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岗前安全培训内容摘要:

按照 TNS 系统要求配置五芯电缆、四芯电缆和三芯电缆 按要求架设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杆、横担、瓷夹、瓷瓶等,或电缆埋地的地沟对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设置木质、塑料等绝缘体的防护设施配电箱开关箱 按三级配电要求,配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类(铁质)标准电箱。 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漏。 三类电箱中的各类电箱器应是合格品 按两及保护的要求,选取符合容量要求和质量合格的总配电箱 和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 对大型、落地式分配电箱、开关箱设置防护棚和通透式围挡 接地保护装置 施工现场应设置不少于三处的保护接地装置。 现场变配电装置 总配电室建筑材料必须达到三级防火要求,室内做硬地坪、电缆沟、吊顶 4) 临边洞口交叉高处作业防护 楼层、屋面、阳台等临边防护 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作业层另加两道防护栏杆和18cm 高的踢脚板 通道口防护 设防护棚,防护棚应为不小于 5cm 厚的木板或两道相距 50cm的竹笆,两测应沿栏杆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 预留洞口防护 用硬质材料全封闭:短边超过 长的 洞口,除封闭外四周还应设有防护栏杆。 电梯井口防护 设置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的防护门。 在电梯井内每隔 2 层(不大于 10c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楼梯边防护 设 高的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的防护栏, 18cm 高的踢脚板 垂直方向交叉作业防护 设置防护隔离棚或其他设施 高空作业防护 有悬挂安全带的悬挂或其他的设施、有操作平台、有上下的梯子或其他形式的通道 基坑、卸料平台防护 设 高标准化的防护栏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悬挂标识 安全防护用品 安全帽、安全带、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混泥土工、焊工)防 护服装用品等 其他 机械设备防护 中小型机 械防护 设防护棚(同通道口防护并有防雨措施)、操作平台 垂直运输 设备防护 垂直运输设备检测、检验 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和卸料平台搭设、外侧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安全防护门、防护棚等。 专家论证审查 危险性较大工程 专家论证审查 、 应急救援预案 、 求援器材准备及演练等非正常情况施工 其他特殊情况下的防护费用,如:城市主干道、人流密集、河边等处施工及文物、古建筑、古树保护等。 现场急救常识 现场急救,是在事故现场对遭受意外伤害的人员所 进行的应急救治。 其目的是控制伤害程度,减轻人员痛苦;防止伤情迅速恶化,抢救伤员生命;然后,将其安全地护送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矿山事故造成的伤害往往都比较急促,并且往往是严重伤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伤害一旦发生,应该立即根据伤害的种类、严重程度,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现场急救。 特别是当伤员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在转送医院途中,对有生命危险者要坚持进行人工呼吸,密切注意伤员的神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情况。 总之,现场急救措施要及时而稳妥,正确而迅速。 紧急救 护的程序: ① 拨打 120 ② 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 ③ 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 ④ 先抢救危重者 ⑤ 优先护送危重者 紧急止血法: 一)、止血 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 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椎横突,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 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 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 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 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 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 先用 1— 2 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 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 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 控制的出血。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 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 1 小时 ,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 12 层布。 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 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 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 1/3 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二)、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 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 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1. 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 “8” 字形包扎。 包扎时要掌握 “ 三点一走行 ” ,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2.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 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 三)、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法治休克。 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 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 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 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 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 四)、搬运:背、夹、拖、抬、架。 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 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体中毒及窒息的急救 ( 1)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场所进行救护的人员一定要佩戴可靠的防护装备,以防救护者中毒窒息而使事故扩大。 ( 2)立即将中毒者抬离中毒环境,转移到支护完好的巷道的新鲜风流中,取平卧位。 ( 3)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妨碍呼吸的粘液、血块、泥土及碎矿等除去。 使伤员仰头抬颌,解除舌根下坠,使呼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