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内容摘要:

)和( b)与主轴轴线均不垂直时,其窜动量的大小等于其中垂直度误差( c)的那一个。 答案: 主轴承端面、主轴轴肩、误差较小 28 误差复映规律说明:( a)是( b)在工件上的复映,当工件材料,切削用量选定之后,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主要与工艺系统( c)有关。 答案: 工件误差、毛坯误差、刚度 第 13 页 共 21 页 29 工艺系统的热源来自( a),( b),( c)三个方面。 其中影响刀具和工件热变形的主要是 (d);影响机床热变形的主要是:( e) 答案:切 削热、传动热、环境辐射热、 切 削热、传动热。 30 为了保证细长轴的加 工精度,常采用 4 点措施:( a),( b) ,( c),( d)。 答案: 增加跟刀架面积、改变走刀方向、改变装夹方法、使用弹簧顶尖 31 机床刚度是刀具位置的函数,一般以刀具在( a)位置的刚度值作为机床的平均刚度,测定机床刚度的方法有( b)法与( c)法。 答案: 工件中点、静态测定法、生产测定法 32 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四种( a),( b),( c),( d)。 答案: 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获得法 33 光整加工常用的方法有四种即( a),( b),( c),( d)。 其中既能提高尺寸精度又能减少表面粗糙度的 是( e)和( f)。 答案: 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 34 提高机床传动链精度的措施是( a),( b);( c ),( d );( e);( f)。 答案: 提高传动件、特别是末端件精度;减少元件数量、缩短尺寸链;降速设计、采用补偿装置 35 剃齿能提高( a)精度( b),减少( c)。 但不能提高( d)精度,因此剃前加工以( e)加工为好。 答案: 齿形精度、基节精度、表面粗糙度、运动精度、滚齿 36 滚齿时影响齿轮运动精度的主要机床精度( a ),( b )。 答案: 分度蜗轮精度、分齿挂轮的精度 37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 1) 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 a);( 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 b )。 答案: 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38 误差统计分析法中常用的有( a),( b)。 其中能平行指导生产过程的是( c)。 答案: 分布曲线法、点图法、点图法 39 在 XR点图中,若点在 X点图控制界内,在 R点图控制界外,则说明机床( a)好( b)大,建议找出( c)的原因;若点在 X点图控制界外,而在 R点图控制界内,则说明机床( d)和( e)不稳,( f)较小,建议调整机床使( g)与( h)重合。 答案: 调整中心好、尺寸分散大、尺寸分散;调整中心、 平均尺寸,尺寸分散;调整中心,平均尺寸 40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a),( b),( c),( d),( e)。 答案: 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 41 保证装配精度的修配法中,选择修配环的原则是( a),( b),( c)。 答案: 易装拆,易加工,不是公共环 42 使用辅助支承的目的是为了( a),它不起( b)作用。 答案: 提高支承刚度,定位作用 43 形成表面压应力的方法有:( a) ,( b) ,( c) ,( d) ,( e) ,( f)。 答案: 滚压,喷丸,高频淬火,渗碳,渗氮,氰化 44 X均值点图有连续大于 7点的上升趋势,说明工艺系统存在着明显的( a)误差;当点子分布在中线一侧过多时说明存在着( b)误差。 答案: 变值系统误差,常值系统误差 45 加工深孔的钻头有( a),( b),( c ),( d ),( e)。 答案: 接长麻花钻,扁钻、内排屑深孔钻、外排屑深孔钻,套料刀 46 零件图上进行尺寸标注时有( a),( b),( c ) 3 种类型,正确的方法是( d )。 答案: 根据设计要求标注,根据工艺要求标注,根据设计和工艺要求标注,第 3种 47 尺寸标注的步骤是:( a),( b),( c ),( d ),( e)。 答案: 查找 装配尺寸链,解装配尺寸链,按设计要求标注主要尺寸和公差,按工艺要求修改,标注自由尺寸和公差 48 夹具总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及公差有:( a),( b),( c ),( d ),( e)。 答案: 最大轮廓尺寸,与定位有关的尺寸及公差,与夹具在机床上安装有关的技术要求,刀具与定位元件的位置尺寸和公差,其它装配尺寸及技术要求 二 选择题 1 整体式箱体时应采用的粗基准是:( ) ; ; ;。 2 中批量生产中用以确定机加工余量的方法是:( ) ; ; 算法 3 车床主轴产生轴向窜动,其原因可能是:( ) ; ; ; 后端紧固螺母松动。 4 用三爪卡盘夹持镗削工件短孔,产生了倒锥,其原因可能是:( ) ,使轴线与导轨不平行。 5 滚齿与插齿相比,滚齿的( )。 ;。 6 使用三点式自位支承所限制的自由度数目是:( ) ; b. 二个自由度; c. 一个自由度; 个自由度 第 14 页 共 21 页 7 机床主轴承内环滚道有形状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是:( ) ; ; ; 8 车床上加工大刚度轴外圆产生中凹的原因可能是:( ) ; ; ; ; 9 当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多,装配精度高于 IT6大批量生产时,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宜选用:( ) ; ; ; ;。 10 铣削箱体剖分面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是:( ) ; 个; 个; 11 材料为 20CnMnTi, 6 ~ 7 级精度的齿轮渗碳淬火后,齿形精加工的方法是:( ) ; ; ; 12 选配法适用的条件是:( ) ; ; ; 2~ 3件。 13 滚齿时影响齿轮运动精度的机床误差主要有:( ) ; ; ;。 14 车削一长轴 外圆,其产生锥度误差原因可能是:( ) ; ; ; ; e.机床垂直面导轨与主轴不平行。 15 大批量生产中用以确定机加工余量的方法是:( ) ; ;。 16 车床的静刚度应该用:( ) ; ;。 17 保证装配精度的修配法适用于:( ) ; ; ; ;。 18 比较只有少数工序不同的工艺方案的经济性应比较:( ) ; ;。 19 研磨和珩磨加工计算工序余量时只需考虑:( ) ; ; ; 位公差;。 20 减轻磨削烧伤的措施有:( ) ; ; ; ;。 21 展成法加工锥齿轮时 ,我国除加工等高齿的机床外,都是按( )设计的机床。 ;。 22 加工精度误差分析时分布曲线法和点图法中能平行指导生产过程的是:( ) a. 分布曲线法; b. 点图法。 23 除非连续切削之外,振幅随切削用量的改变而改变者属于:( ) ,。 选择题答案 : 1:b。 2:a。 3:c,d。 4:c,d。 5:a,d: 6:c。 7:a,b,d。 8:a,c。 9:e。 10:d。 11:c。 12:b,d。 13:a,c,d。 14:b,c,d。 15:b。 16:c。 17:b,c,e。 