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培训讲义财政与金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的个人所得税将应纳税收入划为九个级距,假如纳税人的收入数额很大,计算起来就要算好几个乘法和加法。 因此,在实际当中,税务部门的做法是,先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然后再减去多算的速算扣除数。  速算扣除数 = 全额累进数 – 超额累进数  应纳税数额 = 全额累进数 – 速算扣除数  例如: 20xx 10% 25 = 175元 20xx 15% 125 =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一、略 二、略 三、现代税收原则 现代税收要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一)效率原则 (二)公平原则 第三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属  一、税收转嫁与归属的含义  二、税收转嫁的形式 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 一、所得税  (一)个人所得税  (二)企业所得税 二、流转税  (一)增值税  (二)消费税  (三)营业税  (四)关税 增值税的概念及计算说明  课税对象: C + ( V + M ) = W  生产厂家 销售额 购进额 增殖额 税率 税额 原材料生产 100 0 100 10% 10元 零部件生产 200 100 100 10% 20元 自行车组装 300 200 100 10% 30元 合 计 60元 全能生产厂 300 0 300 10% 30元  由此可见,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因此,上个世纪 60年代由法国人创造出来后,世界各国都纷纷仿效。 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加法  增值额 扣额法 减法 扣税法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销售额 X 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 247。 ( 1+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计算题举例  假设,开元商场从长岭电冰箱厂购进冰箱,每台销售价格为 1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 , 1000元 + 1000 X 17% = 1170 元 开元商场以每台 1500元销售,那末,不含税的销售价格为: 1500元 247。 ( 1+ 17% ) = 1500 247。 =1282元 应纳税额 = 1282元 X 17% 170 = – 170 = 元 第六节 国际税收 一、国际税收的含义、产生和发展  国际税收的定义  国际税收概念的三层含义(与国家税收的区别、联系) 二、税收管辖权  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分类、基本原则 三、国际重复征税与减除  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特征、原因、减除方法 四、国际税收协定 第五章 国家公债 第一节 公债概述  公债的定义  公债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是政治条件,第二个是经济条件。 一、公债的分类:  (一)按债权人分类: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 (二、三、四)按发行性质、按发行主体、按经济用途分类  (五)按流通性分类: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  (六)按利率变动情况分类:固定利率公债和浮动利率公债 二、国家公债的职能:  (一)弥补财政赤字  (二)筹集建设资金  (三)实施经济政策,灵活调节经济:在现代社会,这一职能是对政府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职能。 三、公债的管理:  公债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 公债的运行过程(略) 第三节 公债的规模 一、公债的经济影响:  (一)公债影响的微观分析  (二)公债影响的宏观分析 二、公债的限度: (一)公债规模的限制因素 (二)公债规模指标 绝对量指标 公债总额、公债发行额、公债还本付息额 相对量指标  公债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公债发行额占财政收支的比重  公债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支的比重 第四节 (略) 第六章 国家预算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 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  优点 :概括性强 便于分门别类  编制方法简单 有利于平衡管理  缺点 :不利于分类管理 编制方法复杂  概括性不强 我国国家预算构成的环节 中央预算 国家总 省、自治区、直辖市 预 算 地方预算 市 区、县 乡 三、国家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年度性原则 四、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 国家预算编制的程序如下: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二)国家预算的执行 国家预算执行的基本任务 国家预算的执行机关 第二节 复式预算 一、复式预算的产生和特点: 二、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和现状 三、我国目前复式预算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一、预算外资金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二、(略) 三、预算外资金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略) 第七章 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 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 :  教材第 131页 二、 财政政策的功能 :  教材第 132页  (一 )导向功能 (二 )协调功能 (三 )控制功能 (四 )稳定功能 : 反周期性 补偿性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 (一 )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 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二 ) 扩张性政策 : 定义、 主要手段 紧缩性政策 : 定义、 主要手段 中 性政策 : 定义、 主要手段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 、 财政政策目标 :  (一 ) 充分就业  (二 ) 物价稳定  (三 ) 合理分配  (四 ) 经济增长  (五 ) 社会生活提高 以上这五项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的。 二 财政政策主体 三 财政政策工具  (一 ) 财政预算  (二 ) 税 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使其在调节社会经济当中具有权威性。  (三 ) 公 债: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成为政府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