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现状、问题及公共部门作用内容摘要: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1)  财政发挥应有作用,区分财政和金融职能 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元化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 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 市场化方式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 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2) 建立多元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体系  商业可持续是支农基础  多元化是农村金融的必然选择  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是关键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3) 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机构是支农基础 (I)  财务健康的商业化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三农”和社区发展的基础  贷款利率放开,风险定价、产品创新、环境改善  赢利性与支持“ 三农”的平衡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4) 商业可持续农村金融机构是支农基础 (II)  农村金融机构应避免商业性金融业务与政策性金融业务混合(农业银行)  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允许购并  盈利性 — 私人资本进入-支持三农;规模经济和盈利模式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5) 多种模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必然选择  东西部发展差距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 不仅允许不同省份之间存在不同模式,也应允许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的模式  农村金融组织也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改革模式,法律框架保证,组织创新:如:互助金融组织;小额贷款机构;保险银行组织;担保机构;等等 农村金融改革方向 (6) 创造有效竞争的环境 , 鼓励各种渠道的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 允许新设县域小商业银行 • 发达地区(市)成立农村商业银行 • 允许农村信用社跨区经营 • 让民间金融浮出水面 专题一 :农村金融改革与 公共部门作用 • 地方政府 • 土地制度 • 中介组织 • 债权人保护 • 扶贫、财政救济 •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 科技 • 超市 • 农产品期货 •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 •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 • 地方公共财政状况 • 决定了地方政府是否干预农村金融机构 地方政府行为 • 地方政府对经济过多干预 – 一刀切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为政绩,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房 – 通过司法帮助企业逃废债 – 要求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给政府发展的项目 农村乡镇政府健全与农村金融 • 乡村财政的隐性财政赤子来源 • 农村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