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报审表内容摘要:
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各级质检人员均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⑦质安环保部每月向项目部汇报当月工程质量报表,进行质量分析,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各种台帐,收集整理工程质量各种资料。 ( 4)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施工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以及专业性质很强的工种,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种岗位的实践经验。 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要作到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有隐预检要求的还必须坚持隐预检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严格按照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人员落实情况,各工序操作人员挂牌上岗,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 同时施工操作人员还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实施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 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及产品质量。 ( 5)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这五 要素,人是决定的要素。 施工管理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和各专业技工、高级技工等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质量意识同时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及操作技能水平。 ( 6)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提高进度与质量对立与统一的认识,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 在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生产指标(计划)、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 主管领导尤其是项目经理,将摆正“进度服从质量”这个关系。 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生产,绝不因为抢工期与抢产量而忽视质量。 七、 确保质量的现场检查措施 ( 1)内部质量检查程序 内部质量检查程序参照监理程序进行,有利于与监理工程师配合协调,有效控制质量,质量检查程序是施工现场的质检员按进度和频率制度化抽样(或规定),加上中心试验人员随机抽样,通过中心试验室检测统计,试验工程师报出结果,质检工程师作出判断的一个认证过程。 详见下图 2。 ( 2)“三检制”和“联检制” 施工过程中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作业队质检员复检、质安环保部质检工程师终检制度,在三检合格的情况下由质检工程师将检验合格证交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里,召集相关专业的责任工程师、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在联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证上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3)行政管理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 2)实施各种确保工程质量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 ① 工程质量的“三检制”; ② 工程质量的“一票否 决制”,即项目部所有的施工方案、方法等都必须使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③ 岗位责任制,贯彻“谁负责施工谁就负责工程质量,谁负责运行谁就负责产品质量“,以优良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优质的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报审表
相关推荐
不牢 重要模板要经设计计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楼板模板下支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撑平面平整。 预留孔中心线位移,尺寸不准 验收 不认真,固定不牢 按规范要求验收模板尺寸,避免偏差超限。 采取专门固定措施。 柱模板缺陷 支撑不牢固变形、移位 柱模安完以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截面尺寸等,支撑必须牢固。 梁模板缺陷 支模架不牢固,变形梁模夹具不牢固,底模未按规定支撑
面; 2)和楼板连接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mm30mm 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11 / 27 3)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 1/3的范围内; 5)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过梁跨中 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楼梯 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梯段的
有到场人员逐一签到,写清单位、职务、姓名、联系方式等,存留会议照片 按抽查计划进行监督执法,作好记录,留存音像资料 收集相关书证及音像资料,依法向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下达 《 责令 整改通书 》。 符合立案条件的制作 《 现场笔录 》 是 否 形成 《 质量监督记录 》 ,告知参建单位权利、义务,并请当事人签认 第 页共 页 soldiers inthewarocfdug,
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4)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5)决定在场 (设施 )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及时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伤亡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做出安 排; (7)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4. 投标人企业概况 5. 投标人设备制造资质证书 6. 投标人拥有设备技术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7. 投标人在 近三年 使用所投标设备 的业绩证明材料 8. 投标人 ISO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9. 投标人各单位近两年财务报表 二、技术应答 1. 设备性能说明 2. 主要部件材质说明 3. 设备制造标准说明 4. 质量保证措施 5. 供货期保证措施 6. 设备外形及安装图纸 7. 技术参数偏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