小,因此施工现场仅安排闪光对焊、无齿锯及钢筋、钢筋成品堆放场。 钢箍、盖铁等易于二次运输的小型构件在洗衣房工地钢筋场加工。 洗衣房钢筋加工厂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1) 调直:盘条加工:箍筋、分布筋、 S 钩等采用的一级钢筋用冷拉法调直,冷拉率4%用夹具及标尺控制。 二级钢筋采用人工 调直。 2) 切断:钢筋采用无齿锯下料切断,防止偏口,端头变形,确保其尺寸的准确和接头质量,切断尺寸偏差不许超过177。 3mm。 3) 除锈:除盘条钢筋采用冷拉调直中除锈外,其余钢筋除锈采用除锈机、钢丝刷除锈,锈蚀严重钢筋退回原厂。 ( 3)钢筋施工: 1)底板钢筋施工: φ 32 反梁钢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底层钢筋跨中,上层钢筋在支座。 底板下层钢筋采用 35 毫米加强塑料垫块。 柱、墙钢筋插筋要求位置正确,插入底板的竖向钢筋根部直弯。 直段长度统一为 150mm,并用 φ 22 通长钢筋压紧。 上部绑扎三道分布钢筋加以固定,(防止移位详 见 插图 9)。 后浇带的南北向上铁钢筋,留2 根不绑扎,以利于下人清理。 2)框架柱及剪力墙暗柱钢筋施工: 根据框架柱位置线在底板上插φ 25 主筋,并用φ 12 箍筋定位。 墙体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及门洞边的墙体暗柱纵向钢筋,其下端锚固不得小于 45d。 框架柱纵向钢筋在楼板上 5 厘米处及顶板下 5 厘米处设 2 道定位内箍,(见 插图 10)。 柱筋绑扎完後,纵横两向拉线校正。 上部 1 米处设外定位箍筋。 墙柱主筋根部 1000高全部采用 PVC 套管保护,防止砼污染。 对于有污染可能的钢筋都要采取防护措施。 3)剪力墙、防水外墙钢筋施 工: 地下防水外墙的竖向钢筋,按进料长度力争一次到达 楼板以上,中部不设接头。 剪力墙钢筋为双排双向钢筋,水平钢筋在内,竖向钢筋在外。 在楼(底)板上 300mm 高位置放入横向定位梯形钢筋。 按控制位置插入墙立筋,在墙中和板下 5cm处设水平定位梯形钢筋、以及竖向定位梯形钢筋,逐扣绑扎。 4)梁钢筋施工: 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要采用套扣法绑扎。 梁端头第一个箍筋要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 50mm 处,梁端与柱交接处,要按设计图纸将箍筋加密。 梁套筒冷挤压接头,正筋在支座位置,负筋在跨中位置。 5)板 钢筋施工: 按画好的间距弹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钢筋。 板的双层钢筋其间须加通长钢筋马凳,间距 1 米。 以保证上部钢筋的位置正确,详见 插图 11。 6)楼梯钢筋施工 楼梯间、楼梯梁板采用先打墙砼,后浇楼梯的方法施工。 在浇筑墙砼前,中间休息平台与平台粱的钢筋采用预先在墙上插筋预留。 两侧墙砼完成后刷净钢筋上污染和水泥浆,调直钢筋。 7)预留洞口钢筋绑扎: 剪力墙上的预留洞口的钢筋绑扎是钢筋工程的薄弱,按照设计,对于直径(或边长)不大于 300mm 的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竖向分布钢筋及横向分布钢筋从洞 口周边绕过,不得切断,洞口直径(或边长)大于 300 但小于 800 时,竖向分布钢筋及横向分布钢筋在洞口切断,同时洞口周边进行加固处理,其面积不小于截断的总面积,且不小于每侧。 周边增加 U 型端头φ 12@ 200 钢筋封闭。 大于 800 的洞口周边加暗梁,见 插图 12。 模板工程 ( 1) 施工部署 1) 地下结构施工时尽管基坑侧壁与外墙间距过小,地下结构仍采用双面支模。 环形车道以垂直施工缝为界,先施工墙,后施工坡道板。 第一步墙先浇注至坡道板下 250,留出 φ 18 板筋的锚固长度。 地下一层环形车道顶板配筋为 φ 25,因此墙打到板下 900 处。 所有的水平施工缝均铺以 BW 膨胀止水条,居中设置。 2) 三层以下墙体采用 600 宽新小钢模 3) 三层以下楼梯采用封闭木模,留有浇注口 4) 环形车道外墙采用 300 宽新小钢模,内圆采用竹胶板方木加工成弧形模。 