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方工程施工投标文件完整格式内容摘要:

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 2)场 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 3) 夜间施工时, 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 标志 ,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 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区域 ,根据 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开挖面以下 ,然后才 开挖。 ( 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 事先 检查,必要时 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 6) 选择土方机械,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 与 总工程量和工期 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 ( 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 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 运距和运行 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 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等,均配备人工进行。 操作工艺 ( 1)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分段下挖 修边 (1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 10m 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 确定: (2 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 10m 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2) 开挖 土方时, 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1 用推土机时, 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堆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 (2 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时,挖土机 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 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3 挖土机 挖土深度超过 5m 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3)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1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 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支撑准 备,以防坍陷。 (2 开挖 土方,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 20cm 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 30cm 左右为宜。 (3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 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a 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b 开挖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 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四、 回填土施工 方案( 施工准备 ) 材料及主要机具: ( 1) 粘 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达到设计控制范围 方 可 使用。 ( 2) 主要机具: a 装运土方机械有: 自卸汽车、推土机、翻斗车等。 b 碾压机械有: 压路机 等。 c 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 2m 钢尺、 20 号铅丝、胶皮管等。 作业条件: (1) 施工前 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 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 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 填土前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 作好隐蔽和验收手续。 (3)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同时 编好施工方案。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地坪底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 分层碾压密实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1) 填土前, 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2) 检验土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 填土 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或按表 1 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偏差 表 1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 ( mm) 每层压实遍数(遍) 平 碾 200~ 300 6~ 8 (4)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 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 碾: 2km/h (5) 碾压时,轮(夯)迹相互 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长宽比较大时,填土 分段进行。 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 ~ 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 小于 1m。 (6)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 ;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 (7) 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 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8) 回填土每层压实后,按规定 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9) 填方全部完成后, 进行表面拉线找 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 补土找平夯实。 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 a 回填的土料 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b 回填土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 小于 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 大于 ,且不集中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 符合规定。 (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2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 表 2 项 项 目 允许偏差 ( mm) 检 验 方 法 次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0, 50 2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1) 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 等,填运土方时不 得碰撞。 并 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2) 夜间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防止铺填超厚。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 ,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有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在夯压时对干土适 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 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4) 在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内的填方,且对填方密 实度要求较高时,采取措施 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5) 填方基土为杂填土时, 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以及暗塘等。 (6) 填方 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 3%)。 五 、质量目标 第 22 页 共 38 页 质量目标: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六 、工期保证措施 在安排进度计划时。 综合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抓紧每道工序的施工衔接。 并在总的工期安排中留有余地。 采用新工艺施工,缩短每个工序的施工周期。 ( 1)施工材料的保证 工程材料及时、有效的供应是工程按时完工的有力保障,项目部在中标后将编制详细的材料供应和试验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