18:b。 19:a,b。 20:b,c,e。 21: b。 22:b; . 23: b。 三 问答题 1 为什么要求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 答案:加工 余量均匀 → 背吃刀量 ap 一致 → 切削力 F均匀 → 变形 y均匀 → 加工质量稳定。 2 试述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答案: 选择粗基准要求: 1 各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2 重要表面余量均匀; 3 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选择精基准 要求: 1 基准重合; 2 基准统一; 3 自为基准; 4 互为基准。 3 何谓可变费用与不可变费用,怎样比较工艺方案的经济性。 答案: 可变费用是指随产量而变的费用;反之不随产量而变的费用称不变费用;当工艺方案中多数工序不同时用全年工艺成本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比较,只有少数工序不同时用单件工艺成本比较。 4 何谓单件时间,举例说明减少基本时间的工艺措施。 答案: 完成一个零件一个工序所用的时间称单件时间。 减少基本时间的措施有:提高切削用量;减少切削长度;合并工步与走刀;多件加工等。 5 机械 制造中何谓封闭环。 如何确定加 工尺寸链的封闭环。 答案: 在加工、检测和装配中,最后得到或间接形成的尺寸称封闭环。 只有定位基准和加工顺序确定之后才能确定封闭环。 6 深孔加工的方式有哪些。 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案: 有 3种形式: 1 工件旋转,刀具不旋转只作进给运动,用于车床; 2 工件不动,刀具边旋转、边进给,用于钻床和大型工件的加工; 3 工件旋转、刀具反向旋转并作进给,用于深孔钻镗床。 7 何谓毛坯误差复映规律。 如何利用误差复映规律来测试机床刚度。 如何减少毛坯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答案: 毛坯误差按递减规律传给工件称误差复映规律。 测试 机床刚度时可用一带三个凸出台阶的轴,分别测量三 个 凸台的直径,在一次走刀中切去台阶,再分别测量三点的受力和尺寸, 第 15 页 共 21 页 求得 3 点的误差复映系数 ε ,根据 k=C/ε ,解联立方程即令可求出机床刚度。 首先尽量提高毛坯的精度,减少加工余量;增加走刀次数;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8 何谓强迫振动。 减少强迫振动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由外界周期干扰力所带来的振动叫强迫振动。 减少强迫振动的措施有:充分平衡运动部件;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提高传动件精度;隔振、消振。 9 如何用再生振动原理和振型耦合原理解释自激振动。 答案: 切削时由于偶 然的扰动,使刀具与工件发生相对振动,从而在工件表面留下振纹,在下一次走刀时引起切削厚度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切削力周期性变化,使工艺系统产生振动,便产生了再生振动。 振型耦合原理,是把工艺系统视为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平面振动系统,刀具在两根弹簧的支承下,其运动轨迹将成为一个椭圆,切削力作的负功大于正功,振动将逐渐衰减,反之将得到加强,振动将持续下去,称振型耦合原理。 10 何谓定位误差。 试切法有无定位误差。 答案: 工件在定位时由于定位不准确所产生的误差。 试切法由于是边加工边测量、调整,逐步形成工件的尺寸,所以无所谓 定位误差。 11 什么叫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 答案: 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 ( 6个) 叫完全定位;只限制影响加工精度的自由度叫不完全定位。 12 什么叫欠定位,超定位。 使用超定位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 某影响加工精度的自由度未加限制叫欠定位;某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叫超定位。 使用超位的条件是能保证工件顺利安装,对提高支承刚度有利。 13 何谓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在一台机床上连续完成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算几道工序。 若中间穿插热处理又算几道工序。 答案: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 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 工件在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进行定位并夹紧的过程叫做安装。 一次安装的情况下,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在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叫做工步。 在一个工步中,刀具相对加工表面上每切除一层材料称为一次走刀。 在一台机床上连续完成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算 1道工序。 若中间穿插热处理算 2道工序。 14 制定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什么情况下可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 ? 答案:划分加工阶段是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 、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批量不大或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 15 同样条件切削铁素体一珠光体组织、索氏体组织、屈氏体组织的材料时,工件表面粗糙度从 Ra 3μm 降至 Ra1 6μm。 答案:这是由于硬度不同所带来的影响。 因为 铁素体一珠光体组织、索氏体组织、屈氏体组织的硬度逐渐降低。 使切削条件得以改善。 16 何谓接触刚度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 答案: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接触刚度。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几何形状精度、薄件变形等。 17 机床的几何误差指的是什么 ?以车 床为例说明机床几何误差对零件的加工精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答案:机床的几何误差主要是指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 以车床为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