5) 三层以上剪力墙采用预制定型大钢模 6) 三层以上楼梯采用封闭钢模,留有浇注口 7) 三层以上电梯井采用钢筒模 8) 外墙 BBF 保温板采用预制定型大钢模 9) 框架柱全部采用 16mm 厚竹胶板,方木楞四块硬拼楼层全高制作,采用 10槽钢对拉钢箍。 ( 2)防水外墙 采用 600 宽新小钢模,横向排板以 600 宽为主。 阴阳角采用钢板预制加工异形角模组拼。 ( 插图 13)模板横楞用 2φ 48 钢管, 竖楞用 2 根 100 100 方木,间距 600( 插图 14)。 采用两端带半圆垫木中间有止水片的对拉螺栓,直径φ 14,两端丝长 270, 用δ =3m与 8mm 钢垫板两块垫在方木楞与钢管和螺栓的压紧面上,防止受力方木微小变形,用 416 双螺母拧紧( 插图15),在保证垂直和表面平整度符合交底要求后,扣紧螺母利用地锚支点,用 100 100 方木辅以 Ф 48 钢管作为支撑体系。 施工底板反梁和 地下一层结构均在予埋 地锚 2Ф 25@1500 作为防水外墙底部水平底撑与斜撑的支点。 ( 3)柱模 柱模采用四片由 16mm 厚竹胶板 50 100 方木, 300 间距背楞的组合模板硬拼,缝隙粘铺 10mm 海棉条。 模板的侧边刨光刷清油。 柱箍采用 2 根 10 号槽钢组焊组成,间距 500,支撑体系 ф 48 钢管,利用地锚支点,地锚的 2ф 25 离柱边。 (详见 插图 16) ( 4)梁板模板 用 16mm 竹胶板做梁模, 12mm 厚做板模,侧边刨光刷清油硬拼对缝 ,不贴胶条,缝宽小于 2mm。 梁底模采用双排立杆支撑,间距 600。 采用中距 800 水平杆步距 1500mm的满堂红支撑架, 上部加可调头。 ( 插图 17)。 梁模支完后将梁站杆与满堂红顶板架管根部扫地杆用斜撑撑牢。 同时加梁侧帮斜撑,以保证其整体稳定。 楼板面板铺完后,测标高和平整度在钢筋上标出 50 线点。 ( 5)墙洞口 予留门窗洞应验收洞口线位置及洞口高度。 墙宽度用 50mm 木板制成,门口两边上角用 150 150 角铁做成,以保证此处砼拆模观感。 洞口模板在腰部和下部加三道水平支撑,上部必需加三角斜撑,以保证洞口几何尺寸。 支撑用 50mm 木板制成,木板腰部加两块合页,以利拆模方便( 插图 18)。 ( 6)楼梯模 三层以下楼梯采用 16mm 竹胶板及 100 100方木予制成封闭木模。 留有砼浇注口,施工缝留在平台梁上( 插图 19)。 三层以上楼梯采用封闭钢模板, 施工缝留在平台梁上。 ( 7)环形车道模板 采用 300 宽新小钢模,内圆采用竹胶板方木加工成弧形模。 按比例做环形车道模型。 然后计算出车道板的板下墙高度,并画展开图( 插图 20)根据模形及展开图计算复核设计尺寸。 坡度墙坡度线作为砼浇筑及车道板内园梁模、支模的根据。 ( 8)后浇带与施工缝 后浇带设在( 9)轴西 米处,带宽 800,后浇带用三块模板组拼。 前面用钢板网封挡,上砌砖盖竹胶板保护。 ( 9) ( 10) 轴的模板支撑应待结构封顶一个月后浇注后浇带,待达到 100%强度方能拆除。 梁板施工缝,应与板面垂直( 插图21a)采用三块木板组拼( 插图 21b)防水外墙垂直施工缝用四块 50mm 木板组拼 制成( 插图 22)用 3mm 止水钢板每侧埋入 300。 砼工程 (1) 砼工程设计标号见下表:: 序号 结构部位 设计砼标号 特殊要求 1 框架内柱 C50 2 剪力墙 C50 3 楼板 C30 4 地下防水外墙及与其相连的墙和柱 C50、 S8 掺 T60 5 楼梯 C20 ( 2)砼的供应方式 采用商品砼, 采用砼罐车运输。 六层以下结构采用砼泵车 浇注。 六层以上结构框架柱砼浇筑采用塔吊加吊斗和砼地泵,铺设砼泵管辅以独立式布料杆浇注。 (布料杆布置详见 插图 23)选择一级资质并且就近的搅拌站。 供应运输半径控制在 25 公里之内。 实地验厂。 明确要求使用的水泥品种,砂石产地规格、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品种及掺量等。 砼含碱量不超过 5kg/m3。 厂家提供有效证件和碱含量报告单。 搅拌站至现场浇注地点允许砼的运输、浇注的间隙时间,按下表执行,如果超过应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的间歇允许时间 气 温 不高于 25 摄氏度 高于 25 摄氏度 不高于 C30 210 min 180 min 高于 C30 180 min 150 min ( 3)外加剂要求:经过监理、设计、甲方的同意,地下结构防水砼中掺加 T60 微膨胀剂。 ( 4)砼的浇注方法: 砼坍落度 1214cm,环形车道坍落度 1012cm,搅拌运输车现场出罐的砼,分别取 1/4 和 3/4 处试样进行坍落度试验。 两个试样坍落度之差不得超过 3cm。 现场应准备钢板止水带、钢板网、木板等施工缝材料,以防意外浇注中断。 ( 5)振动棒作业 : 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略微抽动。 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 不得遗漏。 移动间距控制在 40cm 左右。 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砼 5 厘米10 厘米。 每点振捣时间控制在 20 秒左右。 2030 分钟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 6)框架柱浇筑: 框架柱浇筑前底部先填 5cm厚与砼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浇注时不得碰撞钢筋及模板,地下二层柱 高 ,小于 3m,可在柱顶直接下灰。 柱砼应一次浇注。 施工缝留在主梁下,柱顶砼清理后可高出梁底 1cm,使接搓美观。 (见 插图 24) ( 7)防水外墙、剪力墙及连墙框架柱砼浇注 防水外墙 C S8,而连柱剪力墙 C50,经图纸会审 ,设计同意统一砼标号为 C50、S8。 浇注墙体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超过 2h,按每层 50cm 厚度循环,防止侧压力过大。 剪力墙砼浇注要在门洞口及过梁钢筋密集部位要分层从两侧均匀下砼。 浇筑高度超出楼板底 23cm,砼浇注后剔除该部位表面浮浆,露出石子清理干净,留 1cm 余量,以保证柱墙砼与楼板砼相交部位不出现明显的施工缝痕迹。 ( 8)梁板砼浇注 梁板。通州区文化活动中心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F单位 G Hz 2)13m天线 ≥ +20lg( F/6)( dB i); F单位 G Hz 3)16m天线 ≥ +20lg( F/6)( dB i); F单位 G Hz 4)天线的发收增益测试频点为昀高、中心、昀低三点。 ( 4)天线辐射旁瓣特性(收、发正反极化均测) 1)第一旁瓣应小于或等于 14 dB; 2)宽角旁瓣 :天线旁瓣峰值数的 90%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2925lgφ (
安全可靠的网络监控系统。 组网方案 根据各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转换设备或路由设备,在各通信机房和监控中心之间组成一个 TCP/IP 监控网络。 对于已经是现成的 TCP/IP 以太网,无需额外添加任何转换设备;对于使用E1 通道的,则需使用 E1/IP 协议网络转换器来桥接各个监控点与监控中心;对于无任何通信通道的偏远机房,则可采用 CDMA 无线路由器或 GPRS
右,机房面积一般都很小,混合气体做无管网形式时无管网箱体数量比较多,再者,启动电流就是个问题。 灭火剂储备存装置数量计算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防护区内的灭火浓度应校核设计最高环境温度下的最大灭火浓度,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经常有人工作的防护区,防护区内最大浓度不应超过表 中的NOAEL 值;对于经常无人工作的防护区,或平时虽有人工作但能保证在系统报警后最长 30s
,实现 室内散热。 从而大幅度降低电能消耗和营运成本、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如图所示。 . 通信机房新风系统组成 智能通风系统系统主要是由主控机箱、进气装置( 进气箱)、排气装置(排气箱),室内外温度探测器、室内外湿度探测器、室外灰 尘探测器、防雨透风口、交流互感器、交流接触器、滤尘装置、安装配件线缆等组成。 通信机房新风系统示意图 . 通信机房新风系统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